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ay 34_230708_(2)一件DIY手工的启发

2023-07-08 22:10 作者:云蔓的手帐时间  | 我要投稿

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个奶茶袋DIY的琴谱包。



前段时间刷到茶百道和杉泽《观山海》的联名活动,活动刚开始就赶紧点外卖了收藏了联名的纸袋。一直想用纸袋做些什么保存下来,但一直也没想好,直到前几天在xhs上刷到了奶茶袋DIY琴谱包,心动之余立马就去搜了DIY材料包下了单,前两天收到包裹,今天一项任务搞了一段落才有了一天的手工时间。


花了5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包包,相当有成就感。




我在2019年开始以手帐为主要内容发布视频之前,其实是从手工开始玩起DY的。


差不多2018年的时候接触DY,在刷视频的过程中刷到了很多刻橡皮章的视频,当时就觉得特别好玩儿,于是买了材料包就开始回家自己做了,并且差不多自己瞎捉摸刻了一两次,我就掌握了基本的刻章方法,开始在自己的DY上发一些刻章、印片的视频。


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吧,当时还没有辞职的我,就被周围的人当成了手工达人,也因此,明明主职是一个数学老师,结果硬是被拉去当了半个劳技老师。


那个时候和周围的人聊起手工,很多人都说“做不像手工”,而我觉得只要有个教程看一遍就会了,当时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别人说的“手工做不来”这件事。




前两年有机会参加过本地拆书帮的拆书课,学习的事《心智突围》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活动环节,是要求回忆自己过去的高光时刻,通过这些回忆总结和提炼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当时在拆书课上是没有时间每个人都梳理到的,所以在课后我找了一个时间,梳理了记忆里从小到大的“高光时刻”,而从那些高光时刻里提炼出来的,竟然是——“我的学习能力很强”。


要知道我从进入高中起成绩就一落千丈,以至于在我的头脑里一直给自己贴着一个“学渣”的标签,所以当我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竟然很强的时候,真的有点出乎意料,并且这些学习能力大多体现在我做手工、做设计(黑板报和海报,没有系统学习过)的过程当中,也就是当时我认为的“看一遍教程就能学会”,只是可惜在我的学生时代没有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学习上……


所以后来,我会有意识地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不论是做手工、学新技能还是新领域,换句话说,就是“学习如何学习”。


就拿今天做这个DIY琴谱包来说,在第一次刷到视频的时候我就大致了解了做包包的步骤——把包包的正反面的图样做好,然后把包包的侧面配件组合在一起,最后使用皮绳把包包整体包一圈边。


而在做的过程中,我需要掌握一些“特殊技能”,比如说如何去缝合包包的侧面配件,如何用皮绳包边。因此在看教程的过程中,我只要关注我“需要”的那一部分重点听讲解或者研究演示动作就可以了。



如果要把这个思路迁移到“学习一项新技能”上来,我想可以拆解成“搭框架”“打磨基础技能”“学习特殊技巧”这3个部分。


①搭框架——一项新技能大概要学习哪些东西,需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②打磨基础技能——在这些要学习的内容里,哪些是只能靠平时去磨练的,就加入日课慢慢练习和积累

③学习特殊技巧——在所有要学习的内容里,哪些是这个技能所独有的技巧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是否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特殊技巧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提升效率


就拿DIY包包来说,搭框架就是要把包包的框架搭建起来,哪一块材料放在什么部位,基础技能就是观察能力,而特殊技巧就是针线缝合和皮绳包边的方法。


当然学习本身并非是能够简单说清楚的事情,上面3个部分也仅仅是对于“学习”这件事的“框架”,但有这样一个框架,至少能帮助我解决不少问题。


记得之前听到过一句查理·芒格的话——“一个人只要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就能够解决90%的问题。而这些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 而学习本身就是不断积累思维模型的过程,积累得思维模型越多,学习起来也就能够更加轻松。



Day 34_230708_(2)一件DIY手工的启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