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发声(2019浙江高考语文作文练笔)

2021-02-09 08:36 作者:悄悄对谈  | 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发声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


作家也应该是他们自己的导演。

真正的作家是那些有着自己的理想的,有着自己见解、观点、知识想要让更多人看到的一群人,他们依着笔杆子吃饭,既“靠文字骗饭吃”,却又不仅仅是为了骗一口饭吃而写作,生存不应该是阻碍作家张扬个性的阻力,因为在生存之外,那些有着他们个人特点的,独一无二的文风,百里挑一的观点才是他们最闪亮的金色名片,这些可贵的金色名片才是他们与仅仅会写些低俗内容的滥俗写手的最本质的区别。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依然会去相信一个优秀的作者、导演是有信念的,这种信念能激励在生存之外,依然能保留下有自己风格的创作。


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不是一个产作家的时代”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加速让一切都变得快了起来,看似信息密度更高的视频内容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了文字内容,短视频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VR、AR等技术也比文字有趣的多。很少有人愿意再耐下性子安心地去看上一整本书,我身边最爱书的一位朋友也对我说“如果手机在旁边我就不那么想去看书了”。

确实,信息技术的发展挤占了原本属于书籍的生存空间,你说这样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还能为未来留下多少具有风格,特点,时代特色的“名著”,而不是一些向读者投喂的读者想要看到的“重复剧情”或是“Happy ending”。

只有坚持自己,才能为时代留下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有着个人特点而非时代印记的东西,而不是在漫漫数据之海中作一个“匆匆而过的旅人”。


个人与算法。

所有的算法都有着他们的主人,但需要注意的是算法的主人并不是用户,也不是写下它们的程序员,而是不断变换着的数据报表。

为什么一些平台总是想让你去学着制作你平时经常看到的内容呢?那就是分发内容的平台希望将你从用户变成一个创作者,希望创作者能够花上更多时间创作更多能获得更多符合推荐机制有机会爆红的作品。提升创作能力是一件好事,原先剪辑视频这样极少数人才会的技能也普及开来,更多值得我们发现的作品也在更多的“人民艺术家”手中诞生。这样的逻辑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因为算法,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算法希望用户能在自己的平台上多花上一点时间,这样就能提高广告收益数据,如何让用户在平台上用上更久的时间呢?那就是通过用户的喜好进行推荐,通过经过验证有更博人眼球的内容进行推荐。但是这样问题就来了,一直投用户所好进行投喂会使用户陷入“信息茧房”。什么是信息茧房,简单来说就是一直看到自己喜欢的观点而逐渐忽视其他观点而自我封闭,固步自封。而更有传播力的东西,往往是已经泛滥的内容,很少有有思想深度,有实际意义的内容。


“曾经小众的狂欢”

一些土味十足的线下文化和小众文化,天生就有着极高的传播力,但是因为它们的娱乐属性,并不会有传播的机会,来到线上这个新的秀场,让他们放开了手脚,离开了束缚,曾经的小众的狂欢也逐渐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被广泛传播。

但是这样内容的传播并不会有什么益处,反倒是因为传播力极强被算法分配过高的权重而遮盖了原本属于优质内容的光芒,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内容是坏的,是不好的,而是这样有着极强传播力的内容在算法的诱惑与管理下,似乎发生了变质。

当原本为分享自己生活的“vlog”为了更高的流量而脱离真实,这些“vlog”的目的是否也会因为这些东西而变了味道。

当作家开始为了冲销量而迎合读者,当我们开始为了社交软件上的的赞而刻意的去编辑文案,这样的生活,是否就变味了。


不得不承认,如此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也不否认追求更好看的数据报表,更高的效益是错的, 但是追求本心也一定是是避不开的时代主题。

如果我也能真正成为自己尘世生活中的导演,你也愿意成为我的读者,我一定会轻悄悄地告诉你,也会认真地对自己说上一句:“喧嚣里,倾听你,只为真实的你发声。”


发声(2019浙江高考语文作文练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