掌握这个方法,公务员考试真假推理就是送分题
真假推理:
真假推理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一种题型,技巧性很强。没学过相关技巧,会比较费时间,但是只要掌握了本文讲的方法,那么真假推理就是送分。
解题思路:
真假推理关键掌握一点:找特殊关系。啥叫找特殊关系呢?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例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
这里甲乙丙三人说的话中,甲和丙之间明显存在特殊关系,因为甲或者会游泳或者不会游泳,所以甲和丙之间必然有一真一假。题目又告诉我们,三句话只有一个为真,所以乙肯定说了假话,那么会游泳的肯定是乙!
那么我们都可以找哪些特殊关系呢?主要三个:矛盾关系、两个有的两个所有、推出关系。
一.矛盾关系
所谓矛盾关系不仅仅是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而是指非此即彼的关系,比如生死、男女、有罪无罪都是非此即彼,不存在第三种情况,而黑色和白色虽然存在矛盾,但是除了这二者间,还有其他颜色,所以黑白就不是矛盾关系,实际上黑色的矛盾关系是非黑色。如果两句话之间存在矛盾关系,那么这二者必然一真一假,比如“这张纸是白色的”和“这张纸不是白色的”。这样,无论几句话,是只有一真还是只有一假,这个唯一的“真”或“假”都存在于这对矛盾关系中,这样其余命题的真假就知道了。
那么常见的矛盾关系有哪些呢?
A -A 黑色/非黑色 有罪/无罪
所有都 有的不 所有都是男的 有的不是男的
所有都不 有的是 所有的都不是男的 有的是男的
A且B -A或-B 才貌双全 没才或没貌
A或B -A且-B 唱歌或跳舞 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
A——>B A且-B 天下雨地就会湿 天下雨了地没湿
【例2】某慈善基金会收到一名没有署名的捐款,经多方调查得知,是林川、吴飞、郑傅、郭博四人中一人中捐的,但问他们时,林川说:“我没捐”,郑傅说:“是吴飞捐的”,吴飞说:“是郭博捐的”,郭博说:“不是我捐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下列哪项为真?
A.林川说真话,是吴飞捐的
B.林川说假话,是林川捐的
C.吴飞说真话,是郭博捐的
D.郑傅说假话,是郑傅捐的
【解析】吴飞和郭博说的话构成了矛盾命题,故林川说的话为假,所以林川捐的款。答案选B。
【例3】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狩猎工具。”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由此可以推出:
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
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个草屋中有狩猎工具
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解析】第一块牌子中“有的没”和第三块牌子“所有都”构成了矛盾,所以二、四为假,四为假,得出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答案选D。
【例4】 有一段对话。
甲:“有的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正是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乙:“如果某地领导不重视环境保护的话,该地环境就遭到破坏。”
丙:“不存在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也不存在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丁:“凡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都不是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如果甲、乙、丙、丁四人中只有一人说错了,那么下面哪句话是真的?( )
A. 有的地方的鱼类资源枯竭了
B. 某地环境遭到破坏
C. 某地领导不重视环境保护
D. 某地领导重视环境保护
【解析】甲“有的是”和丁“凡都不是”构成矛盾,故乙丙为真话,说明确实不存在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也不存在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说明领导重视环境保护。答案选D。
【例5】某大学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和某乡镇联合选拔两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该乡镇担任村官,多方考核之后,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入选的可能性。
甲说:“我不会入选。”
乙说:“如果我入选,则丙会入选。”
丙说:“如果乙入选,则丁会入选。”
丁说:“乙会入选,但丙不会入选。”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猜对,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甲乙会入选 B.甲丁会入选 C.乙丙会入选 D.乙丁会入选
【解析】乙“乙——>丙”和丁“乙且-丙”矛盾,故甲丙为假,甲假说明甲入选,丙假说明“乙且-丁”,即乙入选,但是丁没入选,所以甲乙会入选,答案选A。
【例6】M大学学生小段突患重病,有一同学暗中捐款相助。小段转危为安后,想知道是谁捐款了。他询问了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以下回答:
(1)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
(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
(3)如果乙没捐,那么丁捐了;
