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员笔记|隔壁老王学习书法的心路历程

2021-01-07 11:09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不是老王,我是大凝书房的小编,至于为什么在老王的文章里乱入呢?当然不是想抢镜(恩,不承认就等于没有)!而是因为在收到老王同学的心得并认真拜读后,忍不住一阵一阵脸红,这真的不是老板偷偷写的招生广告吗?在反复确定“老王”确有其人,并从这两天大老师的确表现得像被夸奖的小朋友(喝了假酒)一般嘚瑟的样子,判断这篇“心得”大概肯定是真的了。所以,请大家放心阅读,也不要被老王同学自称的“流水账”所迷惑,明明文字平实、又诙谐,终于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了~


以下为正文:


这是一篇关于书法学习的流水账:

讲述老王是怎么从书法小白进步到副科级干部题字水平的。


此文图片较多,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但是也欢迎有无线流量包的同学随意观看点赞。



前言

/

老王虽然是一个地道工科男,但是似乎有一颗闷骚的心。远在初中的时候,老王(不对,当时的小王)偶然电视上看了几节夕阳红老年书画课程以后,就突然喜欢上了国画。当时条件有限,小王拿了压岁钱到当地文房店买了一些”宣纸”和尼龙毛笔跟着画了起来。由于没有老师指导,小王自学的画作都是省市中老年,报社画展的花鸟,山水画作,自然格调也不高(教训惨痛啊!)。但是追求美的种子算是在小王的内心悄悄地埋下了。


那个时候,小王为了画好画,还从书上自学了装裱,围棋还有篆刻,虽然都很烂的水平(所以学手艺一定要找老师!)。小王高一的时候,后面坐着一位关系不错的女生是书法特长生,经常在省里书法竞赛中获奖无数。虽然这个同学是学渣一个,考试时常常需要小王照顾,但是她靠着书法特长,一路保送重点中学和高考加分上了大学美术专业。小王当时就特别羡慕别人能把字写得这么好。再后来,这位女同学竟然夸奖老王在朋友圈发的字写得不错。当然,这都是老王上了大老师书法班的后话了~

当时为了学好国画,小王就去买了一些书画杂志和教科书。这些书上常说的就是书画一家。虽然不理解,但小王还是从书店买了一本回宫格的颜体字帖尝试练习楷书。小王当时依葫芦画瓢在生宣纸试了几次,但是看到不断洇开的笔画以后和歪歪扭扭的字体以后,就彻底放弃书法了。老王和书法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以失败告终。这一放就是很多年,所以在上大老师课之前,老王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摸过毛笔了,基本上算是0基础的小白了。




关注大凝没事练练字

/

时光荏苒,老王后来一直上大学一直就是认真读书、谈恋爱和工作了。老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大学校园里蹉跎。老王上学时也一度特别羡慕学艺术的同学写字画画好,但是一直没有再次尝试过。虽然也数次萌生了要重新捡起爱好,拿起毛笔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在此期间,老王自学了一个月素描,学了几年摄影还自己冲洗照片,买了几本国画书籍(可见老王内心中的文艺种子一直没有熄灭)。


时间来到2019年4月。老王当时在国内吃喝玩乐。某一天刷淘宝的时候,突然想着要不这次带些笔墨纸砚回去,开始画画吧。于是,专程飞机托运了一堆 300块钱一刀的假宣纸,毛边纸,20公斤的国画书籍回家。终于,老王行动了!他要开始画画了!!但是,老王很快发现他的线条为什么抖得像是帕金森患者?这可不行,这样的画作怎么能够发到朋友圈骗点赞?!



于是,老王就赶紧上网查,究竟怎么才能画好山水画呢?大家又是那一套:书画同源,练习书法可以改善绘画线条。老王想起来买宣纸的时候还白送一本多宝塔字帖呢。在2019年夏天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老王拿出毛边纸,就开始装模作样地练习楷书啦。不练不知道,拿起笔一看,我的妈呀,这是什么鬼画符…不信,让你们看看老王的黑历史。


图 1 老王上五体课前的黑历史


于是乎,老王又上知乎疯狂搜索看怎么练好书法。看了各种帖子,注意到一个叫做 “大凝没事练练字” 的”营销号”经常在知乎上发表一些学习书法的干货(外加带货)。当时她还贴了一些多宝塔的临帖(后来上课了才知道,估计大老师当时在录课呢…)。老王一看,忒羡慕了,心想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大凝为什么就能够写得这么像原贴呢,难道她就是传说中的人肉复印机么?于是老王就凑上去上去求关注,留言说:”多大的格子呀?” – 你们看吧,老王当时关注的多么LOW的小白问题… 结果大老师还特别高冷,根本不屑于搭理老王(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到处文宣没空回复,哈哈哈哈)。


  

