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缺电、缺油、缺粮食,12万人争相出逃,移民局忙到虚脱
1
如今,小岛国斯里兰卡已陷入全国性瘫痪。你能在一个缺电、缺油、缺食物的国家坚持多久?斯里兰卡居民已在这种环境中苦苦挣扎了半年,情况还在不断变糟糕。
一位在首都靠开三蹦子谋生的车夫痛苦地表示,为了加一口油,他排了4天队,每天手推着三蹦子来回。
他们全家六口人,就靠这辆三蹦子谋生,如果再加不到油,一家人可能会饿死。另一位同行在排队时,受不了酷暑炙烤,当场中暑身亡。
万众期待的运油船抵达港口后,斯里兰卡的发电厂与石化公司的员工为了更多的配额,在码头打了起来。
官司一直闹到了总理办公室,发电厂诉苦说:“从4月份开始,因为缺油,我们每天只能供应10小时的电力,民众没有汽油可以不出门,但没电他们在家什么事都做不了。”
石化公司则不以为然:“发电厂没有石油,还有水力发电,等到了雨季,发电量就上来了。可加油站没有汽油,整个国家都会瘫痪。”
斯里兰卡总理思前想后,决定把仅剩的这点石油给石化公司,让发电厂再忍忍,等下雨好了!
发电厂原本每天还能供应10小时的电,在只有水力发电的条件下,发电量减少到每天4小时。
发电厂没电,加油站没油,斯里兰卡总理干脆宣布全国放假:大家都别出门了呀,在家睡觉为国家减轻负担!
不懂事的学生们欢天喜地冲回家去了,家中父母一脸惆怅,不上班哪有钱买米下锅?
但凡家里有条件出国的早溜了。今年1月到5月,斯里兰卡一共增发了28万本护照,12万人逃往国外。
有钱的买办、地主,逃往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条件一般,有点技术的中产逃往中东,在那里打零工谋生。最惨的就是没技术、没钱的贫民,留在国内听天由命。
移民局官员说,现在每天有3000份护照申请,160名员工忙到虚脱也无法满足需求。移民局积压了好几个月的申请。
面对如此严重的逃难潮,斯里兰卡总理居然说:“我支持他们去国外打工,这样他们就能寄美元回来了!”而真相很残酷:斯里兰卡多跑了12万人,汇回来的美元却不及去年的一半。
这意味着,这些跑掉的人,是举家逃跑,根本没想过要回来。
总理自己更是被曝出有美国和斯里兰卡的双重国籍,老婆孩子已在加拿大,他自己在斯里兰卡当“裸官”,随时开溜。
斯里兰卡的精英阶层抛弃了贫民,自己跑到欧美享福,贫民留在国内没电、没油、没食物。
2
没电、没油、没食物的斯里兰卡陷入瘫痪,贫民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而12万精英阶级集体逃往欧美,甚至连国家总理也悄悄入籍美国,在斯里兰卡做“裸官”随时准备开溜。
为何斯里兰卡会堕落到如此地步?
表面原因是外汇不够用了,无法向国外进口石油和食品。众所周知,想在外国买东西,人家是不认卢比的,必须用美元交割,欧元也凑合。
斯里兰卡政府外汇存款只有20亿美元,而政府总共欠了外国债权人500亿美元,20亿美元连还今年30亿的分期都不够。
斯里兰卡政府面临艰难的抉择:要么拿20亿去买石油和食品,要么拿20亿美元去还债。但无论是买石油还是还债,20亿都是杯水车薪。
那为何斯里兰卡不多存点美元呢?因为贸易逆差太大。斯里兰卡没有工业,主要靠农业和旅游业支撑全国就业。旅游业别说了,疫情来后,直接废了。
农业更滑稽,斯里兰卡农业不生产水稻!主要种植橡胶、茶叶、椰子等经济作物。
斯里兰卡每年就出口一点经济作物和红宝石、纺织品之类的初级工业品,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属于食物链的底端。
以中国和斯里兰卡的贸易为例,我们每年出口20多亿美元的商品给它,而它只能出口1亿多美元的商品给我们。不是中国不想多买点,是斯里兰卡确实没有好东西可以进口。
长久以来,斯里兰卡都是美元的净流出国,为了维持进口,不得不向外国举债,不知不觉债务就累计到了500亿美元。
有国内网友调侃说:斯里兰卡应该学学许家印,欠20000亿都没事,活得潇洒得很。许家印欠20000亿,他可以卖资产还债。
斯里兰卡欠500亿,可不能“卖国”还债。斯里兰卡GDP一年才800亿,还上500亿,要全国人民不喝不喝劳动大半年。
没有办法,斯里兰卡只能向全世界求助,派官员去俄罗斯求购低价油,去印度请求食品援助,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新贷款。
美国特使也不请自来,在斯里兰卡转了一圈,四处寻找值钱的资产,准备低价收购,嘴上还批评说:“你们就是不重视市场经济,才搞成这样,以后要好好改革。”
美国特使简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斯里兰卡搞成今天这样是市场问题吗?完全市场化斯里兰卡就能摆平债务危机?
美国人所谓的市场化,真实目的是逼着斯里兰卡政府贱卖国有资产给美国资本家,发他们的国难财。
3
斯里兰卡真正的病症在建国之初,听了英国殖民者的建议,任用了一群买办,组建独立后的第一届政府。
1947年,英国人深知大势已去,整个南亚独立运动如火如荼,美国人也劝他们放弃殖民主义。
英国人决定主动让斯里兰卡独立,唯一的条件是独立后的政府要保护英国资本家在斯里兰卡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谁能当此大任?自然是为外国资本服务的买办。
英国人临走之前,精心挑选了一批在英国受过完整高等教育的斯里兰卡精英组成政府,这些买办天生对英国有亲近感,意识形态完全是西方化的,思考问题都是西方思维,完全脱离斯里兰卡的实际情况。
正如我在前文所说,斯里兰卡农业喜欢种经济作物,而不种口粮。
不是斯里兰卡的农民蠢,而是本国40%的土地在英国人和本国买办手中,他们拥有上千亩的土地,采取种植园模式,种植的产品销往国外,不对本国粮食安全负责。
如今,斯里兰卡要饿死人了,没有一个种植园改种粮食,总理只能号召农民多种水稻。
所以,整个斯里兰卡的上层是一群买办和种植园主,他们的利益和本国无关,他们的市场全在国外。
国家一发生动荡立刻坐飞机走人,反正在欧美都买好了大别墅。穷人随时可以被牺牲。
整个斯里兰卡政府上层,全是家族统治模式,几个大的政治家族唱“二人转”。总统贪污下台,换个人上台,还是自己人。总统任命自己儿子做总理,侄子做财政部长。
这种家族统治得到了英国默许,英国本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要求政府谴责家族统治,英国首相嘿嘿一笑说:斯里兰卡有特殊的国情,种姓制度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这需要时间去改变,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传统。
是啊,只要能保护英国财产的卖国政府,都是好政府!
作者:江左佑安
参考资料:
《殖民统治时期的斯里兰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佟加蒙
《南亚投资法律风险与典型案例》中国法制出版社,陈波
《总理辞职、抗议不断:斯里兰卡政府会在“外援”到来前垮掉吗?》澎湃新闻
《斯里兰卡宣布放假以节省燃油,政府称燃料储备仅够维持五天》澎湃新闻
《斯里兰卡深陷经济危机汽柴油告罄,派员赴俄罗斯、卡塔尔找油》澎湃新闻
《斯里兰卡媒体人:状况一天坏似一天,新政策近似封城》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