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五谷

中国人喜欢“五”,如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味(辛甘酸苦咸)、五音(宫商角徵羽)等,还有五岳、五毒、五金不一而足。
🌾俗语说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而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犬、豕。
孔夫子曾被讥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连五谷都分不清,咋当老师?
在内蒙古赤峰考古发现了距今八千多年前的碳化黍和粟,也就是说八千年前,狩猎和采摘不能满足日常饮食时,人类已经开始驯化植物,作为肉食和水果的补充。
Oryzoideae
🌾稻
大米、糯米、粳米、籼米

稻,学名叫Oryzoideae,就是大米,也包括籼(xiān)米、糯米、粳米,起源于八千年前的中国江南,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最主要的口粮之一。产量仅小于玉米,位居世界第二。

嘉禾:指稻生双穗,或异亩同株,古人好找瑞相,如郊外有麒麟凤凰出现啊,或者田地里发现嘉禾啊,都会献给皇帝拍马屁,说是丰年的象征。此“禾”非特指稻,也有献谷子的记载。
《宋书·符瑞志》:“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於夏德,异本同秀。”
秀:抽穗扬花。
穗:谷物的果实聚集在植株顶端。
穟suì:穗上的芒。
本:草的茎,木的根。

Panicum miliaceum
🌾黍
黍米、黄米、黍子

黍shǔ,就是糜,也就是黄米。粘性大,相当于北方的糯米,起源于中国。某段历史时期内做过主食,等小米大行其道后它就成了杂粮。
《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春秋时期黍子即使不是主食,也得算比较普及的粮食了。
孟浩《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是说炖个鸡蒸个黄米饭,在鹿门山都算是硬菜,得请朋友一起来分享。

Setaria italica var. germanica
🌾稷
粟、小米、谷子

“稷”在上古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稷由百谷之长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
“稷”指的就是粟,就是谷子,脱壳之后叫小米。
小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东亚。宋末,稻和麦的推广,使小米退出一线位置,此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最主要的口粮。
行军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是人吃的,草是喂马的,那带什么“粮”最适合户外运动呢?答案就是小米。所谓“埋锅造饭”也就是煮小米粥,简单、快捷还能保证营养。
面粉不易携带,豆子吃了胀肚,大米、黄米蒸熟需要时间长,所以,有营养、易消化、烹饪时间短的小米就是王者了。

良莠不齐:狗尾草是谷子地里常见的杂草,外形非常像谷秧,叫做“莠”。
不食周粟:就是不吃周朝人的小米,“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不吃周朝的小米的伯夷和叔齐就只能饿死。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如此说来,粟和黍是中国早期的主食,后来才发展成南稻北麦。
Triticum
🌾麦
大麦小麦莜麦燕麦


麦,一般就是指小麦,也包括大麦、燕麦、莜麦、荞麦等,起源于中东,大概五千年前传入中国,目前世界总产量位居第三。
西汉时才发明石磨,使麦可以粉食,但走入主流饮食界还要等一千年。
麥:来象其实,夊象其根。甲骨文中用象形字“來”字表示小麦,上半部象征成熟的麦穗,下半部象征麦根。后来为区别同字多义,在“來”字下面加上了表示行走之意的“攵”,成为形声字麥。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明景泰七年内府刊
《天工开物》:“凡麦有数种。小麦曰来,麦之长也;大麦曰牟,曰穬;杂麦曰雀,曰荞。皆以播种同时,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得麦名也。”
杨慎:范文正公安抚江淮,进民闲所食乌昧草,谓即今燕麦也。淮南谓麦为昧,故史从音为文,殊不知燕麦即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进乌昧草当之,盖乌昧草实蕨也,附辨於此。

1081年,苏轼躬耕于黄州,之所以自号东坡居士,实在是因为薪水太少不足以养家,所以在住所“雪堂”东边的高坡上开垦了十亩荒地,自给自足。
坡公筑水坝,建鱼池,从邻居那里移栽各种果树苗,托人从四川往回带菜籽。开荒种啥?种麦子。
有好心肠的农夫看他不懂农事,过来教他:麦苗初生之后,不能任其生长,若打算丰收,必须让初生的麦苗由着牛羊去啃掉,等冬去春来,再生长出来的麦苗才能茂盛。
Glycine max
🌾菽
黄豆、绿豆、红豆、黑豆

大豆,一名菽,角曰荚,叶曰藿,茎曰萁。

菽,就是大豆,或说黄豆,后来也包括黑、红、绿、蚕等各种豆。五千年前起源于中国,《神农书》:大豆...九十日华,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
大豆制品常见的比如豆芽、豆腐、大酱、酱油。传说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郑和下西洋时船员为了补充维生素,就在船上生豆芽吃。

煮豆燃萁:烧豆秸煮豆子也。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煮豆燃萁也说明汉朝时还有吃豆饭的习惯,豆子是主食,起码是之一。

Fibrilia
🌾五谷杂粮
芝麻、高粱、玉米、红薯

芝麻:有黑白两种,南方也叫胡麻,现在主要用来榨油和做酱。

红薯:陈振龙把植物的根茎绞入轮船的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在1593年初夏,躲过了菲律宾海关的检查,回到了福建大量种植,人称番薯。

高粱:也叫蜀黍,高粱饭口感糙砺,现在主要用来造酒。

玉米:十六世纪初从美洲传入中国,元朝文献里就有对“玉蜀黍”的记载。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潮汕话称作薏米仁,晋语称玉茭子、玉稻黍等,上海称珍珠米、苏州称御麦、浙江称六谷,在客家话中普遍称为包粟。马来西亚华语地区主要称玉蜀黍。北方方言中普遍称为棒子或包谷。东北话及胶辽官话中称为苞米。在西南官话中被称为苞谷。
上个世纪的那段时间,北方人没有大米,没有白面,吃着棒子面、高粱米和红薯使很多人免于饿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