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庭生活噪声地方处理规范应全国推广
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或休息,处理不好,可能引发各种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各地在处理噪声投诉时,过多地使用口头劝说办结,或踢皮球推诿的办事态度,根本起不到噪声治理作用,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甚至都不清楚哪种噪声归自己管,又如何去管。个别地方的生活噪声处警规范就做得非常好,应在全国推广使用,并加入到相关法律条例中,这样的规范对执法有更明确的指导作用。
根据一些地方的处理规范,处理家庭生活类噪声污染源的案件时,有3户以上的居民证实,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行为人制造的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且噪声制造者无异议的,不需要进行噪声检测,即可认定为“制造噪声干扰正常生活”。
对于下列情况,公安机关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或环保局进行噪声检测:
1、报警人或行为人对噪声是否构成干扰正常生活的认定有异议的。
2、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收集3户以上居民的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据的。
3、其他需要环境检测机构进行噪声检测的情形。
一般来说想要索赔就直接走诉讼渠道,不想索赔损失的,通过执法部门可以解决噪声问题,相关执法部门大都是口头劝说完事,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市信访局等途径投诉不作为,有书面答复能证明是行政行为的,还可以考虑行政复议。总之,诉讼是比较复杂的方式,作为最后的考虑选项,房东作为房屋的管理者,对租客的行为有管理义务,也可考虑一同起诉。当然要求执法部门罚款比起诉更适用,因为就算自己胜诉,对方也付出不了多大代价,顶多承担几十元的诉讼费,自己想要索赔精神损失费,还需要提供噪声损害的医学证明,或噪声超标的司法鉴定,才会被法院支持,不然只能起诉要求被告停止制造噪声的过程行为。
案由是侵权责任纠纷,民法典隐私权给予个人生活安宁,还有相邻权,不动产使用者不得制造噪声影响他人生活。如果不想折腾,大家应该考虑离开当地,既然相关部门不重视民生问题,那又何必留恋当地?都是双向选择,去找一个更安静、更重视民生的城市。
店铺经营、工程施工、喇叭叫卖等噪声由城管负责,企业工厂、加工坊等工业生产类噪声由环保局负责,邻居家庭生活、养的宠物等各种噪声由公安局负责。广场舞噪声影响个人生活由环保局或公安局负责,环保局一般有检测设备,噪声鉴定均由执法部门负责或委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