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勋愤然起义:我杂牌军卖命抗日,蒋氏却让嫡系受降,没天理!
作者:海风
1945年8月初,抗日战争即将胜利,驻守在河南西部伏牛山区的蒋军第11战区新8军和河北民军营地的官兵欢呼雀跃。新八军军长高树勋致电蒋氏,要求出山接受日军的投降。然而,一等再等都没有消息。在官兵的再三催促下,8月10日,高树勋再次向蒋氏发电报。
8月12日,天气闷热潮湿,高树勋已等了两天,内心焦急,时而在院中走一走,时而在椅子上躺一躺。突然,机要员急忙跑来说:“报告,收到电令。”
高树勋接过电报,正是蒋氏发来的,要求新8军在原地驻防待命,出山受降之事待议。高树勋一看电报,一股怒火涌上心头:抗战期间,老蒋的嫡系部队躲在大后方,派我们这些杂牌军流血卖命。抗日战争胜利了,却让嫡系部队受降,真是没有天理。此前,为安抚高树勋,蒋氏任命他为冀察战区总司令。
高树勋
高树勋反复考虑,士兵们早就盼着出山,眼下继续听老蒋的命令待在这山里,就会动摇军心,何况出山受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决定带领部队出山,接受日军投降,一路可以收编伪军,到北平占领一块地盘再做打算。
8月15日,高树勋带领部队出发,十几天后到达郑州附近的新郑。此时,高树勋才给蒋氏发电报,说他已带领部队到北平一带,准备接受日军投降。蒋氏对于高树勋的做法十分气愤,但事已至此,不能强令其返回。只好电令高树勋部队渡过黄河,监视日军,扫荡伪军。高树勋部队一路向北行军,要到北平,必须穿过八路军的晋察冀根据地。
如何能穿过晋察冀根据地呢?高树勋曾在河北省保安处任处长,与八路军副司令员彭德怀打过交道。他派参议王定南到太行找彭德怀联系。高树勋给彭德怀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与八路军建立联系。王定南带着信奔向晋冀鲁豫解放区。王定南辗转来到黎城,彭德怀已回延安,刘伯承接见了王定南,并且写了回信,由王定南转交高树勋。
高树勋苦等多日,9月上旬,终于看到了王定南和2名八路军归来。高树勋接过刘伯承的回信,信中说有两位朋友到高部谋职,请予关照。高树勋明白了刘伯承的意思,留下一名八路军作为交通联络员,另一名八路军返回解放区报告。
9月19日,蒋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在郑州召开军事会议,代表蒋氏宣布高树勋的新8军、马法五的第40军、鲁崇义的第30军一同归属第11战区序列,由司令长官孙连仲指挥。任命马法五、高树勋为11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猜到了蒋氏的用意,名义上将自己升官,实际上是剥夺他的带兵权。
9月底,蒋军第11战区的三个军队新8军、第40军、第30军齐集新乡,准备北上。孙连仲想率三军通过平汉铁路,但平汉铁路被八路军控制,想通过很难。高树勋分析形势,觉得不如自己单独带领新8军北上,以后再做打算。高树勋再次派王定南去见刘伯承,协商能否放新8军北上。
10月初,刘伯承回电,高树勋部队北上可通过,不能带其他部队。总部关于给高树勋部队让路的问题作了指示:做争取高树勋中立的工作,想办法推迟其北上。因为高部北上,实际上会成为掩护蒋军北上的幌子,对我军不利。
10月18日,第11战区三个军进军安阳,三个月后渡过漳河进入解放区。他们害怕被我军歼灭,就交替前进。这时,晋冀鲁豫军区已提前做好了作战准备。刘伯承命令布下一个口袋,把进入解放区的敌军压缩在一条狭窄的地带里,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
高树勋与百姓交谈
蒋军三个军正处在滏阳河的多沙地域。村庄周围树木矮小,村里的木板、桌凳过去当柴火烧掉了,不能构筑工事。蒋军派来接应的第16军被我军阻击于漳河以南。目前,这三个军缺少粮食,也无救兵,军心涣散,处境危急。
高树勋很着急,只好再次派王定南与八路军联系,希望八路军只允许高部单独北上。王定南急匆匆地赶到晋冀鲁豫八路军指挥所,向刘伯承详细汇报了高树勋的想法,恳请八路军为新8军放行。
