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六节-十一世纪的混乱与罗马军队的解体

自1028年君士坦丁八世(Constantinus VIII/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Η')[1]去世以来,马其顿家族的成年成员只剩下女性,宗族注定将要衰亡。在接下来的31年内,帝国掌握在瓦西里二世两个不成器的侄女以及和她们结婚/收养/选择的五个庸碌的男人手中。但即使如此,帝国军队也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无能而立刻衰败,军队甚至还为他们夺回了在瓦西里二世内战时期丢掉的埃德萨,同时还短暂收复了瓦西里一世意图收复的西西里岛的东部地区。军队在1041年镇压了保加尔人的叛乱,并在1045年依靠其实力保证了帝国对亚美尼亚阿尼地区继承的权利。
在这些成就的光辉背后,军队开始劣化,并且对帝国中央逐渐不满,在君士坦丁九世(Constantinus IX/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Θ')[2]这位妄尊自大的皇帝登基之后,这种不满愈发严重。如果意大利督军区的督军——帝国名将乔治·马尼亚克(Georgios Maniakis/Γεώργιος Μανιάκης)没有在1043年突然去世,那么君士坦丁九世很有可能会被军队推翻。为了防止这类叛乱的发生,帝国皇帝愈发倚仗外国雇佣兵和盟国的军队,但这二者相当不可靠:诺曼的雇佣兵被雇佣不久后便发动叛乱,夺走了帝国在南意大利的领土;佩切涅格人和乌古斯人进入了巴尔干地区,并成为了名义上的友军。与此同时,东部的亚美尼亚地区反复遭到东方的新强权塞尔柱的劫掠。
君士坦丁九世是个纵情声色犬马,并且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他在位的时期帝国的金币开始大规模贬值,他还减少了士兵们两成的薪水。[3]与此同时,在1053年,他解除了大量亚美尼亚地区诸军区士兵的兵役,令他们缴税来作为代替。亚美尼亚在那段时期反复遭受塞尔柱的劫掠,在这种情况下帝国按理更应需要这些人进行防卫,以保证当地长治久安。此后,帝国的国防绝大多数都依赖于雇佣兵——尤其是瓦兰吉人,以及君士坦丁堡的禁军。
1057年,由于米哈伊尔六世(Michael VI/Μιχαῆλ ΣΤ')[4]忽视了军队发动叛乱的可能性,致使军人们推翻了这位掌管军队薪金的皇帝,在登基11天后,这位皇帝被迫退位。军队拥立了东部禁卫军的前指挥伊萨克·科穆宁(Isaac Komnenos/Ισαάκιος Κομνηνός)[5]作为帝国的新主,然而比起改革军队,帝国的新皇帝更关注于解决财政问题,仅仅两年之后他便被反对派系逼到退位,他的后继者君士坦丁·杜卡斯(Constantinus Dukas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Δούκας)——即君士坦丁十世(Constantinus X/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Χ)[6],和他的前任一样更关注于财政问题。此时的诺曼人已夺走了拜占庭在意大利的所有领土,佩切涅格人和乌古斯人在巴尔干大肆劫掠,塞尔柱人不仅劫掠了亚美尼亚地区,还占领了凡湖(Van Lake)附近的阿尼(Ani)。此后,塞尔柱人得寸进尺,掳掠了百余年和谐安定的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和奇里乞亚地区。
为了对付君士坦丁十世的政敌,在君士坦丁十世去世之后,他的遗孀欧多西亚·玛克勒姆玻利提萨(ΕυδοκίαtΜακρεμβολίτισσα)嫁给了安纳托利亚军区将军罗曼努斯·第欧根尼(Romanus Diogenes/Ρωμανός Διογένης)[7]。在1068年继位后,罗曼努斯四世成为了继瓦西里二世之后第一个高度关注军队问题的东罗马帝国君主,结果是,他发现帝国军队的问题极为严重。罗曼努斯四世迅速调集了他在军区内的旧部,并且努力鞭策他们成为即战力。在将旧部与东西禁军和佣兵们整合之后,他成功击败了一支突厥人的劫掠部队。1069年,当罗曼努斯四世在安纳托利亚追击一支突厥人的劫掠部队时,塞尔柱趁机占领了亚美尼亚地区的曼齐刻尔特(Manzikert)要塞。
罗曼努斯四世的将军们打算从亚美尼亚地区撤离到小亚细亚,但是他们的皇帝拒绝了这个提议,而这其中的动机,则可能是因为当时小亚细亚诸军区的要塞年久失修,当地的军区部队并没有做好抵御外敌的准备。罗曼努斯四世希冀于通过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来滞止突厥人的攻势,在1071年他召集了来自军区、禁军以及雇佣兵在内的大量军队,以此重新夺回了曼齐刻尔特,并攻击了塞尔柱苏丹在附近驻扎的军队。帝国军队看上去似乎胜算在握,然而对皇帝不满的君士坦丁十世的亲戚们散布谣言,说罗曼努斯四世的军队大败,士兵们因此仓皇逃窜,罗曼努斯四世力竭不敌,最终被苏丹俘虏。[8]
苏丹以割让安条克至曼齐刻尔特地区作为要求释放了罗曼努斯四世,之后罗曼努斯四世的政敌们在其北狩期间成功夺位,并在内战中击败了罗曼努斯四世的残部,并且致盲了罗曼努斯四世,使其伤重而死。罗曼努斯四世的将军菲拉雷托斯·布拉查米奥斯(Philaretos Brachamios/Φιλάρετος Μπραχάμιος)带领残部盘踞在梅利蒂尼附近的地区,其手上应该还有东部禁军以及少数的西部禁军。这使得帝国在塔隆(Taron)至埃德萨的边境上盘踞着大量叛军,而塔隆和狄奥多西波利斯之间的地区则空虚无比,突厥人因此趁虚而入。
成群的突厥部队涌入小亚细亚境内,他们占据了罗马人弃守的要塞,曾在罗曼努斯四世手下的新兵部队一触即溃做鸟兽散。菲拉雷托斯·布拉查米奥斯则利用他手下的原东方禁军保住了亚美尼亚西部及奇里乞亚地区。另一边,货币大肆贬值,君士坦丁十世之子米哈伊尔七世(Michael XII/Μιχαῆλ Ζ')[9]的政府为了偿付反复叛变的雇佣兵的薪金而花光了国库的财富。即使中央政府重新组建了一支名为不死军团(Athanatoi/Ἀθάνατοι)的部队来代替原有的东部禁军,但帝国的军力仍远不足够。帝国的西部禁军于此时三度叛乱,而只有其中的两次被成功弹压。中央政府不得不借助突厥人的部队来消灭第三次叛乱,突厥人也趁机占领了小亚细亚的大半江山。
在1081年,西部禁军的阿莱克修斯·科穆宁(Alexios Komnenos/Ἀλέξιος Κομνηνός)[10]借助瓦兰吉卫队和佣兵夺取了帝位。此时的帝国形势危殆至极,东部的突厥人在小亚细亚开疆拓土,西部的诺曼人对巴尔干虎视眈眈。1081年的后半年,皇帝在都拉齐翁(Dyrrachium)被诺曼人击败,残余的西部禁军几乎被成建制消灭,其残部在历史长河中最后出现在1094年,帝国当时重建了不死军团。[11]东部禁军则一直在菲拉雷托斯·布拉查米奥斯父子手中,其残部可能留在奇里乞亚的亚美尼亚王国中。从此,帝国再也没能彻底控制奇里乞亚地区,小亚细亚的其他地区也莫不如此。
此后,阿莱克修斯一世重新集结了以佣兵为主的新部队,夺回了安纳托利亚的部分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帝国又以此存活了近四百年,此时的帝国还是有不少地区仍然归军区管辖。但阿莱克修斯一世所组建的部队已经与过去传统的罗马军团没有了直接的传承关系,这与过去的拜占庭禁军和军区部队不同,而且帝国自十一世纪晚期开始也不再具有对周边国家的绝对优势了。帝国在那过去的800余年里,一直在适应周边的变化并适时调整自身,而在经过了一段管理不善的动荡时期之后,此时的帝国军队毫无疑问已经解体了。军队解体的成因以及过程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将不再做进一步的阐述。

