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考生必看 | 广东工业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一、自我介绍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露露学姐,本科毕业于湖南财经经济学院会计专业,目前已经被广东工业大学拟录取,专业会计硕士,初试成绩是248分,复试成绩80.96分。作为MPAcc已上岸的一员,想给正在努力拼搏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我自己备考过程的一些小经验,主要是浅浅谈一下自己对于各个学科特点的概述,学习过程中的各科目计划。另外我也会推荐一些我自己用过比较好的教材及课程,干货绝不私藏,全部分享给大家!!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数学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需要一步步来,不能心急。数学真的是最重要的一个科目。一定要打好基础,在这个部分多花时间。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3-6月)基础阶段
学习任务:数学是最重要的一个科目,一定要打好基础!对于数学想拿高分的同学来说要多花时间。这个阶段需要梳理出基本知识点和公式的知识体系,掌握母题的解题方法,要制定学习计划,细化到周、月,不用细化到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灵活安排。
学习方式:听课+笔记+总结+习题+总结
(1)通过网课听课,把知识点有个大体了解,如果不懂的及时问老师
(2)听课的同时要做好笔记,课后进行回顾。
(3)每学完一个章节,完成对应习题和单元测试
(4)做完相应习题后,对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再回顾
(5)定期看错题本,进行查缺补漏,对于第二次还不会的题着重标记,并完成同类题型
推荐用书:陈剑《数学高分指南》
2、第二阶段(7月-9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对知识点进行复盘和总结,做完《顿悟1000题》,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去写,错题标记好便于后期错题回顾,同时二刷《高分指南》。这个阶段要多刷题,对各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学习,掌握各种结题技巧,构建底层知识框架。
学习方式:做题+听课
(1)这一阶段是先刷题再听错题部分的讲解,有针对性对薄弱部分进行听课
(2)梳理本章知识点,记住一些常用的二级结论
(3)在题海中联系其他章节,例如:通过排列组合联系到部分等差数列难题等等
(4)二刷高分指南时,对第二次做错的题进行重点标记。
(5)将前期的思维导图拿出来做对比,并更新,重新整理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所获所得。
推荐用书:陈剑《顿悟精炼1000题》、韩超72计
3、第三阶段(10月-11月)真题模拟阶段
学习任务:真题在备考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就不赘述了,10月份必须要进入真题了,真题必须要刷3遍;同时要复习之前的错题;看之前总结的的思维导图和知识点总结,要能默写出来。
学习方式:
(1)两天一套,第一天做完最迟第二天就要订正完成,对自己错的题进行知识点的标注,可以刷同类型的题目。2.第一轮:按套卷刷,由远及近,计时做。第一轮错题要高度重视,找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写真题一定要自己动手写+批改。
(2)第二轮:按题型刷,从远及进,针对第一轮的查漏补缺,总结错题。
(3)第三轮:刷近十年的真题,将做题思路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不仅要有速度,还要保证准确率。
(4)基础好的不用每道题都看讲解视频,但是每道题都要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最优方法相对照。
推荐用书:陈剑讲真题、真题套卷
4、第四阶段(12月)冲刺阶段
学习任务:
做模拟真题,一周一套即可;复习笔记和错题,查漏补缺;保持良好心态。
学习方式:
(1)每周刷一套模拟题,进行计时。
(2) 反复看前期整理的笔记、错题、思维导图
(3)这个时候要有舍有得,对于难题要学会放弃,抓住重点
推荐:社科赛斯8套卷、海绵模考卷
(二)逻辑
逻辑相比于数学内容并不多,逻辑可以分为形式逻辑、综合推理、论证逻辑。其中综合推理相对来说难一些,从近些年的真题中可以看出越来越注重综合推理的考察,所以接下来的学习要注重!逻辑不能刻板去学习老师的方法,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逻辑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4-6月)学习知识点阶段
学习任务:逻辑同样也是打基础,逻辑部分的知识点并不多。孙江媛老师的课思路清晰,但是听完课后必须反复复盘。形式逻辑是最基础的,公式较多,需要全部背诵和应用,千万不要以为懒而不去背。对于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进行大体学习。
学习形式:听课+笔记+总结
在每节结束后,自己构建思维导图。主要是对基本的逻辑知识点有所了解。
这一阶段主要是形式逻辑的把握。通过刷题及总结,清楚形式逻辑的考试形式,做到形式逻辑在这一阶段不会错。
推荐用书:孙江媛《媛媛教逻辑》
2、第二阶段 强化阶段(7-9月)
综合推理、论证逻辑突破:近几年的真题越来越考察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这两个板块占据的分数较多且难度较大,逻辑做题都有一定的技巧,一定要整理老师的思路。
