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给公众号投稿被拒稿那些事
以前写的那篇有关公众号投稿的长文,最近陆续得到了网友的点赞,欣喜之余,也有点惭愧。 回头来看,那篇文章立意是明确的,可是,很多东西,写着写着,就忘了。该讲的内容,也没讲全。 一点点关于投稿避坑的皮毛而已,不能指望着仅仅凭借这样的一篇专栏文章,就让大家尤其是刚开始尝试给公众号投稿的新人作者,去顺利避开所有的坑。 我只能说,这篇文章如果能帮助大家对于公众号这个圈子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并且,初步形成避坑的理念,那就善莫大焉了。 前阵子,有位朋友给我的专栏留言,诉说自己投稿屡次被拒稿,心里颇为苦闷的遭遇。作为一个写手,我能体会到被接连拒稿,心态几乎要崩的感觉。 拒稿就像是交通事故,只要你人一直在开车,那么,就相当于增加遇见交通事故的风险。毕竟有些路况以及突发事件,我们是无法预知的。 你只要还在投稿,那拒稿这件事就将如影随形。我到现在,回忆一下,给公众号投稿,被拒稿的次数几乎要达到一百次了。 连着被拒稿,这事我遇见过不止一次。至于拒稿之后的心态调整与心里建设,这样的话题,我认为太空泛。不如聊点更实际的。 作为写手,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大势。公众号这个圈子的大势。什么是势?简单来说,就是趋势,它正在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一个欣欣向荣的圈子,那么,我们自然可以期待有更多的机会与好事发生。可公众号这个圈子。正处于下半场,标准的红海阶段。 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写手就是投稿的,又不是自己运营公众号,管它是不是红海阶段。 话不能这么说,因为,红海阶段才需要格外注意,公众号运营者在运营方面的策略与内心真实想法——它直接影响着投稿这件事。 什么是下半场?上半场赚足钱的公众号运营者,大部分已经带钱跑路了,奔赴下一个风口。下半场入场的选手,看见别人吃肉了,自己也想吃。可是,大势已经不是上升阶段了,也就是说,做公众号钱没有以前那么好赚了。 可这几年,想赚钱的想法已经刻进了很多人的骨子里。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从今年开始起号,下场,试图在公众号这个圈子分一杯羹。 一个公众号(假定它征稿),对于写手来说,它是接收稿件的载体,可站在运营者角度,公众号是什么?很简单——就是赚钱工具。 大家想一下,一个宴席,第一波人吃完抹嘴撤了,然后第二波人入场接着吃,可食物已经没那么多了。那第二波人会怎么想?就算是吃残羹冷炙,我也要比别人多吃点。 正是这样的想法之下,我们看到了公众号在今年呈现出来的很多新操作。 假征稿的变多了,为什么假征稿?因为号主要堆粉丝量,也想要更多的流量,要不然无法快速流量变现。 你说,一个假征稿的公众号,你去投稿,对方拒稿。你会怎么想?不甘心?还是说觉得这很自然。它是个假征稿的号,一切为了流量看齐,它怎么可能真正用你的稿子? 第二个变化,就是各种营多了,什么写作训练营,什么陪伴营,诸如此类,无一不打着知识付费的旗号。 一个比一个宣传的夸张,以导师自居的人,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都传授给你。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说一个圈子,开始疯狂传授别人经验,搞知识付费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内卷到了饱和的状态。 大家想一想,一个公众号号主,开始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各种手段尽出的时候,他可能在审稿这件事上花很大心思吗?多半不会。 另外,有些稿件本身质量没问题,可还是被拒稿了,可能还不止一次,接二连三的被拒稿。那写手们应该去哪里喊冤呢? 还是要回到公众号大势进入下半场的话题上来。大家要知道,很多公众号运营者,都是跑步入场,本身文笔就堪忧,同样一个题目,你跟他同时各写一篇,说不定最后你写的能甩他几条街。 那这不是狗血的地方吗?当裁判的,自己不懂行,不够专业,所以,他审稿子的时候,你还觉得他能做到客观吗? 没有客观可言,全是主观。很多审稿的人,完全就是拍拍脑袋,胡审。类似追星,有些人就是第一眼就成了某个明星的忠实粉丝,好像也说不上来到底是为什么。 那审稿环节真实的一面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文笔可能远不如作者的人,仗着自己是号主,对稿子有生杀大权,自己看着顺眼的,过稿。看不明白或者看不顺眼的,直接拒稿。 有个站内的用户朋友,曾给我留言说。在公众号投稿,无非就是为了赚点零花钱而已,投其所好。跟那些审稿的人谈写作,简直就是开了天大的玩笑。 所以,作为写手,大家在公众号这一亩三分地投稿,面对的大环境就是不那么友好的。相当一部分的号主挖空心思,只想赚钱。跟他们认真谈写作,完全就是对牛弹琴。 没有认真讨论写作这件事的土壤,这是我和一个写手朋友讨论之后,给公众号这个圈子下的定论。 有些号主当下可能想的不仅仅是从粉丝身上捞钱,还想着从写手身上也捞一笔钱。大家看吧,一个写手,你本来想的是投稿赚点稿费,可这个形势之下,你要提防被人家割韭菜。 说到这里,我认为我们可以来个总结性的陈述了:在公众号这个圈子,被拒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被赚钱思维主宰,且文笔可能还不如你的那些号主,所追逐的,无非就是在一个看起来已经进入下半场的宴席中,多吃一口,仅此而已。 那么,作为写手,我也要送给大家几句话:你对于文字的热情与认真,不要因为一两次拒稿就动摇了。写作就像是画画一样,作为一门技艺,它本身代表的,就是人类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只要人类文明还在不断向前,那么,你拥抱的就是一条大道。你的每一份努力,与每一次的挫败,终将成为你旅途中的灯塔,为你照亮前面的道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对于文字的追求,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