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付一艘战舰而开发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武器
二战时英国忌惮德军海上力量,尤其是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当英国在1941年出动庞大舰队成功击沉俾斯麦号后,提尔皮茨号就成为下一个重点打击对象,不过后者也吸取经验教训,大部分时候都躲在防守严密的港口内,英军数次空袭都没能彻底摧毁它,于是英国人开动脑筋想要研制一些特殊炸弹。
当时英国迫于战争压力研制了很多应急武器装备,成功者挺多,奇葩武器也不少,比如那款可能粘住士兵自己的74号粘性炸弹,而PIAT反坦克火箭筒的评价同样不好,至于提尔皮茨号战舰,或许操作它的官兵们都没有想过英国居然开发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就为了击毁这艘战舰。
浮力炸弹也称为B炸弹(上图),它其实是一款看起来还不错的武器,它将采用250磅常规航空炸弹进行改装,给它增加一个浮力室,设想中炸弹将被投放在敌舰航线前方不远处,炸弹会先沉入水下约50英尺深度(约15米),然后在浮力室的作用下上浮,与驶过的敌舰碰撞引爆,用来攻击停泊的提尔皮茨号应该也可以,炸弹在惯性作用下倾斜入水,上浮后在战舰水线下引爆,如果炸弹没有成功引爆,浮力室会慢慢渗入海水沉入海底。浮力炸弹很早就准备好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使用过。
1000磅球形炸弹与浮力炸弹有些相似,它是用系泊式水雷改装而来,雷体内部填入大量爆炸物,采用压力引信引爆,按照计划轰炸机将把炸弹投入提尔皮茨旁边,炸弹在水下15英尺左右(约4.6米)引爆,利用水压增强伤害,如果距离够近的话,其破坏力不亚于一枚重型鱼雷。据信英国在1942年4月发起过两次球形炸弹攻击,但弹着点都太远没有发挥作用。
被袭击的提尔皮茨号
CS炸弹的思路与反坦克技术类似,提出了3种设想,第一种把航空炸弹战斗部换成空心装药破甲弹,利用强大的金属射流穿透提尔皮茨的装甲。第二种是塑性炸药弹,薄壳航弹命中后炸药在惯性作用下挤作一团然后引爆,这种爆炸虽然不一定能直接炸穿装甲,但依靠层裂效应会导致另一面装甲崩裂。第三种设计运用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它有一个大型的圆环形装药,爆炸后力量垂直作用于装甲板,让它变成一个高速侵彻体向战舰内部飞去,就好比一枚穿甲弹。
经过计算,第一种破甲弹依赖金属射流的攻击,对付空间狭窄的坦克还行,对付体型庞大的战舰不太靠谱,第二种塑性炸药弹要想发挥作用,需要把炸弹战斗部增加到约3000磅(1360千克),这两种设计都没有采纳。第三种设计需要把炸弹战斗部设计成圆盘状,直径45英寸(约1.14米),英国人建造了38英寸的缩小版炸弹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炸弹如果与装甲板倾斜超过30°就失去效果,并且与使用2000磅航弹攻击的毁伤效果差不多,英军使用CS炸弹攻击过德军齐柏林号航母,没有成功。
JW炸弹(上图)就像是一种空投水雷,由Johnny Walker研制,它是一种重量不超过250千克的航弹,战斗部装药约50千克。这种炸弹非常奇特,它的内部有一个压缩气瓶,炸弹如果没有直接命中目标引爆,它在沉入水下约17米后会释放一部分压缩空气到浮力室中,此时炸弹上浮到水面并横向移动约30英尺(不清楚如何横移,可能是通过喷射压缩空气),如果没有碰撞到目标爆炸,则会释放空气重新沉入水下,据称这种炸弹可反复升降最多约100次,能够运行1.5~5个小时。JW炸弹投入时间较晚,当时英军已经获得高脚柜炸弹,因此只在实战中使用过一次JW炸弹,原本我们已经看不到这种奇特武器,但是挪威在战后发现了一枚哑弹,修复后在博物馆展出。
Highball炸弹(上图)是弹跳炸弹的翻版,它是一个重1200磅(约544千克)的球形炸弹,内部填充600磅(约272千克)爆炸物,它在投放时高速旋转,入水弹射起来后会重新落入水里,压力引信会在水下30英尺(约9米)触发。原本Highball在1943年就准备完毕,准备投入使用时提尔皮茨号转移到了挪威,超出了携带Highball的“蚊”式战机攻击范围,因此没有实际使用过。英国在2017年发现了一枚Highball,这是当年本土测试中的哑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