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清华原创丨掐菜蕼之误(散文)

2023-02-14 14:43 作者:真言贞语  | 我要投稿


掐菜蕼之误

文/石清华

 

“喂,是哪个扯我蒜苗的?”一个响亮、泼辣的吼叫砸在休闲路上,四面溅起、飞向八方。

正在城乡接合处休闲路上散步的人们几乎都停下脚步。一个女人站在三楼的阳台上,对着楼下的一小块蔬菜地大喊。斜阳下那高高在上的微胖圆脸,从一套肥厚的暗红色睡衣中钻出来,可能收集了所有好奇的目光。

阳台与休闲路间的狭长地带,开发商暂时空着。习惯于在地里刨食的农民看到后,觉得这么肥沃的土地空着,简直是一种罪过。因此,一部分勤劳的业主们对野草采取革命行动,随心所欲地圈地,各自种上了自己喜欢且生长期短、容易成活的不同蔬菜。菜地外缘的矮树下,长着一些绿的红的腊油菜,很少有人把它当蔬菜看,又结荚少籽粒小,也不把它当农作物看,所以只要长在菜地或油菜地中间,人们会趁它幼小的时候将其当作杂草拔掉,以免跟蔬菜或农作物争水争肥争空间。但如果长在菜地旁或田埂上或荒地里,人们是懒得费劲去拔除的,其实那也是节约劳力成本。也许这些地方肥力更足,自由自在、没有拥挤,所以腊油菜大多长得茁壮。冬末春初间,长出又粗又嫩的蕻。那蕻胖胖的、壮壮的,表皮光滑、水灵肉嫩,不识其用者看着也喜欢,知其妙者更是馋涎欲滴。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发现:那嫩壮的腊油菜蕻,将其顶端的一小段掐下来,凑上一把带回厨房,用开水把那刺鼻的气味烫去后洗净、挤干、切细,加上点辣椒生姜末、放点醋用回锅肉爆炒,拿来下酒,即成了平民的美味。我试了几次,简直是一次比一次好吃。一到这个季节,出去散步或到乡间游荡,只要碰到,很多时候都会装一小袋或捏一把腊油菜蕻回来。

也许人们没那么好奇,只是那尖细粗犷的嗓门吓了大家一下,瞬间便恢复了平静。我却像很多妇人一样,猎奇般地被胖圆脸喊到了她的菜地旁。但见一位六十多岁的妇女,中等个子,头发花白、衣著灰暗,可能就是地摊上买的那种便宜货,脚穿一双沾满泥灰的塑料鞋,农民模样。也许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随子女搬到了集镇。手提一个不大的白色塑料袋,正弯腰在菜地边掐腊油菜蕻,差不多有大半袋了,似乎没看见蒜苗。我怀疑胖圆脸是不是没看清楚或是看花了眼,这农妇看上去纯朴老实,定然不会去扯人家的蒜苗。

我在矮树下看着想着时,胖圆脸已经气势汹汹地跑到农妇跟前,一把夺过塑料袋,恶狠狠地质问:“谁叫你扯我蒜苗的?”农妇抬头望望,没有言语。理屈么?也许扯了,果真扯了人家的蒜苗也是可以原谅的。这农妇与衣冠楚楚者信步闲游时掐一小把菜蕻尝尝鲜大约不同:她可能是当作几次的主菜。如果是这样,可见经济的拮据,令人为之潸然泪下且生怜悯之情。我猜想:她应随子女从农村来到了小镇,其子女的收入也不尽如人意,又脱离了土地,过日子就显得有些艰辛。如果她能得到一小块土地,肯定会比胖圆脸种出更好的蒜苗。就算扯了几根蒜苗,也没必要如此对待别人呀。

我好事地走过去,武断地相劝:“别人没扯你的蒜苗吧,把塑料袋还给别人算了。”胖圆脸倒提塑料袋,把里面的菜蕻倒在地下,扒散菜蕻:“你看,这不是蒜苗?”农妇像犯错的小学生木讷地站着、低头不语。

我为自己的主观臆断而难堪,面对着白茎绿叶的蒜苗无言以对。既然来了,就做个和事佬吧,也好替自己、为农妇找个台阶下。于是笑一笑对胖圆脸说:“这位小妹妹一看就勤劳能干又很善良,你种的菜长得多好,一定很好吃,我都想带点回去。家中有这样的好女人,真是幸福。”胖圆脸放下手中的塑料袋,望一望衣着还算时髦,模样也算俊俏的我,可能心里发笑:小弟弟,应叫我姐姐。管他大小呢,将错就错,露出洁白的牙齿:“大哥想要什么菜,我帮你去摘。”“我没看错吧,小妹妹就是心地善良。谢谢,今天不要。”转身看看老农妇:“她也许是误掐了,也许觉得加点蒜苗味道好些。再说,扯去几根蒜苗,对你也没影响,做一些好事,你一定会很快乐,而且会更健康、更幸福。”“其实也没什么,要是跟我说一下就好了。”“你的想法不错,大姐,你以后如需要跟人家说一下就行了。”说完帮农妇把菜蕻装上递给她。

人生活在社会中,大事不糊涂,鸡毛蒜皮都化了,大家就会快乐地走在了各自的路上。

(2021年2月5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


石清华原创丨掐菜蕼之误(散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