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动画说书人】软科幻,有多软?《电脑线圈》杂谈

2021-02-10 21:41 作者:泠文启  | 我要投稿


《电脑线圈》,久负盛名,拿过日本SF赏,星云赏,人送外号“小攻壳”,由疯房子制作,大佬云集的一部动画,最近才找到机会把它看完。

老番放到现在去讨论优劣也是无趣了,像十几年前的作品,其实就算是写很严肃的漫评也没有太多人去看,到现在还在看这类番剧的相关内容的读者,也都算是朋友了,就这样闲聊形式的漫评,想必也是极好的。

作为原创动画作品,监督脚本一体的矶光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毕竟是上个世纪的动画界新锐,在当时是十分有才能的一位动画工作者。不过自从这部名利双收的原创作品以后,他就隐姓埋名,直到2018年才公布了最新的原创企划,听说2022年要上映,我姑且期待着。

池田绫子原创的op和ed,相当讨喜了,从以前就最喜欢池田绫子版本的《春よ、来い》,如今的动画里恐怕很少能听到这么柔美清澈的op ed了,从一部动画的OP和ED里能很直观的感受到动画的风格。

看老番一定要站在当时的眼光去看待,拿当年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全方位比较是不公平的,每一部作品有它自己的时代背景,07年是一个从前慢的时代,如果按照当下的眼光来看我认为26集的长度实在节奏拖沓,里面很多大段同一场景的演出没有必要,女主角的性格太优柔寡断,按现在来看的话观看体验确实下降不少。不过更早疯房子甚至还做过74集的Monster,补的我中途断了很久才提起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完。时代不同,观众的喜好和习惯自然不同,节奏慢,也并不是不值得一看的。

那么,作品的实际观看体验如何?除了节奏有些拖沓以外,在氛围上总体而言是一部温馨治愈的作品,探讨着虚与实的世界,科幻题材之中充斥着人文关怀。剧情设定还是十分有趣的,在当年就以虚拟现实为题材构建世界观,确实十分新颖。利用眼镜连接虚拟世界的设定让我想起了05年贝贝龙创作的《莫林的眼镜》,那是一个无比怀念的时代。但这部作品从风格上是完全不同于莫林的眼镜的,倒是可以从勇子和大智的那场大战里窥探出热血与激情。

说到本文的标题,这部动画按照类型来看,应该属于软科幻,没有那么多科学原理,没有硬核的数理逻辑,但充分的使用了计算机科学的一些思路去构建设定,虚幻与现实的不断转换之间能够给观众带来奇幻的体验。在动画海报上也能看到这样的卖点,戴上眼镜,便是未来,确实奇妙。但虚拟宠物如何被人抱起,是否感知得到重量;真实存在的东西如何被虚拟的东西清除;bug又如何改变现实世界的地形地貌,很多设定是不能够深究的,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整部作品的侧重点完全没有放在科幻设定上,反而过于追求浪漫了。

21世纪初的很多动画都是这样,虽然是科幻乃至玄幻的设定,却离不开浪漫的故事基调,当时的人觉得动画怎么算是好?煽情便是好,如今我们不再追求这样的浪漫,有许多快节奏,情节饱满的优质剧本,就好像中岛一基当年还在写天元突破这样“男人的浪漫”的作品,到现在已经是创作PROMARE这样情节紧密,故事饱满的成熟剧本的大家了。时代不是那个时代了,剧本在不断的进化,如今不能把所有的故事都用同一种感情基调演绎了,动画各有各的风格,我觉得算是很大的进步吧。

有一点不喜欢的是矶光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搞兄控,围绕这种设定展开故事,看起来很难受,勇子优子也好,就连宗助他弟弟也是。除了兄控就是搞姐弟,姑姑原研,文惠大智,时不时就来一段情感戏。适度设置一些感动情节还好,搞多了就有点头疼了。所以说软科幻,也不应该是这么软的,整部作品的氛围始终绵软无力,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人称“小攻壳”的它小在哪里,又攻壳在哪里?倒也不是因为小学生的设定而来的小,恐怕也不应该是拿了同一个奖项就能称得上攻壳。于我所见,电脑线圈和攻壳机动队的区别还是蛮大的,二者虽然同为软科幻,但攻壳是有名为赛博朋克这样的底气与内核的,攻壳机动队的设定显然更加丰富,剧本显然更加成熟。如果一定要叫它“小攻壳”,我想那一定是“给小孩子看的攻壳”这样的意思。

该讲的不满算是都讲过了,无法否认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作画质量很高,设定富有想象力,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可圈可点,确实无愧于所获得的奖项和美誉。但称不上是神作,似乎也没有什么开创性的价值,你若是讲顶级,往上似乎有更顶级的作品,你若是讲深度,那就更是比不过许多动画。“一部在当年非常棒的软科幻作品。”这就是我的最终评价了。


【动画说书人】软科幻,有多软?《电脑线圈》杂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