不理没关系啊,反正老王加关注啦。后来发现大老师时不时地晒各种他们班学员的作品。不得不说,写得真好啊!再后来发现大老师的知乎说有30天的小楷免费课。这种免费的,不要钱的,完全符合老王的气质,还犹豫啥啊?于是老王就赶紧报名了 – 老王-学号251 – 都排到250号以后了,可见,不光是老王,原来大家都喜欢免费的东东。



进了免费群以后,老王拿着他的小号兼毫毛笔(其实是写5厘米左右字的毛笔,不是写小楷的),颠颠地跟着大家一起练习了。虽然写的特别烂(真的!),但是助教老师的点评的还是很认真。当时老王就想,这个书法网课好像还可以啊~


学了3个星期的免费小楷以后,老王觉得这种网课挺适合他这个时差党。刚好大老师在免费课结束前,开始宣传落花诗班和五体课(套路了!)。当初老王练字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学点小楷去朋友圈装个有内涵的工科男,顺便提高国画线条稳定性。于是老王颠颠地跑去问教务长:是学五体课好呢还是落花诗好?教务长说,想系统的学习,还是五体课基础更好一些。老王一想,五体课一阶13个月能学三种字体,天天点评,平均下来一天没几块钱,这个划算啊。报报报,老王打开手机淘宝,啪啪啪缴费入群了!





初涉篆书学

/

五体课刚开始学的是篆书峄山碑。对于老王这种零基础,资质平平的又从没接触过篆书的小白来说,刚开始还是挺痛苦的。加上老王当时刚换了个工作,一周有2-3天都有4-5个小时往返在家里和单位的路上。常常是早上6点半出门晚上8点半点到家以后才能坐下写拉线写篆书作业。老王和班上的学霸,各种芳凝XX子的,那种天赋异禀,骨骼清奇,难得一见的书法奇才,一入学就毕业的同学相比,自然差距很大。


还记得在刚开始交黑历史作业的时候,老王就问教务长说:"我这种资质的是不是没希望了?" 教务长看了老王特别黑的黑历史以后,估计也是痛苦想了半天,勉强安慰老王说:”你看,你这个篆书基本上还是能写成长方形,对字形的认识还是可以的。” 老王当然知道这是安慰人的话,不过好在,老王本来脸皮也厚。


图 2 篆书黑历史


虽然资质不行,不过老王是一个有了任务就会尽力完成的人。在上书法班之前,每晚把女儿哄睡以后,如果不加班,老王就会刷一会儿手机。自从进了练字群以后,老王就把刷手机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业了,生活习惯也由此改变了。


记得刚开始写篆书的作业的时候,老王为了完成作业,光拉线就得20分钟,写例字还得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关键是,还写得特别难看-既不对称,笔画也不匀称。好在大老师的课程安排得还比较合理,每周都有作业和相应的知识点。在教务长和群友的相互鼓励下,老王也能尽量跟着作业的进度,基本上坚持下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老王所在的五体一期是个特别温暖的小家庭。群里还有很多美女姐姐,还有绑着沙袋拉线的大兄弟,是一个温暖有爱的集体。虽然老王和群里学霸们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时常也能收到大家的鼓励(虽然更多的时候是大家都在相互比烂)。教务长每天有针对性的视频点评,对大家帮助也很大。老王自己后来也蹭过其他网络书法班的免费课。对比下来,大老师的教学安排,教务长的视频点评质量是要高一个档次的。就这样一周周跟了下来,不知不觉也在逐步进步。


图 3 篆书第五周作业


记得学了1个半月以后有个作业是写一个篆书小作品:“略具四时所乐  不争一日之长”。这时候,老王突然发现自己有了长足进步,没想到自己也能写出一个能忽悠外行的篆书对联了。看看这个基本均匀的线条,在对比当初的黑历史。老王的内心突然膨胀了。


图 4 篆书中期小作品


老王的篆书结体作业临的是王福庵对联。为了显摆,写前先打了个草稿,写完又拿熨斗熨平拍照,然后发到朋友圈骗点赞去了。


图 5 篆书结体作业




隶书楷书进阶

/

篆书下来是曹全碑为主的隶书和多宝塔为主的楷书学习。


写到隶书的时候,老王突然觉得作业轻松了不少。他每天只需要花40分钟到1个小时似乎就能完成作业。有了篆书打基础,隶书是老王写得相对轻松的一个书体。刚开始老王还洋洋得意(加上所处的五体一期群一片夸夸的风气,无论谁发作业,都是一片叫好声…简直了!)。还好经验丰富的教务长出面及时制止了这种不良倾向,适时地指出了要注意细微变化,尤其是蚕头雁尾的不同,不然容易写油,向老干部字体发展。