(4)甲和乙都没有捐;
(5)丙和丁都没有捐。
实际上,这五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 )
A. 丙捐了 B.丁捐了 C.甲捐了 D. 乙捐了
【解析】(1)(4)矛盾,则(2)(3)(5)均为真,(5)真说明丁没捐,带入(3),说明乙捐了。
【例】年终总结晚会上,有这样一个节目,桌子上有七个盒子,盒子里可能装有现金、钻石、黄金、支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每个盒子上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盒子写着:有些盒子里没有现金。第二个盒子:第四个盒子里有钻石 第三个盒子:所有的盒子里都有黄金 第四个盒子:本盒子里无钻石 第五个盒子:有些盒子中没有黄金 第六个盒子:本盒子里没有支票。第七个盒子:所有的盒子里都有现金。老总向员工们介绍,这七句话中有四句是假的,只有猜对的人才能获得该盒子里装的奖品。
下列猜测一定正确的是:( )
A.第一个盒子里有现金
B.第二个盒子里有黄金
C.第四个盒子里有钻石
D.第六个盒子里有支票
【解析】一七矛盾,二四矛盾,三五矛盾,三真三假,故六为假,说明第六个盒子里有支票。
【例】(2018年山东省考)甲说:如果考试不合格,就不能被录取。
乙说:不对。李明考试合格了,但没有被录取。
乙的回答说明他将甲的话错误地理解为:
A.有些被录取的人考试合格了
B.李明应该被录取
C.只要考试合格,就要被录取
D.并非所有考试合格的都要被录取
【解析】乙的话可以写成合格且-录取,A且-B的是A——>B的矛盾命题,所以乙想反驳是的合格——>录取,选项C就是合格——>录取。
二.反对关系:两个有的和两个所有
性质:两个有的必有一真(班里有人会游泳,有人不会游泳,肯定起码有句真话)
两个所有必有一假(班里所有人都会游泳,所有人都不会游泳,肯定起码有句假话)
【例8】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
A. 12人都会使用 B. 12人没人会使用
C. 仅有一人会使用 D. 不能确定
【例】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解析】(1)(2)两个有人必然有一个为真,故(3)必然为假,说明所长会使用计算机,于是得出有人会使用计算机为真,又因为三句话只有一个为真,故(2)必然为假,所以所有人都会使用计算机。
【例】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乙: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丙:S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T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错误,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S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T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B.S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T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C.S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T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D.T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S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解析】甲乙两个所有必然有一假,所以丙肯定为真,所以乙为假,所以所有的车都超载,故答案选B。
三.推出关系
如果有几句话,比如说ABCD,其中两句话之间存在推出关系,比如说A——>B,那么
只有一真,A必然为假,因为A真,B也为真,矛盾。
只有一假,B必然为真,因为B假,A也为假,同样矛盾。
【例10】甲、乙、丙和丁进入某围棋邀请赛半决赛,最后要决出一名冠军.张、王和李三人对结果做了如下预测:
张:冠军不是丙;
王:冠军是乙;
李:冠军是甲
已知张、王、李三人中恰有一人预测正确,以下哪项为真?
A.冠军是甲 B.冠军是乙 C.冠军是丙 D.冠军是丁
【解析】王和李说的话,都能推出张的话,所以王和李说的话都不可能是真话,所以张说的是真话,所以冠军不是甲乙丙,所以冠军只能是丁,答案选D
【例11】(2015黑龙江)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
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
丁说:我没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解析】A。首先能判断出甲乙是矛盾关系,所以一真一假,则丙丁也是一真一假,因为丁能推出丙,所以丁必然为假,所以丁偷吃了糖果,所以甲是对的,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例】 (2020年0809广东公务员考试)某工作组计划开展实地调研,初步确定只选择粤东、粤西或粤北中的一个地区。对此,工作组中的甲、乙、丙三人提出了以下意见:
甲:在此次调研中粤东更具有代表性,应该前往粤东地区。
乙:上一轮调研已经去过粤北了,这一次应该选择其他地区。
丙:我认为选择粤西或粤北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更合适。
最终工作组只采纳了其中一个人的意见,则下列陈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工作组前往了粤东地区
B.工作组前往了粤西地区
C.工作组采纳了乙的意见
D.工作组采纳了丙的意见
【解析】D。甲——>乙,故甲必然为假,所以没去粤东地区,则必然去了粤西或粤北地区,所以采纳了丙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