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MD锐龙1400、1500x超频同频测试,实测8M L3的差距。

2017-10-12 15:35 作者:沐子青MZQ  | 我要投稿

AMD锐龙系列里同核心的产品,除了4C8T的两款U和同核心不同型号的默认频率之外,规格都完全一样。比如1200和1300X,1600和1600X,1700和1700X、1800X。锐龙系列这次全线不锁频率,也就意味着只需要买同核心最便宜的型号,通过AMD官方工具或者主板BIOS超频,就可以得到跟更高型号一样的性能。

这其中例外的两款U是1400和1500X,同为四核八线程,规格上除了默频差距之外,还有L3的差距,1400为8MB L3,1500X为16M L3。此外,这两款CPU的原装散热也略有不同,1500X的原装散热增加了一半的铝片和一根很粗的热管。两者目前的差价大概是200元左右。这次我主要测试一下这8MB的L3能让两款U的性能相差多少。

锐龙系列由于架构本身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几个核心,能达到的超频频率都相差不多,3.8Ghz电压1.3V是比较常见的体质,功耗和温度都很平衡,在这之后每提升0.1Ghz对电压的需求会增加很多,是雷还是雕基本在这个频率和电压下就能看出。(雕的我见过1.24V 3.8G稳定过P95测试,雷的1.35V 3.8G稳定过测试。)所以这次我把两颗U都定在了1.3V,3.8Ghz上进行测试。


原装散热的风扇大致相同,相比1700的原装散热,少了LOGO灯和RGB灯。


测试平台用了比较常见的配置。在显卡的选择上是选择了CPU能“带动”的比较接近上限的显卡。


3Dmark 物理分数即为CPU分数。FSE测试差距不大。


Time spy是DX12测试,DX12测试对硬件规格比较敏感,所以在TS测试中可以看出一点差距了。


VRmark取总分。blue由于测试压力大,遭遇性能瓶颈,所以无法体现差距。orange测试压力一般,比较有效的体现出了两款U之间的差距(上1400,下1500X)


CPUZ跑分,不知为何1400的分数要高于1500X。反复试了三次结果都相差不多。


unigine的两款测试软件。用以测试平台性能。

象棋分出现了跟CPUZ分类似的情况,不过总分正常。

X265 基准测试

π 1M单核心测试

R15 R11.5渲染测试。在R11.5中二者没有什么差距。在新版本的R15中差距较为明显。

怪物猎人 基准测试

生化危机6 基准测试


古墓丽影10 DX11和DX12模式。


GTA5 设置使用系统自动识别的。


由于前四个场景较短,会导致误差较大,所以只看psaa4就好了。


总结和建议:

1400和1500X同频差距,总的来说很小,我个人认为如果二者之间的差价在100元左右,1500X是更值得选择的。

差距在150元左右可以看需求选择,如果不会超频那选择1500X默认使用也可以。如果会超频还是1400超频后性价比更高。

原装散热到不用太在意,由于能耗比的提升和使用金属导热介质的关系,锐龙系列的温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不过温度传感器不准还是很怨念的一件事。


AMD锐龙1400、1500x超频同频测试,实测8M L3的差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