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78 真理的阶级性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78、真理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有阶级性的。教员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1]
在阶级社会中,反映社会领域真理的阶级性是十分明显的。这不仅由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具有自己的阶级立场、为一定的阶级服务,而且还由于阶级社会的发展规律本身就具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内容。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2]在历史的进程中,只有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代表,才能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社会领域中的真理;反动没落阶级是做不到这一点的。随着阶级地位的变化,真理也会发生变化的。教员说:“‘鸡毛不能上天’这个古代的真理,在社会主义时代,它已经不是真理了。穷人要翻身了。旧制度要灭亡,新制度要出世了。鸡毛确实要上天了。”这说明在阶级社会中社会领域的真理始终是阶级的真理。
自然领域的规律本身虽不存在什么阶级内容,但反映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总的说来,同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因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也都具有自己的阶级立场,也有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列宁说:“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3]另外,列宁在谈到二十世纪初新物理学陷入唯心主义时还指出:“主要就是因为物理学家不懂得辩证法。”[4]他们所以不懂得辩证法,主要是“这些人的整个生活环境,使他们厌弃马老师和恩老师,使他们投入庸俗的御用哲学的怀抱里去”。[5]这说明自然科学家的世界观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有直接影响的。
[-]一伙曾大肆鼓吹“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资产阶级口号,妄图用它来保护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反对马主义、列主义、教员思想,根本否认真理的阶级性,为复辟资本主义大造反革命舆论。《通知》[6],彻底揭穿和粉碎了这一反动谬论和反革命阴谋,深刻指出,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关系、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基本问题上,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平等,也不允许有什么平等;实际存在的只能是革命与反革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你si我活的斗争,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独裁或专政的关系,而不能是什么别的关系,例如所谓平等关系、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和平共处关系、仁义道德关系等等。
注:
[1] 《实践论》。
[2] 《列宁选集》第二卷1页。
[3] 《列宁选集》第二卷1页。
[4] 《列宁选集》第二卷267-268页。
[5] 《列宁选集》第二卷269页
[6]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