图 6 隶书黑历史


图 7 隶书中期集字作品


图 8 隶书中期集字作品


隶书的结体作业由于疫情,老王在家上班,时间多了不少。因此一口气写了好些作业。老王也由此开启了在朋友圈疯狂晒作业的历史,初步实现了称霸朋友圈的愿望。


图 9 隶书结体通临



隶书接下来的楷书多宝塔一开始是相当痛苦的一个转变。与楷书相比,隶书结构写不那么准,似乎也不算难看。但是楷书就不一样了,只要临写结构有偏差,字形就难看得要老命。比如,多宝塔第一周的“十”、“大”, 这种简单的字大家怎么都写不像……不过班上坚持下来的同学,到了后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班上的茉莉同学坚持每个字都按大老师的要求来单、双勾,一开始就写得特别准。老王人比较懒,只能多写多对比,然后发到群里让教务长点评,效果就差很多。不过好在最后坚持下来,好像也能集字写点小作品调侃大老师和教务长,然后照着别人的作品临摹唬人了。


图 10 多宝塔后期通临


图 11 多宝塔中期集字作品


楷书结束以后,老王自我评价个人临帖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副科级干部题字水准。初步实现了可以在朋友圈发帖装逼的目标。


图 12 楷书毕业作品






老王学书总结

/

老王在一开始报名五体课的时候,看到13个月的课程安排,也曾经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坚持下来。没想一路走下来,13个月如白驹过隙,很快就过去了。在短短的13、14个月的学习过程中,老王学到了很多,在书法的技巧、眼光、眼界、和字体分析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回过头来看,庆幸当初在知乎上关注了“大凝没事练练字”这个”营销号”,并且选择了大凝老师的书法课。如果是当初自学的话,恐怕很多年也没法达到目前的程度,甚至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老王目前的国画事业是暂时放在一边了,并且开启了“在画画群只敢晒书法作业”的历史,但是他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这一年多下来,老王对于书法审美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读了一些大老师推荐的书《书法简史》《傅山的世界》《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等,买了一些碑帖书籍(包括通过海运运来了一套不是那么正版的二玄社《中国法书选》),书架格调也高了不少。虽然老王这个俗人还是喜欢二王一派的秀美字体(因为适合在朋友圈晒啊!),但是通过练习摩崖、邓石如、魏碑、大篆等碑帖,也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无情何必来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前面提到,老王练字的初衷和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写些小楷称霸朋友圈,所以上完五体课以后,老王又和五体课一些好基友继续报了大老师系统小楷课。大老师其实有说我们不用报了小楷班了,自学就行。大老师说的也许是对的,但是老王还是舍不得在学书路上五体课的同学们和教务长的点评和陪伴呀!


最近大老师鼓励毕业的同学写一下自己的学习感悟。目前为止老王写得基本都是流水账,所以想在最后说说自己的感悟。在大老师这儿学习的将近14个月,老王学到了如何临帖,如何分析字形,如何临摹的学习方法。一点小感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写不好,自己不满意是很正常的。因为自己往往只会关注自己写得不好不满意的地方。对于别的同学的作业常常是以欣赏的眼光为主。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进步。只是很多时候自己没意识到自己其实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如何,只要坚持几个月,回过头来看,肯定会有进步的。


临帖其实就是模仿和学习古人的经验积累。模仿的过程中要提高眼力和书写能力。要首先能看懂,才能写好。多读帖,多临帖,字少而精,多比较,多做基础练习,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坚持下来,一定会有进步的。如果你和老王一样是个零基础的小白,那么从篆书峄山碑开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篆书写得好不好的评判标准很简单,就是线条是否匀称,字型是都对称(虽然最大的问题是常常不知道写得是什么字)。


当然也有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老王为什么到了去年才发现“大凝书房”!看来想要实现自己一幅作品拍卖千万的白日梦是不可能了。但是,如果能把这个作为一个爱好,时不时称霸朋友圈,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做一个有内涵的工科男,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王在大凝书房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结识了一群友善的、热心的姐姐(此处敲黑板划重点)和哥们。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有幸和一群喜爱书法的朋友们一起相互鼓励、调侃、共同前行学习一个B格有点高的兴趣爱好,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不是么?在群友姐姐的推荐下,老王又报了个工笔画的网课,打算继续在书法+国画的文艺道路上继续前行。


上面就是老王的一年多来的学习心得的流水账。如果你能读完,说明你要么是大凝书房的忠实粉丝了,要么是老王的群友,要么就是还在观望是否报名的同学,欢迎留言拍砖。


老王要去赶大老师的留的作业了~

正文结束。



我还是发誓不抢镜的小编!新的一年,想在这里许个愿:真心希望老王早点加入我们的团队,来帮我一起写文案~~~

所以,老王同学,考虑不考虑呀?考虑考虑嘛!要不要考虑“考虑考虑”呀?真的不考虑“考虑考虑”吗?


最后奉上让老王相见恨晚的“五体课”本尊,它究竟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点击查看吧!


👍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


学员笔记|隔壁老王学习书法的心路历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