[1]1025年12月15日—1028年在位。
[2]1042年—1055年在位。
[3]见于莫里森,“贬值”,他的研究显示,到君士坦丁九世统治末期,诺米斯马的平均黄金含量约为75%,尽管在他早期的研究中表明诺米斯马的平均黄金含量约为92%,这个数字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拜占庭铸币厂的一个标准。
[4]1056年—1057年在位。
[5]即伊萨克一世(Isaac I/Ισαάκιος A'),1057年—1059年在位。
[6]1059年—1067年在位,杜卡斯王朝的建立者。
[7]即罗曼努斯四世(Romanus IV/Ρωμανός Δ'),1068年—1071年在位。
[8]在曼齐刻尔特之战中被俘,见于切内特,“曼齐刻尔特”。
[9]即米哈伊尔·杜卡斯(Michael Ducas/Μιχαῆλ Δούκας),1071年—1078年在位。
[10]即阿莱克修斯一世(Alexios I/Ἀλέξιος Α'),1081年4月1日—1118年8月15日在位。
[11]不死军团,见于安娜·科穆宁(Anna Komnenos/Άννα Κομνηνός),《阿莱克修斯传》,IX.2.2。安娜·科穆宁(1083年12月1日—1153年)是东罗马帝国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的女儿,也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女性历史学家之一,她根据父亲阿莱克修斯一世的一生的经历,写著《阿莱克修斯传》(《Αλεξιάς》)一书,这是研究拜占庭帝国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

『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