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圣叹评林冲“只是太狠”的思考和解读

金圣叹评价林冲:“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看了有个老师解说林冲狠,觉得很肤浅,很多up的解析觉得都感觉不怎么对味,刚刚突然顿悟也许大家都太过于关注表面线索了,这其中怕不是只单纯串联林冲的行为线索就可以解读清楚这个人的行为逻辑的,需要借助一定的心理逻辑和我们自身的移情能力。
林冲的个人品质自然是上上人,从他的行为可以得到印证;
1、在道德品质方面,他心底善良,乐于助人行善,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人宽容不苛刻。从一系列小事儿,诸如帮助李小二,不责怪押送他的两个人等等体现;
2、在感情方面,他对待林娘子和岳父,有情有义,始终惦念,感情忠贞;
3、在交友方面,乐于结交朋友,且受朋友喜欢,一路上结交到了鲁智深、柴进、后梁山泊等众人对林冲都不差的,因为第一条是大原则,才有了这第三条;
从以上三点看,林冲的人格品质是都符合君子作风的。
4、在做事方面,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在江湖上也很有声望,后和多人对打、上战场,都足以证明他的能力。能把事业做到极致的人,必然也是需要在认知、人格、社交性方面都要具有上上层的品质。
孟子说君子应该在仁义礼智四方面做到位,君子应该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可见林冲是都具备的。
因此金圣叹评他为上上人;
“写的只是太狠”又如何理解?
为什么金圣叹会说这句话呢?他又在这句后进行了补充——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这是对林冲上上人的展开评价,也可以理解为肯定。
然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具备这样品质的人,本应该做得事业来,但是林冲做得了么?并没有。
因为社会环境不允许,皇帝昏庸朝廷腐败,早已不是他这样的人才能够报效国家的时候了;朝廷外呢,初到梁山泊,就被王伦嫉妒,不能相容。
一个人到底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才能真正的一展抱负呢?
是林冲错了,还是社会错了,显然是社会不容英雄。
身为局中人的林冲却要背负这一切,忍受这样一个肮脏的环境脏了本是仁义礼智的一颗心,其中的委曲求全、百般隐忍、再加上境遇坎坷、人生不顺,是生生找不到原因的?
是无数次扪心自问我哪里错在哪里了也找不到答案的,这对人的心性折磨是毁灭性的,因此一定是会琢削元气的。
林冲的“狠”是对“我明明已经是一个好人却得不到善待的”报复和发泄。
他对陆虞候有恩,陆虞候却要置他于死地,所以他看了陆虞候的头、挖出来他的心,祭给了山神。
他上梁山泊,王伦却嫉才妒能,不能相容,一忍再忍,所以他杀了王伦,让晁盖当了梁山泊的寨主。
并不是说林冲这个人本来就心狠,如果他真有那么狠,他又如何会对其他人如此友善,王伦让他下山提人头,他硬是对待无辜的人下不去手。
林冲的整个故事线,他的诉求也是不一样的;
最开始他只想平淡幸福,也没有奢求可以一展抱负,得到多么大的功名——为了可以好好生存;
后来他只奢求活着,有朝一日可以夫妻团聚——为了生存;
在发展下去他的理想是杀了高俅报仇——已经不再考虑生存;
林冲的理想是呈逐级下降趋势的,这与他的内心也是一个极大的冲突。
可以说在整个故事发展中,林冲的内心是愈发悲怆和痛苦的。
但是这逐级下降的理想,却没有一个得以实现。
足以见得林冲是一个多么悲怆似的悲情英雄。
与林冲同时出场的鲁智深,与林冲的性格心性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更加映衬了林冲的内心会受到更多煎熬,以及让他的悲情结局更加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