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么,恐怕是家长没有找对方法,别犯这样错了

大家好,我是大壮哥!今天还是和家长们聊聊沟通的问题,很多家长都问大壮哥,孩子一点一点长大了,小时候特别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便有点不情愿,哄哄也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却一个劲地扭着来,家长让往东,他就非往西,家长被气得火冒三丈不说,孩子脾气也越来越差。

大壮哥想说,孩子不听话真的是孩子的问题么,长大了就不听话了,其实家长们扪心自问,你是否真的和孩子是在沟通,而不是命令。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想让自己的意志延续,对孩子就是绝对的控制,这样心理状态下,孩子如何能听得进去你说的话呢?
其实解决的关键很简单,就是父母学会反思自己的问题,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一、不倾听孩子的心声
其实家长所说的沟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更多的时候是自说自话,只是陈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从自己人生经历出发,给出的解决方案。
想一想,这样的场景是否经常出现,“妈妈,我想要那个铅笔!”“家里铅笔那么多,不买!”果断干脆地拒绝,家长的总结就是孩子看见什么要什么,不能惯着。可是你有多听孩子一句话,怎么不问问为什么要这个,如果能说出理由打动你呢。
所以家长不要把自己放到万事通的角色,而是应该耐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然后在平等的条件下,给出孩子建议,让孩子做出选择。

二、否定孩子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叫无关回应的概念,意思就是说得到的回应与自己的期望无关。
孩子经常接受到的就是无关回应。孩子尤其是上学以后的孩子,在和父母说自己骑车更快、打游戏更好等与学习无关甚至相悖的时候,家长的回应往往是,你学习成绩能提高点比什么都强,别把心思都放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上。
换位思考一下,孩子满心欢喜和你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家长却一盆冷水泼下来,孩子心情会好么,下次还有意愿和你交流么?

三、结果导向
很多家长的一大问题就是结果导向,对于孩子来说,一切结果归根结底就是要学习好,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所以,学习问题就成了横亘在孩子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鸿沟。
家长如果想和孩子正常交流,就应该尊重孩子在学习认知的程度,教育不是打打骂骂和责罚,干巴巴的说教,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不利于亲子关系。

最后,大壮哥想说,如果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那么什么沟通难题、叛逆都不再是难题。孩子在童年得到了应该得到的爱和尊重,那么在他长大的过程中,就不需要用叛逆来 黄表达对家长的不满了。
本文由亲子生活大壮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关注作者,转发点评点赞收藏有价值的资讯!!!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