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记录五:VIC模型—研究流域的提取(DEM数据处理)

2023-07-18 21:56 作者:学习好难啊__  | 我要投稿

一、VIC模型介绍

VIC模型是由Washington大学、California 大学Berkely分校以及Princeton大学的研究者基于Wood等人的思想共同研制出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陆面过程模型+汇流模型)

模型特征:

①VIC模型是一种基于SVATS ( Soil Vegetation Atmospheric Transfer Schemes)思想的空间分布网格化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易于气候模式嵌套;

②具有很强的物理基础,能够考虑天气、土壤性质、地形、植被的综合作用,同时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复杂应用条件;

③VIC模型同时进行陆-气间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模拟,通过汇流模型将网格上的径流深转化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该模型弥补了传统水文模型对热量过程描述的不足;

④输入变量易于获取,最少的气象驱动数据为最大最小气温和降水,土壤和植被参数与其他陆面过程基本一致,易获得;

⑤适合于长时间尺度的水文循环和物质循环研究;

⑥开源代码,易于做模型的改进与发展。

二、VIC模型所用软件

ArcGIS软件(Arcmap):处理空间数据

Cygwin:Windows下的虚拟Linux操作系统,用于模型程序的编译及模型的运行

Visual c++:用于一些数据处理的程序编译和运行

Editplus:易于看txt文件和程序

三、VIC模型操作流程

VIC模型操作流程

步骤一:研究流域的提取

步骤:数据获取-拼接-填洼-流向-流量-创建水文站点-捕捉倾泻点-分水岭/集水区

软件:ArcGIS Pro

1.DEM数据获取:地理空间数据云(SRTMDEM 90M分辨率原始高程数据)

获取DEM

2.DEM数据拼接:镶嵌至新栅格

这里要注意设置像素类型,否则可能出现拼接错误,导致后续结果出现问题

镶嵌至新栅格

参考:ArcGIS从两个DEM数据镶嵌结果错误说起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718925

镶嵌结果错误原因

3.填洼:Spatial Analys工具水文分析-填洼 Fill

注意:在运行环境中设置并行处理因子,将里面的值设置为“0

未设置并行处理因子出现错误(栅格值-32768-32766)
百度显示的解决方案
设置并行处理因子为0    
结果显示正常(我的研究区DEM本来就存在负值)

4.流向分析:Spatial Analys工具水文分析-流向 Flowdirection

注意:在运行环境中设置并行处理因子,将里面的值设置为“0”

流向栅格数据是以2的n次方来标记8个方向的,在没有汇的情况下,其数值一定是2的n次方。输入一个无凹陷点的DEM(填洼后),进行流向分析,在默认情况下会自动的给定流向栅格8个方位不同的颜色进行渲染。

填洼正确结果示例

如果流向中出现的不是【1,2,4,8,16,32,64,128】这样的值,而是一个连续像元值的结果,其实质是产生了8个方向以外的数值,如下图所示,就一定要对DEM做填洼操作,不然整个分析结果都会存在错误。

填洼错误结果示例

5.计算流量:Spatial Analys工具水文分析-流量 Flowaccumulation

注意:在运行环境中设置并行处理因子,将里面的值设置为“0”

流量分析结果
流量分析结果展示

在ArcGIS软件中,这个流量栅格并不是水文学意义上的河流流量,与水文站实测的数据是两个完全不同意义的名词。这里的流量指的是有多少个格子的水流汇流到某一点上,是一个空间范围概念。如果要转换为水文学上的术语,以水文站为例,那就是该水文站对应的上游集水区面积。ArcGIS的流量统计是需要流向栅格进行参考的,其统计原理如下图:

流量统计原理

参考:ArcGIS水文分析实战教程(5)细说流向与流量-https://blog.csdn.net/liyuanxiang1984/article/details/73863609

6.确定水文站所在的位置

①创建水文站点矢量文件(设置存储位置、名称、类型、坐标系)

创建要素
结果

②采用矢量文件编辑功能Editor,创建水文站点,右键选中站点设置坐标(X,Y)

启动编辑器-创建要素
创建点要素
设置经纬度(X,Y)

③移动水文站点位置,结合流量分析的图,确保站点在河流水系上

(这里手动移位后经纬度就对不上了,但看所有教程都如此,只能尽量减小差异吧)

④保存站点矢量文件

7.确定流域水文出口:Spatial Analys工具水文分析-捕捉倾泻点 SnapPourPoint 

捕捉倾泻点

结果展示

8.提取某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流域:Spatial Analys工具水文分析-分水岭 Watershed(ArcGIS Pro中是集水区)

注意:在运行环境中设置并行处理因子,将里面的值设置为“0”

分水岭/集水区
结果展示

学习参考视频:


总结:两天时间,终于学会VIC模型步骤一(研究流域的提取),期间每解决一个问题前进一步都非常有成就感(其实都不是什么难题,我基础比较差)。得出的经验就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中有需要设置并行处理因子的,一定要记得设置为“0”,否则出来的结果是错误的,我因为这个问题,所有步骤重新做了好几遍!!反正在处理过程中,如果每个步骤地理处理运行很快的话,可能就是出现问题了,一定要检查下结果是否正确,正常情况下,填洼、流向、流量、集水区处理都很慢。

遗留问题:我的研究区需要划分好几个区域进行研究,VIC模型好像不可以先将流域划分再进行后续处理,多个点集水区处理出图很奇怪,这个问题我还没整明白,得再研究学习一下,目前想法是每个点分开进行集水区处理。

???


学习记录五:VIC模型—研究流域的提取(DEM数据处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