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j36热处理工艺4j36殷钢合金化学成分

2021-08-08 12:52 作者:上海闽钢实业  | 我要投稿


上海闽钢tes:A1a3a1a6a6a3a6a8a1a9a9a
4J36是一种具有超低膨胀系数的低膨胀铁镍合金。其中对碳、锰成分的控制非常重要。冷变形能降低热膨胀系数,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的热处理能使热膨胀系数稳定化。在室温干燥空气中4J36具有抗腐蚀性。在其他恶劣环境中,如潮湿空气中,有可能会发生腐蚀(生锈)。

牌号: 4J32、4J36、invar、殷钢、因瓦合金

执行标准: YB/T 5241—2005

用途4J32、4J36适用于在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制作对尺寸具有要求的仪表零件。
4J32、4J36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合金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Cu

Se

Mn

Ni

Co

Fe

4J32

0.05

0.20

0.020

0.020

0.40~0.80

---

0.20~0.60

31.5~33.0

3.20~4.20

余量

4J36

0.05

0.30

0.020

0.020

---- 

---

0.20~O.60

35.0~37.0

----

余量

4J36合金的线胀系数:

合号

试样热处理制度

平均线胀系数ā/(10-6/ ℃)

20~l00℃

20~300°C

4J32

将半成品试样加热至840±10°C,保温lh,水淬,再将试样加工为成品试样。在315±l0℃保温lh随炉冷或空冷

≤1.0

4J36

≤1.5

4J32、4J36合金的典型膨胀系数:

合号

平均线胀系数ā/(10-6/ ℃)

20~50℃

20~100℃

20~200℃

20~300℃

20~400℃

20~500℃

4J32

0.7

0.8

1.4

4.3

7.2

9.3

4J36

0.6

0.8

2.0

5.1

8.0

10.0

注:表中所列数据仅供参考。


试验结果与分析

退火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不同退火热处理状态下的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从图1(a)可以看出,650℃退火时,试样组织无明显变化,为冷轧变形后的纤维状奥氏体组织,晶粒沿轧制方向明显被拉长,没有发生再结晶。从图1(b)可以看出,退火温度为700℃时,纤维组织形状发生明显变化,晶粒的长宽比降低,晶粒趋于等轴状,开始发生再结晶。从图1(c)可以看出,750℃退火时,组织中基本上看不到纤维状变形晶粒,完全由细小的等轴晶粒和少量的退火孪晶组成,再结晶趋于完成。从图1(c~f)可以看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再结晶晶粒尺寸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晶界迁移的过程就是原子的扩散过程,所以当形变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原子扩散的速度越大,晶粒长大速度就越快。

退火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冷轧后的4J36合金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740MPa) 和抗拉强度(768MPa) , 二者差别不大, 但是伸长率较差,在3%左右。经700~750℃退火后,4J36合金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回复和再结晶过程,导致晶粒内部位错减少,发生退火软化现象,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有大幅下降,且屈服强度下降得更多(如图2(a,b)所示)。随着退火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晶粒内部的位错密度加速减少,再结晶晶粒开始粗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进一步下降。
800℃以下退火时,4J36合金伸长率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如图2(c)所示。800~850℃

退火时,伸长率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呈先提高再降低的趋势。伸长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保温时间达到2h时,800~850℃退火时的伸长率低于750℃退火时,这是由于800℃以上退火时,高温并且长时间保温使晶粒不断粗化,从而导致伸长率下降。

断口形貌分析

图3为4J36合金拉伸试样的断口显微形貌。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650~750℃退火后,试样拉伸断口的微观形貌呈现出许多的韧窝结构,并且部分韧窝沿深度方向呈锥状。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韧窝数量逐渐增多,并且深度增加,说明塑性变形能力越来越强。750~850℃退火时韧窝数量和深度变化不明显,表明在此温度区间内退火,塑性变化不大。

 

 

 



4j36热处理工艺4j36殷钢合金化学成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