刘伯承说:“高树勋提出带领新8军单独北上时,我们研究后是同意放行的。可是现在情况有变,蒋军三个军都要北进,老蒋想让三个军进入北平。总部来电命令我们全力阻止三个军北上,请你回去转告高将军,认清形势,不要北上了。我们希望他当机立断,退出内战。”
10月28日,王定南回到新8军军部,转达了刘伯承的意见,高树勋沉默了,他拿出一份电报说:“胡宗南命令我部努力进剿,否则就以军法问罪。”王定南说:“刘伯承将军相信你不会心甘情愿为老蒋卖命,一定会选择光明的道路。”
高树勋思索了一会儿,坚定地说:“蒋氏就想自想借人之手铲除杂牌军,我不能再被他利用了,我要走自己的路,同意就地起义。”接下来的两天,高树勋与八路军联络人见面,就起义的时间、地点等具体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刘伯承派专人到高部中协助起义事宜。
在准备就绪后,10月30日,高树勋召集部校以上的军官开会。他严肃地说:“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我们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本以为迎来了和平,但委员长要发动内战,要我们进攻解放区。说起与八路军作战,我们过去有代价。胡宗南在召集会议时当面侮辱我们新8军是乌合之众,这种气我也不想再受了,中国人不能打中国人,我决定退出内战。”
欢迎高树勋起义大会
一个将领说道:“抗战八年,民不聊生,大家都期待和平。如今老蒋又要拿我们当枪使,我才不干。”高树勋继续说道:“现在的形势,我们被八路军四面包围,30军被蒋氏收买,40军自顾不暇。如果我们不起义,不是被俘虏,就是全部被歼灭。”
会场中一片寂静,高树勋征求大家的意见,一些人表示同意。突然,参谋处长袁家洪站起来大声说道:“高树勋出卖了新8军,背叛党国。”几个卫士立即上前,把袁家洪双手扭住带走。
高树勋接着说道:“我不是无情无义之人。大家想一想,这么些年,我们为蒋氏流血卖命。什么时候都要我们打头阵,这次进攻解放区,又命令我们打头阵。他是司马昭之心,他要保存中央军的实力。如果我们输了,就相当于借八路军之手,铲掉我们这些杂牌军。我们跟蒋氏多年,我们得到了什么?他完全不顾我们的死活。我不勉强大家,大家愿意跟着我的留下来,我欢迎,不愿意的可以离开。”
在座的军官们都表示要留下来,高树勋大声说:“特殊时期,重申命令:部队一律原地待命。现在我宣布:蒋军第11战区新8军就地起义。”
会议结束后,高树勋给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马法五打电话:“蒋氏要打内战,抛弃和平。根据消息,八路军部队已开到这里,北进已不可能,我决定留在此不走了,建议你也留下来。如果你不愿意,就赶快撤走。”
马法五听了一阵惊愕,说道:“人各有志,作为军人,我要承担我的责任,我不会听你的蛊惑。”马法五啪一下挂断电话,气愤地对参谋说:“这个高树勋,他把我们全毁了!”
接下来,高树勋又与第11战区参谋长及第30军通了电话。众人听到消息都十分惊慌,准备紧急突围。在马头镇,高树勋率新8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起义,以通电的形式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声明脱离蒋军阵营。
高树勋将军(右三)
刘伯承下达命令,部队迅速出击,全面消灭不投降的敌人。刘伯承将部队主力调至漳河以北敌退路两侧,蒋军部队军心涣散,成了惊弓之鸟。我军用运动战歼灭了孙连仲部的两个军2.3万余人,俘虏了40军军长马法五。平汉战役胜利结束。
10月31日上午,刘伯承来到码头镇新8军军部,与高树勋握手,亲切地说:“高将军深明大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主席、朱总司令向你和全体起义官兵表示慰问和祝贺。”11月3日,主席、朱总司令给高树勋发来贺电。我方随即宣布高树勋的部队改名,任命高树勋为民主建蒋军总司令,王定南为政治部主任。
主席将此次起义命名为“邯郸起义”。高树勋率部队在战场上起义,是解放战争中蒋军大部队起义的首例,唤醒了部分蒋军走上革命道路,促进了全国解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