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22何者为真切?
何者为真切?
无内外之分。我认知的世界和我心里所想的没有区别?没有和世界的隔阂感;不会说,我在这里,这个在这里,那个在那里。记忆的欺骗性实在太大了,甚至会把看过的故事电视情节当作自己的经历糅到自我传记里,现代心理学实验还有“看不见的大猩猩”这种,明显的视而不见。
还是镜子的比喻,的确存在事物反映在镜面上。但是当它出现在镜面上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镜子本身的属性存在了。可能确实是物质的世界,但是当被我的觉知感知到的时候,它就只是我的觉知,只是我觉知的一部分而已。那就是我。
我是怎么分别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呢?
我的心理活动是我在想,这个很正常没什么可说的,每天都是这样过的;但是,我看到的也是我,这个不是很直观的理解。明明我看到的是客体,是我以外的,怎么也是我。
是,外在的不会根据自我意识发生变化,不会随顺我的想法;哪是怎么识别,身体是我,意识是我的呢?身体生理限制,按自然规律发生着变化,不说这个。就说意识,一般都可以认为 是我在想,是我的想法。但是当半梦半醒的时候,偶尔会突然意识到,“我在想什么"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甚至就现在,当我在打字的时候,这些言语,是我在思考主动的导向着吗?更像是突然就有言语出现在我的意识里,让我进行拣选着输出。我并没有进行主动思索,所以会出现不断的跑题,不知道就拐到哪个地方了。那个意识,就好像黑洞一般,不断的冒出来自己的想法,只是它离我最近,对它的感受最强烈,又因为惯性所以认为这是我的想法。俗语”论迹不论心,论心不论迹“。这个”心“和迹又是谁和谁呢。
不是,本来还打算说不净观,不知不觉就跑题了。我的向往,那个冲动,是心割截了自我,以为在心以外才是我想要的,将注意力发动向外去寻找,去奔波去忙碌。但是,它本身就是那个富翁。它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绝对的富足,却去外面去危险的地带寻找财富,这肯定会经历无边无际的辛苦。因为富足就是它自己。好比,手机就攥在他的手里,但他却去寻找手机的倒影,无论付出多少的辛苦,那个终点都在不断的后退着。
如果按这个说法,我想要的甚至不是因为身体影响的激素而去想一坨生肉,而是我眼睛看到的这一副画面。而这副画面,就是我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我。“你也许不明白,但是我告诉你,你若信,就必看见。”
我需要努力,我需要奋斗?“我信他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如果我是盲人,我失去了视觉,要去寻找什么让我渴爱想要的?那么,我是这双眼睛?我是这个视觉?我是为了具体的那个人,还是为了熄灭心中的冲动,为了熄灭心中这股灼烧着心的火?
以前我好羡慕,新闻里的人上人。但是有了这个取角之后起码能舒服很多。真是太可怜了,就算拥有这么多的财富,拥有这样的成功、地位。还是需要这样的事情,还会被火催逼着去跑,去作。而不能单纯的享受着安静。因为一切动作都要用力,只要用力就一定有疲劳的时候,那么一定会累,一定会受苦。如果把我的心继续放在外面,那么注定要承担无穷无尽的辛苦、疲劳。
我只需要等待?不,应该改变认知,而且不只是嘴上说而已。口、意、心。首先是知识是认识到,然后是意识到能有这方面的认知,最后是心,大概类比于潜意识但是比潜意识更深处,那是我。如果我只是说着,这个好,那个不好。那是很难说服自己的。心是贪得无厌的,所以“没看见,就信的有福了”、“吃我的越吃越饿”在他里面是不会有寻找其它食物的杂想的。
好比一个国王为王子娶亲摆设的宴席。所以严格来说,世界上没有人受到伤害。就只是意识收到的压力而已,全部都是担惊受怕的自找苦头。是有惊无险。好比电影院看恐怖片的惊恐一般。
好好对自己的心,因为只有你能够呵护它。别再使自己受苦了,我何必让自己因为的事情让居住的殿受到晃荡呢。你是我的挚友,你是我的依靠。愿你常开我眼目,让我看到每件事上都有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