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

2022-07-27 09:29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2018年7月8日,我前往河南的郑州博物馆,参观了在那里举行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其间,发现这里曾经的基本陈列,被主题为“长渠缀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取代——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缓解京津等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而实施的一项规模宏大、投资巨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其中,中线工程南起湖北与河南交界的丹江口水库,北至北京和天津,跨越四个省和直辖市。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经线路最长、涉及面积最大的省份,干渠在河南境内长731公里,约占总长度的58%,穿过河南8个省辖市。

 

此次展览分布于郑州博物馆的一、二楼展厅中,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南而北的流向,对库区及干渠沿线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8个地市的出土文物进行集中展出。

 

1、南阳

这里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和渠首所在地,文物保护工作最为繁重,文物保护成果也最为丰富。其中,考古发掘项目和出土文物数量,均接近整个中线工程总量的一半。 

南阳发现了一系列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环壕聚落,以及在环壕聚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家河古城遗址,见证了中国早期历史由聚落定居向“邦国”过渡的历史变迁。从史前时期的陶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这里见证了南北文化的交融。


2、平顶山

这里别名“鹰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商周时期的应国所在地。丹江口库区之水,从南阳流出后,先入平顶山市,后进入许昌市。南水北调干渠流经处,地下发现很多的文物,有史前聚落,也有汉代墓地。

黑庙墓地位于平顶山市郏县白庙乡黑庙村西北,南水北调主干渠从墓群的中部穿过。2010-2011年,这里先后清理出战国至东汉时期的190座墓葬。其中,东汉时期的墓葬保存完好,墓室结构反映了当时贵族的居住形式。

 

3、许昌

这里以“许”和“颍川郡”而名扬天下,曹操曾经在此驻兵屯田,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段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先后发现了史前、汉代、金元时期的大量文物。

这里主要遗址都在禹州,有新峰遗址、阳翟故城、前后屯遗址、崔张遗址、杨庄遗址。其中,新峰墓地、崔张汉墓和杨庄汉墓,反映了汉代平民的生存状态;阳翟故城出土的金元瓷器,成为回望金元故国的一面镜子。

 

4、郑州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孕育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千百年来,众多历史人物在此登场,无数历史事件在此精彩上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流经之地,历史遗迹相当密集,文物部门高度重视

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村社(唐户遗址),到3000年前的完整商代聚落(关帝庙遗址);从与东虢相关的古城(娘娘寨遗址),到战国时期韩国的陵墓(胡庄韩国国王夫妇墓)。在历年评选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获得殊荣最多。


 

5、焦作

这里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脉,南临滔滔黄河,古称“山阳”和“怀州”,富饶繁华,人杰地灵,文物资源丰富。聩城寨发现的汉墓、聂村发现的唐三彩、苏王墓地发现的宋人合葬墓和明代纪年墓,均丰富了中原历史的内涵。

 

6、新乡

这里地处河南省北部,南面临黄河,与郑州相望,乃北部文化南进郑洛地区的交通要地。卫辉市大司马墓地出土的陶俑和陶马,正是“五胡乱华”直到隋统一中国之前,南下中原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夺权的写照。

 

7、鹤壁

这里位于太行山东麓,乃商首都朝歌所在地,曾经演绎了《封神榜》中的故事。商族人从哪里来?目前,大家普遍认为他们来自河北南部,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进入郑州和洛阳地区,鹤壁刘庄先周墓地的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线索。

 

8、安阳

这里曾经是商王朝的首都所在地,古称“殷”和“邺”,位于河南省最北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流经的安阳县安丰乡,位于商都殷墟和北朝邺都附近,乃东魏和北齐公卿王胄首选的死后葬身之地。其中,固岸村的东魏北齐墓地已经清理大约300多座墓葬,虽然朝代众多,纵跨时间较长,但是仍以北朝时期墓葬为主。

 

长渠如练,碧水泛波,在水渠流过的地方,曾经埋藏着一处处遗址,一件件文物。如今,它们如同缀结在这条人工长河上的一颗颗珍珠,散发出璀璨的文明之光。


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