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大学】社会学概论(全64讲)卢晖临

2022-10-22 18:36 作者:月見の桜_  | 我要投稿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入门(待续)

暂只录到社会学概论(7)

※时刻保持谨慎汲取,全面地认识名词

一、基础方法与忠告

1、注意点(学科特点)

(1)“争议”:社会学的一些简介内容,不同于作为唯一表述的定理与公理。社会学的内容始终伴随着争议,哪怕是最基本的概念

明白概念背后的争议

(2)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会产生熟悉感

(3)目标

了解社会学观察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基本视角。不要将社会学揭露或描述的世界与世界本身划等号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依赖于不同的角度

(4)提问——决定探索方向,是记忆、理解的最好方式

超越“习以为常”,提问会提供导向,同时还应当要有水平的提问,否则出现的是一个无意义、误导的方向

所以

(5)



二、社会学史——从一门学科看历史(未整理完,待续)

1、学科起源

补充:社会学之父——孔德

起源于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

最初命名为Social physics(社会物理学)


2、产生的背景——启蒙运动

17世纪“科学”开始蓬勃发展,出现一系列天文、物理学发现。改变对自然的认知

18世纪启蒙年代——理性年代:开始超越“习以为常”,对社会与世界提出疑问,指向特权、不平等的问题,了解秩序如何来。改变对社会的认知

思考一些所谓“天经地义”的事情,发现背后的规则,突破宗教的界限

【相对地】孔子的“礼”——即将社会各方面(衣着、言语、住房等)规定好,什么的人固定拥有什么,维持秩序

敢于去知道,去了解——康德

18世纪法国,人们经历一个世纪的文化启蒙,从社会提问直至冲击封建贵族制度,引发法国大革命

当今世界的思想基本都受到启蒙的影响,高度强调人的作为——理性,相信人是会进步的,社会也会进步的,理性会让世界更美好

3、1789年法国大革命与同期工业革命(双元革命)

(1)法国大革命(两面评价)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在经济上是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与旧特权阶级的冲突

探索点在于用人的理性设计出政治制度,解决各种人际关系,设计者例如:卢梭

但法国大革命既产生了正面影响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虽连带出了平等与博爱,但大革命中却又出现了对自由平等的践踏(例:丹东)

伯克《自由与传统》对激进革命的批判

《旧制度与大革命》大革命摧毁了旧制度存在的不平等,但建立的新制度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例如法国大革命后期的混乱,19世纪法国不断更迭的共和国、帝国、王朝复辟,人们好像都失去了位置

新变动直接对社会思想家与普通人的刺激。孔德即出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2)工业革命

马克思曾评价工业革命是积极的,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极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的传统习俗与道德。经济领域的变革随后波及到教育与思想的变革

当时诗人的感受:



新制度(资本主义)与旧制度的对比:

经济(现代经济概念与古代的生计不同。被众多抽象事物支配,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组织关系相联系,极大地冲击了原有制度下的伦理)

●现代生活即是被雇佣,膨胀积累

●工业革命前人们的生计是小生产,自给自足

①小说中的体现

②现实的体现

一群陌生人就会被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自己熟悉的土壤里突然被连根拔起,被栽培在其他地方,为着自己的生计,维持着某种失去意义或目的的财富积累

由于聚居方式与工作方式的变化引起人们社会交往、规范、规矩、价值的变化

由此开始对道德的反思,展开社会学思考以处理道德危机

对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继孔德后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

4、重要人物

(1)卡尔·马克思——冲突理论

研究角度:阶级分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地阶层占据不同的生产资料,产生了不平等

(2)埃米尔·涂尔干——结构功能主义

使得社会学学院化

研究观点: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事实外在于个体

在其著作《自杀论》中研究到不同宗教地区自杀率的不同,提出“社会团结”,即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联或团结的程度

所以人的自杀与社会团结有关

补充:《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崇拜图腾,在崇拜中连接出人的共同体

(3)马克斯·韦伯——符号互动论

①虽然中国宋代时(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商业发达,但最初的资本主义出现在英格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比较宗教,中国儒教与道教是对世界的适应,如此的文化氛围中制约贸易交换,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科层制——理性化的安排生活

隐喻:世界是一个人们自己打造出的铁笼


③从微观看待社会——社会行动者

不同于结构功能主义是从规则看待人的行为,而是由于人的具体行为界定规则 ,规则是在人人间承认的


三、推荐阅读

1、推荐学者:吉登斯。吉登斯的社会学讲义,更侧重于社会学的历史性

推荐教材:

推荐学者:

推荐著作:涂尔干《自杀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开山之作

自杀并不单纯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非主流媒体所渲染单单的个体原因

推荐著作: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推荐著作: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游》

《看我们自己》

2、第一讲至第六讲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与材料:

第一讲 概论

第二讲 社会与文化

第三讲 从生物人到社会人:人的社会化

《自我》

《中国的社会化》

林语堂的两篇文章非学术性文章,但可以作为社会学材料


第四讲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研究波士顿意大利移民社区的青年混混加入的帮派,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经典著作


第五讲 群体和社会组织

人最先进入的群体是家庭

《科层制的特征》

第六讲 社会控制与违规(越轨)

提问:违规、越轨背后发生了什么?


第二讲 社会与文化

【北京大学】社会学概论(全64讲)卢晖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