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再聊聊独立思考

2023-03-23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关于思考,有一个死循环,想打破这个死循环可能需要「运」。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思考」这件事呢?这里带大家拆分一下「思考」,增进对「思考」的了解。


思考是过程,这个过程的组成部分是「信息」。


X+Y=?


这是一个等式,我们似乎需要知道X是什么,需要知道Y是什么,才能得出结论?


这里缺失的,就是信息。


思考是一个过程,该过程由信息组成,缺少信息就难以完成过程。


其实情况更复杂,因为我们从最初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


我们知道X+Y=?是等式,所以我们直接以“它是等式”为前提去思考。


但在更早之前,我们不懂等式,不懂+,不懂=,不懂?


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思考的死循环。


你不知道+是什么,小C声称他知道答案,所以你询问了小C,然后小C把答案告诉你了。


小C对你说了一番话,我们把这番话称之为「F」。


F到底是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怎么验证这个F,就是真实的答案、就是“+”的真相呢?


你想验证F是不是真实答案、你想验证F是不是足够可靠,你就需要「验证方法」。


但你不知道有效的验证方法是什么,这时候小D声称他知道一个非常有效的验证方法,你询问了小D,小D把方法告诉你了。


我们把这个方法称之为「G」。


在这里,我们彻底进入了死循环。


没错,G到底是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依然无法验证G方法是否有效


你用G方法去验证F,无论你得出什么结论,你都不知道「G方法」本身是否可靠。


如果它不可靠,但你以为它可靠,所以你把它的结论当真了,怎么办?


如果它可靠,但你以为它不可靠,所以你无视了它的结论,怎么办?


想验证G方法,你就需要H方法。但你从别人那里得知到的H方法也是存疑的,所以你又需要验证H方法。


这是一个无尽的死循环。


让我们回到原题:独立思考


我说,这才是独立思考——我给出信息。


你如何判断这个信息是否可靠?你需要判断方法。


但你所采用的判断方法,本身是否可靠,也是存疑的。


所以你又需要「判断“判断方法”的方法」,然而这种东西也是存疑的。


于是就陷入了循环。


这是思考的死循环,仅凭自身是无法跳出去的。


能使人跳出这个死循环、从中脱离出去的“办法”有一个:运。


其实这不是办法,这只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运,就是你从思考的某个环节,选择采取某个人提供的信息。


你无力验证TA所提供信息的真伪,所以定鼎这些的是「运」


你的运气好,你选中了一个确实有效、确实靠谱、确实管用的方法。你用这个方法去检验那些有待检验的东西,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各种判断。


因为方法的可靠,所以你得出了可靠的结论,又用可靠的结论检验其他的东西,又得出了更多的比较可靠的结论,你渐渐走上了思考的正循环。


你的运气不好,你选中了一个无效、不靠谱、不管用(甚至有副作用)的方法。你用这个方法去检验那些东西,并做出各种判断。


因为方法不可靠,所以你检验错了、你以错误的结论作为新的检验基础,发生了连环的错误,最终走向了思考的负循环。


当你「认为」这个方法是「正确」时


即使它其实是错的,你也不知道。即使它得出的结论也是错的,你还是不知道。即使你用错误结论得出了更多的错误结论,你依然不知道。


因为你认为它是正确,所以你就会以为它所揭示的一切,都近乎是正确的。


当我们陷入思考的负循环时,依然存在转机,负循环依然可能转变为正循环。


然而依然是要靠「运」。


运气好,神使鬼差之下,突然觉得以前的思路有问题,决定换个思路——从此开启了正循环。


运气好,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并深感震撼,对许多事情有所改观,决定换个思路——从此开启了正循环。


运气差,觉得以前思路有问题,决定换个思路——但所换的新思路,还是错的。


运气差,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深感震撼,决定换个思路——换的思路是错的。


有些东西靠的确实是运,或者说,是天意


你在转折点之时,遇到了什么样的信息、采信了什么样的信息,这些都是天意。


好在世界对人很宽容,人很少会因为“思考的错误”而付出极大的代价。就像我们无论如何觉得对方的观点实在是离谱、对方的行为实在是错误,我们依然能安然无恙的浏览网络、发表信息、讨论观点。


不过,有很多思考的错误会令人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些错误是需要我们识别的。进一步讲,那些不会带来巨大代价的错误,也是需要我们识别的。


幸运的是,这些错误也恰是世界给我们的真实提示,所以我们可以依据这些提示,一步步的接近正确


此处所讲的,是一个接近正确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使人跳出思考的死循环。


但是,在你通过这个方法真正跳出思考的死循环之前,这个方法对你来说,是无法让你跳出死循环的


因为这个方法是告诉你的,而你未必能检验它的真实性。即使你能检验,你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也未必可靠…


循环依然是存在的,直到你使用这个方法跳出循环为止——或者你使用了这个方法,发现它其实无效,为止。


顺带一提,开放包容的思想、思考、思维方式,总是更有价值。


因为它比那些狭隘、不包容、排挤的思想、思考、思维方式,更可能让你找到「跳出循环」的道路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981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再聊聊独立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