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三国杀:广州案例有深意
过完年随着气温回升变暖,共享单车即将进入一个高峰期,众所周知,目前共享单车呈现哈啰、美团、滴滴青桔三强争霸的局面。虽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但是在科技互联网行业,却流行赢家通吃。

1月底,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广州市共享单车考核结果,哈啰单车居然排名第一,增加配额1万,总配额达到15万,数量排在第一位。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微妙的事儿,何以见得呢?

是这样的,在广州,最开始配额的最多不是哈啰,2019年哈啰获得运营配额12万,当时第一名单车配额为18万,而在后面季度考核中,哈啰拿第一次数最多,然后就不断奖励配额,其他几家配额则不断下滑。直到今天,哈啰配额变成第一名。

我们都知道,哈啰之前主要深耕二三线城市,并以此取得共享单车行业第一位,但哈啰在一线城市的“战斗力”如何?行业一直持怀疑态度。一线城市不比二三线,人口密度更大,交通更复杂。美团、青桔单车的之前团队——摩拜、小蓝单车在一线城市运营经验丰富。
这次广州共享单车老大易主,说明哈啰这支团队,不只是能在二三线城市取胜,在一线城市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