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乡,那人那事

2023-06-11 12:04 作者:被遗忘的梦1314  | 我要投稿

大半年没回故乡老家了,故乡在悄然之间改变着自己原有的模样,但不变的还是那份让人舒适的宁静。


这大半年来,发生了很多事。


三伯公走了,走的很突然。


听说是跟亲人好好的聊着话来着,突然之间就倒下了,之后卧床不起,不久就没了。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很健朗的老人,膝下有很多孙子孙女。不过大多数调皮捣蛋,老是跟他要零钱买零食,不给就很哭闹。


在我的印象中,即使孩子们很哭闹,他也很和蔼可亲,很少发脾气的,似乎已经很习惯了。不过该给的慈祥他还是会给的,这是一个身为老者所固有的风范。


就是这样一个人,突然走了。


听母亲说,他走的很安详,但他的离去也很让我无法适从。故乡熟悉的古道上,少了一个曾经让我熟悉的身影。


 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以前跟父亲很要好的、经常照顾我家的、住在乡路口的那位阿叔公也走了。


听父亲说,那位阿叔公有次在地里干活不小心跌了一跤,之后就卧病不起了。后来去医院检查,还有其他的病,很难治的好的那种。


老人似乎知道自己不中用了,为了节省药费,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坚决回家里修养了,一直卧床不起。


他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在他卧榻之间,偶尔会回来看望。


这也不能怪他们的子女,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而且各自的生活也挺艰苦的。


听母亲说,他也是有福气之人,在去世那天,四个子女都刚好同一天回来探望。好像冥冥之中的约定,那天老人家不行了,四个子女租了一辆三轮车送他去医院,在路上就去世了。


父亲说,老人家去的很“满足”,生不能得到什么,死之时有全家人齐聚相送,心已足矣!


诚然,每个人的一生会经历些什么,谁也不好说,但死之时如若能快乐死去,也不枉白走这一蹧。


人生不过百年尔,相较于浩瀚宇宙,不过沧海之一粟矣。

 

邻居家里经常会传来吵闹声,盖问原因,也是家门不幸也。


听乡里人说,他家里原来是做批发生意的,早年生意还算红火。谁知怎么的,家里唯一的独苗男丁竟然不知不觉中染上了毒品,一发不可收拾,把生意挣的钱都败坏光了,之后生意也做不成了,人变“坏”了。


任人百般说教,已是死性不改了,索性就回家啃老了。


可怜他自己还有一个老婆和三个孩子,加上家里的二老,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顿时艰难了起来。


不幸中的万幸,二老的四个女儿还算孝顺,看到家里这般模样,四个本已外嫁了的女儿,商量着合四人之力,每个月给家里寄几千块钱过生活。


日子是勉强的过,但即使这般,二位老人平时还是会忍不住去斥责那个不孝子。加上两小夫妻也经常由于一些小事而起争执,三个还小的小孩就经常哭闹了,所以就免不了经常传来吵架声了。


一个家庭的和睦,是每一个家庭成员所不懈坚持所换来的,一颗老鼠屎就能败坏一锅粥,说的就是这个理。

 

时间流逝,生老病死,世间之常情也。


即使故乡还是我们所熟悉的故乡,但那些我们所熟悉的人儿却一天天在减少。


当哪一天轮到我们老之将去之时,我们所期望的是能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记忆中所思念的身影。


亦如今朝之人对已故之人的哀悼,愿故乡宽厚的大地,博纳所有已故的灵魂。无论那些好的,亦或曾经坏的!


故乡的人与事,是人生命之中的一部分。


人对故乡的那份情感,那份牵绊,那份乐趣,及那份回忆,其中,有你的,也有我的。


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其所创作的布道词《丧钟为谁而鸣》中写道:


“无论谁去世了,我都认为,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也为我!”


故乡,那人那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