学习任务:对于形式逻辑的部分,要熟练掌握,速度和准确率都要提上来;对于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的部分,这个时候要主攻,掌握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方法,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
学习方式:
(1)听课+笔记,把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不同的题型适用的方法记住并熟练用于题目中,论证逻辑比较难以理解,不懂的一定要搞懂。
(2)刷题,分模块刷题。我个人觉得题海战术非常有用,我认为论证逻辑很难的题还是很靠感觉的,刷完综合推理1000题并且弄清楚每一个题,基本也没什么问题了。
(3)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都比较费时间,所以可以学习一些秒杀技巧,但是今年的论证逻辑就有点反套路,所以需要定时训练,加快速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推荐用书:《李焕72计》《逻辑1000题》
3、第三阶段 真题阶段(11-12月上旬)
这一阶段主要是真题,多研究真题,建议刷3遍+。第一遍:按照套卷顺序做一遍,并复盘。第二遍:按照题型顺序做一遍,并复盘。第三遍:错题做一遍。
学习任务:研究真题,刷真题并不是为了选出正确答案,而是要强化做题步骤和做题思路。
学习方式:
每2-3天做一套真题,卡好时间,找出错误原因,掌握出题人的思维。复盘总结,做思维导图。
推荐用书:李焕讲真题
4、第四阶段 冲刺阶段(12月)
冲刺期刷题为王,每周一套模拟题,主要用来查漏补缺,通过练习找到自己的做题顺序。
学习任务:做模拟题;看以前整理的笔记和错题。
学习方式:
(1)强退王诚救命班,按题型分类分析历年真题及答题技巧。
(2)找出错误原因,掌握出题人的思维。
(3)每周1-2次模考,控制时间。
推荐用书:社科赛斯8套卷、海绵模考
(三)写作
1、论效部分
对于写作没必要开始太早,暑假开始就可以。
(1)7-8月:写作技巧+素材积累。这个阶段主要是听基础课,掌握写作套路,形成自己的写作模板。
(2)9-11月:真题精写+素材积累。这个阶段需要动手写了,要尽早动笔写,论效相对来说比较好上手,3天写一篇,先自己写一遍,然后去听张乃心老师的讲解,然后去批改自己的论文(一定要回去批改)。
(3)12月:真题复盘+模拟卷。这个阶段要把持手感,继续练真题。
推荐:张乃心老师
2、论说部分
推荐书籍:《老吕33篇》
(1)中期准备:论效结束后就开始论说(8-9月),这一过程主要是掌握论说文的写作方法,锻炼自己的审题,如果审题不对,那文章也就四类卷以下了。把历年真题刷第一遍,可以保留近五年的题先不做,第一遍不用计时,重点是写完,我自己写就感觉很困难,是一个孰能生巧的过程,一次次自己独立完成,后面就会觉得很容易了,第一次写肯定会觉得很痛苦,甚至审题出现了重大差错,都没什么,结合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就行了。
(2)强化准备:(10-11月)不断更改自己的论文。每天抽个20-30分钟背《老吕33篇》里面很多话可以反复套用,非常好用,这本书是分话题的,很实用。
(3)真题再研读:(12月)论效+论说一起限时完成,争取总体做到45分钟以内,多找老师修改,多多背诵一些万能句,能在45分钟内写完2篇作文,很难做到100%原创,所以融会贯通非常重要。
(四)英语二
我认为英语核心就是记单词! 纸质书我推荐《红宝书》,这本书单词全且按单元划分,每天一个unit,一定要坚持、反复背诵。同时我们还要配上APP——墨墨背单词,后期更要加大强度,要背到上考场的前一天。
作文我推荐石雷鹏老师的课,他的课通俗易懂,很好上手。作文部分不需要听太多的课(耗时大),重点是自己多些多背。
一定要吃透真题,反复刷真题,了解英语二的出题套路,留1-2套真题到考前刷来保持题感。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15日
线下专业课笔试+政治笔试:3月28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29日
录取名单公布:5月6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组成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外语、综合素质三个部分,满分100分。
1.专业知识考核(满分40分)
形式可灵活多样,由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研究确定。学术学位专业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专业学位专业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应用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等。
2.外语考核(满分20分)
包括外语听力、口语及专业外语。
3.综合素质考核(满分40分)
包括面试作答与综合材料研判。面试作答考核内容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综合材料研判是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考察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心理健康及综合素质等情况。
(二)总成绩比例构成
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确定:综合成绩=初试成绩÷3*50%+复试综合成绩*50%
(三)复试流程

1、笔试注意事项
重难点:专业课,有较难的知识点,跨考同学难以短时间掌握,有一定的计算量。
同时考察四门,需要转换思维,并且时间较紧。
专业课占比50%,对于复试非常重要,一定要重视。
四、学姐寄语
任何一件事,只要你日复一日去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