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902、03 吉祥大戏院北昆大都版牡丹亭
1.9月第一个周末,周五、六抛下一堆事连看两晚戏,领略了北昆最新推出的上下两本版牡丹亭(后来),观感是北昆出人出戏精神可感,制作编排也看得出用了心思,惜乎剧本剪裁不佳,曲子去留不当,个别改编透出的小心思油腻而不讨喜,尤为惊诧的是五旦极不称职,戏塌了半边,总之简直后悔来看,尤其第一晚的上本。然后直到第二天的拾画叫画,才觉得值回票价。——其实种种缘故导致一直不太爱看女小生,但是当晚的翁佳慧老师实在是唱做俱佳,歌喉珠圆玉润,动心醒脾,吐字发音又规矩到位,特别拾画一段,让人如亲到寒园,情绪全随演员声线起伏;做表精细严谨又不失自然可爱,扇子玩的尤其潇洒。脸上的戏也好,几个关键处的表情眼神真是率真热诚的令看熟了这个故事的戏外人也心动。——要再说一遍不愧是岳美缇老师的爱徒,能看出有师承有积淀,但又有自己的领会和风格,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演员了。
2.看完第二晚的戏忍不住到微博吐槽,曰翁佳慧老师以后应多贴拾叫、湖楼一类偏独角戏的折子,不行江苏省昆和浙昆的什么玩笺题扇,夜祭……也可以学学。结果发出来后经戏迷友人辗转告知:当晚五旦演员多少是因新编戏排演和疫情耽误,导致不能多与远在南京的胡锦芳老师请益,所以戏不够熟,没学踏实。想到同一演员4月的双珠记卖子一折表现确实不错,与牡丹亭判若两人;再想及自己本命角儿——的徒弟是如何学戏的,气多少消了一点,转为对青年演员的同情了。同时对翁佳慧和她的小搭档印象好不少。
3.禁不住戏迷网友客气,周一摸鱼,针对北昆此版牡丹亭怒写2000字吐槽批评,到下午聊出来,这个戏个人很不喜欢、斥之为“不像柳梦梅杜丽娘,倒像活捉三郎”的一些剧情新调整、身段新设计,原来都出自王仁杰。连呼难怪哭笑不得之下,也不免有些得意(。)
4.向全世界安利翁佳慧。真的原本不爱看女小生,有像样点的男小生就不会看女小生,年初看了翁佳慧和袁国良的牧羊记也觉平平,但上个月的玉簪记琴挑和这次的半拉子拾画叫画+幽媾真是彻底入坑。大有岳美缇老师风范,未来可期。能看尽量看。
5.回来连看江苏省昆龚隐雷老师版本幽媾、浙昆沈世华、张志红版寻梦,花去很多时间。还看了二十多年前所谓的晚会五美版游园惊梦,不免唏嘘当年的姹紫嫣红风流云散,如今居然连一个基本功扎实、又有个人风格和全行业影响力的闺门旦都难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