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后醍醐天皇颠沛的一生

2022-11-29 16:57 作者:阿基坦骑士  | 我要投稿

♦即位亲政

1318年因花园天皇让位之故以31岁的壮年登基,4月30日即位。


即位后的3年时间里由父亲后宇多法皇开设院政。根据父亲的愿望,后醍醐天皇要将侄子(哥哥后二条天皇的遗子)邦良亲王立为皇太子;并将自己的儿子降为亲王,否定其皇位继承权。这引起了后醍醐天皇的不满,同父亲发生了矛盾。

后宇多天皇

这也引起了镰仓幕府的不满,最终在1321年父亲的院政被废止,后醍醐天皇亲政。失去爷爷这一保护伞的邦良亲王后来也没能即位。

后二条天皇

♦发动倒幕(三次,前两次失败,最后一次成功了)

元日战争后,受货币经济影响,镰仓幕府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导致了武士对幕府的不满日益增高。后醍醐天皇积极筹备倒幕计划。


■正中之变1324(第一次,未遂)

人物:土歧赖兼(自杀)、多治见国长(自杀)、日野俊基(被捕)、日野资朝(流放)


1324年9月,后醍醐天皇召美浓国豪强土歧赖兼,多治见国长等人,抵京都共商起兵倒幕,事泄。镰仓幕府六波罗探题(官职)派兵突然查抄土歧、多治见住所,以煽动推翻幕府罪逼迫二人自杀。随后又逮捕日野俊基等人,并流放日野资朝至佐渡。

后醍醐天皇

镰仓幕府不知该如何处置天皇,但天皇此后更加深了倒幕的意志,同醍醐寺的文观、法胜寺的圆观等僧人亲近。


■1329年假借为皇后安产祈祷为由,暗地里却为征讨关东祈愿,并拉拢兴福寺、延历寺等寺社势力的关系。


大觉寺统的贵族大多支持侄子邦良亲王,而持明院统的贵族则支持镰仓幕府,后醍醐天皇陷入了孤立状态。


而且侄子邦良亲王病死后,按照“两统迭立”应该由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递补为皇太子。镰仓幕府遂指定量仁继承。后醍醐天皇则欲立自己的儿子尊良亲王为太子。

后醍醐天皇

幕府将新太子的人选一递交上去立刻遭到了后醍醐天皇强烈的反对,令幕府很难堪。这样幕府自然视后醍醐天皇为自己专政的最大障碍。正中之变后,幕府和天皇虽貌合神离,但还勉强能凑合。此时,幕府已和天皇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幕府遂准备起兵逼后醍醐天皇退位。


■元弘之变1331(第二次,失败)后醍醐天皇被镰仓幕府流放到隐岐岛。


■1333年后醍醐在名和长年等人的帮助下逃离隐岐岛,逃至伯耆国船上山(今鸟取县东伯郡琴浦町内)举兵讨幕(第三次,成功)


●镰仓幕府的北条守时派遣足利高氏前往征讨,但足利高氏却倒向了后醍醐一方,攻陷了幕府的六波罗探题。


●1333年5月新田义贞响应后醍醐天皇讨伐镰仓幕府的号召,在上野新田郡起兵,先后参加义贞队伍的有大馆宗氏、大馆幸氏、大馆氏明、掘口贞满、堀口行义、岩松经家、里见义胤、胁屋义助、江田光义、桃井高义等将领。


新田义贞首先打倒上野国长崎孙四郎,后分三路进攻镰仓,即第一路由片濑藏、腰越往极乐寺坂口,第二路由村冈、洲崎往小袋坂,第三路由藤泽经尾原村往假妆坂口。一路势如破竹。

新田义贞

经过4天(5月18日至21日)激战,攻下极乐寺坂口,进入镰仓。其他2个关口也被占领,北条高时放火烧毁幕府的宫邸,一族及家臣数百人退至葛西谷的东胜寺集体自杀,镰仓幕府灭亡。


♦建武新政1333

回到京都的后醍醐不承认光严天皇的合法性,尊之为上皇,剥夺其权力。同时废除了幕府和摄关制度,建立了天皇独裁政权,由天皇自行任免官职。同时废去侄子邦良遗孤康仁亲王的皇位继承权,将自己的儿子恒良亲王立为皇太子。


建武新政表面上是复古,事实上是天皇专制。而且其激进的改革、恩赏的不公平、朝令夕改的法令和政策以及对贵族、大寺社、武士等较大势力集团权利的侵害,最终导致了新政的失败。


公卿们也对新政持冷漠态度,著名的二条河原落书就对新政的无能进行了批判。同时,征夷大将军护良亲王在倒幕中功勋卓著,但在足利尊氏的谗言下,被天皇放逐到了镰仓。


三木一草:楠木正成、结城亲光、名和长年、千种忠显。


♦中先代之乱1335年5月—8月,北条时行、诹访赖重

北条氏利用建武新政的失误,北条残党联合公家的西园寺公宗企图暗杀后醍醐,计划失败后,其残党在各地纷纷起事,企图恢复北条的统治。其中以北条高时(自杀了)之子北条时行势力最大。

北条高时

1335年7月北条时行在信浓诹访赖重等支持下举兵,聚集各地残党,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义当时镇守镰仓,北条残党在武藏地区大败足利直义的军队,攻下镰仓。


8月,尊氏急领大军东征,收复镰仓,诹访赖重等自杀,北条时行逃亡。


♦讨伐足利尊氏(失败,凑川之战)

1335年,足利尊氏镇压中先代之乱后,在镰仓自行封赏有功的将领,与新政对抗。

足利尊氏

后醍醐命新田义贞前往征讨,义贞在箱根竹之下之战中败北,尊氏迫近京都。但随后楠木正成、北畠显家在京都击破尊氏,尊氏逃往九州岛。


1336年足利尊氏在九州站稳脚跟,得到了光严上皇的院宣,再次迫近京都。


楠木正成建议同足利尊氏谈判,同时迁都以疲敌军,但被后醍醐拒绝了。新田义贞、楠木正成一起讨伐尊氏,在凑川之战中战败,楠木正成战死,新田义贞逃回京都。


♦交出三神器

足利尊氏军进入京都后,后醍醐逃往比睿山抵抗。足利尊氏建议达成和解,后醍醐将三神器交出。

三神器

1336年足利尊氏让光严上皇开设院政,并由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即位,制定建武式目,开设室町幕府。


♦逃往吉野,开设南朝

后醍醐从幽禁地花山院中逃出,声称交出的三神器是赝品,自己则逃到了大和国的吉野(今奈良县吉野郡吉野町),建立南朝,开启日本的南北朝时代。

日本南北朝

后醍醐让新田义贞奉尊良亲王和恒良亲王前往北陆;怀良亲王为征西将军,前往九州;宗良亲王前往东国;义良亲王前往陆奥。向各地送出皇子镇守,与北朝和室町幕府对抗。


♦去世

1339年后醍醐让位给了回到吉野的义良亲王(后村上天皇),翌日遗言“讨灭朝敌、夺回京都”,在吉野的金轮王寺驾崩,享年52岁,葬于塔尾陵。

塔尾陵

足利尊氏为了吊唁后醍醐,在京都建立天龙寺。


后醍醐天皇颠沛的一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