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常年加班的你推荐一部日剧,学着点,说不定就用上了
说到加班这个老话题,小编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大家推荐一部日剧。虽然可能没啥卵用,但是看完还是挺过瘾的。
如果你要下乡调研、加班推材料,没有时间看,那你看看这篇文章也能爽一下
这部剧叫做《私は、定時に退勤します》,翻译过来就是《我,到点下班》。
光看这个剧名,是不是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

剧中,女主人的格言是:

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拳头都硬了。
关于工作与生活, 妹子说得很通透。

不由得让我想起来周国平在他的微博中曾分享过的一个公式:
人=吃饭+睡觉+上班+玩。猪=吃饭+睡觉。
代入:人=猪+上班+玩。
即:人-玩=猪+上班。
结论:不懂玩的人=会上班的猪。
妹子努力工作的同时从不加班,也从不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讨论工作,秉持着“下班不积极,做人有问题”的思想,努力守护着合法的劳动者权益和宝贵的个人空间。准点下班去喝酒、泡温泉、马杀鸡,小日子过得很丰富。

面对“摸鱼式加班”,妹子回答得干净利索:

爱加班的人跑得快,但我相信,只有准时下班的人才能走得远。享受生活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准时下班就是不敬业?妹子如是说:

多通透。说白了,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遵循金字塔原则,很多人想拼高位,也有很多人就想平衡工作生活。不愿意往上爬的人,也许不是不愿意,而是可能早就看到了自己有限的上升空间。
把本职工作做好,也是敬业。学会放松,也是对工作的尊重。
加不加班都是个人的选择,不应该提倡加班,也不应该批判不加班。毕竟,人生的路不是职场短暂的这一阶段,除了工作,还应该有自己的业余生活。

其实,我们反对的不是加班,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自然会主动加班,对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时候也会忘我加班。但这些应该是特殊的例外,而非工作的常态。
我们厌恶的是因为工作安排不合理而被迫加班,因为做事效率低,不得不经常加班。更反对把“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作为政绩大肆宣扬,反对将加班当成一种工作新常态,反对将加不加班作为敬不敬业的标志。

而对于一个悲伤的话题,“过劳死”。妹子是这么看待的。

“过劳”似乎已成职场常态。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大家都知道熬夜可能产生的后果,只是很多人难以做到不熬夜,只有等到悲剧发生了,周围才会有短暂的警醒。为何自觉自愿加班?因为你不加班熬夜,工作就完不成,你的工作完不成,说明你能力不行,工作可能就由别人来干了。

她能准时下班。你也要准时下班?
那得有人带头。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向标”。
减少无谓加班,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以工作需要为出发点,从厚爱干部的角度考虑,带头减少“陪加班”的无效功;改变“加班就是敬业”的错误思维,以激发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鼓励干部对标“工作生活两不误”,在提升工作效率上下功夫,远离“磨洋工”。
少一点虚耗、多一些效率、增一分实效。该加班时狠狠加,该下班时快快下。
哪个单位真做到这一点,工作成绩绝对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