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44 唯心论的先验论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4、唯心论的先验论
同唯物论的反映论相对立的一种唯心论的认识论,是剥削阶级的反动哲学。它把人的知识、才能说成是先于客观事物、先于实践经验,是先天就有的,根本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否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唯心论的先验论早就有了,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丘说,圣人是“生而知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孟轲说,“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1]。古代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死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公开宣称自己的哲学是“先验的唯心主义”,认为决定知识的先验范畴是“理智中先天赋有的”。在哲学史上,唯心论的先验论有两种:一种是客观唯心论的先验论,认为人的思想是天上掉下来的;另一种是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认为人的思想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它们鼓吹的都是一条从意识到物的认识路线。
一切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总是利用唯心论的先验论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湖骗子杜林公开宣扬唯心论的先验论,猖狂攻击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彻底粉碎了杜林的进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头子伯恩施坦,跟在资产阶级教授的屁股后面,叫嚷要“回到康德那里去”,妄图用康德的哲学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二十世纪初,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等鼓吹唯心论的先验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给予彻底的痛斥。[-]宣扬“头脑制造法则”,[-]鼓吹反动的天才论,他们都以唯心论的先验论作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理论根据,向马克思主义猖狂进攻,妄图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
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这是几千年来哲学史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大问题。在现代,它反映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也是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教员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光辉哲学著作和无产阶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从政治、思想、理论上彻底揭露和批判了唯心论的先验论,粉碎了[-]的反革命罪恶阴谋,在斗争中进一步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注:
[1] 良知良能,就是先知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