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夏,清廷绿旗军和南明军队在四川达州地区展开激战
1650年六月,长安寨民王启仕和线应升在去往王家寨的路上被达州东乡的清朝地方政府所捕获,二人交代听“伪官”张嗣续说“贺李二家”所派出的1000名明军,以及“伪将”赵达的1000名明军开始向达州方向运动。六月初七,清四川下川东道道员王兴国派出游击余化龙麾下的50名清军前往相应方向打探,发现张嗣续据守的东岳寨防守甚严。

东岳寨距离达州只有不到两日的路程,明军在这里扎堆究竟想干什么不言而喻,此时占据达州的是清总兵刘惟明,此人实际上是地方军阀,张献忠入川时就占据达州,自称“必反王”,豪格入川时曾经暂时投降清朝,但很快又反正归来,接受了明朝官职,但是在1648年刘惟明和保宁的李国英取得了联系,向李国英缴纳明朝的官印投降,仍然据守达州。

六月初九日,王兴国派出游击余化龙,刘惟明也派出参将刘汉鼎领兵100名推进到东岳寨下,结果寨内部分明军竟主动撤出东岳寨,逃往青石寨,明清两军发生小规模战斗,清军受伤两人。与此同时,总兵赵达部明军攻破了黑岭子击破,然后进逼毛壩寨。六月十一日,余化龙、刘汉鼎带领麾下清军向东岳寨发动进攻,成功突入寨中,但是张嗣续带领未走之人埋伏在房屋之中用火器突然向清军开火,余化龙部被当场打死四人,包括余化龙本人在内的二十多人被火器击伤,刘汉鼎部被打死两人,受伤十余人。

要知道余化龙是下川东道道员王兴国标下的游击将军。咱们之前也说了,就是此时的四川巡抚李国英,理论上也就有1300多号人,但实际上能打的只有300来号人,当然了这是几年前的数据,到1650年,李国英等四川清军还是得到了一些增援的。但即便如此,此次出兵,余化龙部和刘汉鼎部总兵力大概率连500人都没有,结果就这么一支小部队叫人一口气收拾掉了快50人,六人当场被击毙,三四十人被火器打伤而且还是重伤居多,以那个时代的医疗技术来看,这些重伤员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可以归为阵亡了。这损失不可谓不大。而且,余化龙本人受伤过重,退回寨外之后不久就死了。

余化龙刘汉鼎二人率领残兵败将冲出寨门回到山下扎营,派人快马加鞭到李国英处请求援兵,李国英手下兵力极其窘迫,只能成总兵刘惟明发兵,刘惟明也只能派出副将白大千领兵二百五十名前来增援。白大千在六月十八日接报,赵达部明军600余人此时扎营于普光寺,还有二营明军没有到,白大千发兵五十余人前往普光寺一带侦查,结果此时赵达部已经拔营,清军只活捉了一名名叫岳加成的民夫,岳加成交代说,据守东岳寨的张嗣续在六月十四日派官刘作霖到赵达大营中命其发兵救援东岳寨,但赵达部明军听说清军已经渡河,拔营而走,“贺李二家”之兵也不见踪影,张嗣续只能继续以孤军困守寨中。

白大千很快率部赶到。包围东岳寨的清军将领有副将白大千、参将刘汉鼎、游击白三友、游击李万卉,这四人是刘惟明的部将。李国英部下有李正国、袁云蛟、把总陈光先、把总孙国怀,四人,每人率领正规军以及民兵共计100人,共计800人猛攻东岳寨,寨内人又打死清军三人。但东岳寨的抵抗也到此为止了,天亮之后,寨墙被清军挖塌,东岳寨的抵抗被彻底粉碎,清军在寨内杀死180余人,夺得牲畜牛九头,猪20多只。

值得注意的是清军缴获的武器非常少,火器大炮鸟铳加起来只有十多门,另外还有几十杆长枪,可见张嗣续麾下的“明军”也只是一些装备非常差的民兵而已。寨民刘烁见清军攻破寨墙,于是带人把张嗣续全家抓起来,张嗣续之子张得浦还想继续抵抗,一刀砍在刘烁的头上,但还是被刘烁“死命擒下”。不久张嗣续、张得浦等10余名被当场活捉的明方人员被清军就地杀害,寨内被俘的女眷以及仆役还有器械被清方官员“分赐有功将士”也就是被清军瓜分了。清军阵亡游击余化龙一人,余化龙麾下官兵阵亡有蓝阳等五人,重伤官兵有杨凤玉等二十二人。刘惟明部阵亡管队毛文蛟等六人,重伤官兵万世龙等二十四人。清军正规军总计阵亡十二人,重伤四十六人,共计损失五十八人,并未计算前来助战的各寨民兵的损失数量。清军杀死拥明义军近200人。

清顺治八年十二月初四日,李国英为攻灭张嗣续部南明军有功人员题稿曰“该臣看得,达州僻居一隅,古东川地也,三江潇洄,千山错落,伏莽观望之徒,多恃险而负固。如东岳寨逆首张嗣续,拒寨骄抗,纠合逆党,鸱张播谣,煽惑民心”这里说达州的地形比较险要,容易滋生“叛逆”。

“道臣王兴国会议投诚总兵刘惟明,虑周桑土,合发将兵,前去擒剿。逆恶不知悔罪,辄敢抗拒,伤我将兵,国法难容,乃将士鼓奋困攻,首获逆渠,次殄余党,风鹤之民始定,群逆之胆自落。凡皆皇上威灵之所致也。但在事文武,如道臣王兴国,灼见几先,决策殄灭;投诚总兵刘惟明,运筹剪逆,忠勤报国,悉宜升赉,以酬其功。投诚副将白大千、参将刘汉鼎等、游击白三友等,奋勇先登,功著擒斩,应从优叙,以示鼓劝。”这段就不用多翻译了,主要说的就是这帮汉兵汉将在镇压反清起义的过程中有多么卖力,请求大清朝廷多发赏赐。

当然了咱们必须要说,这仗清军打的其实相当难看。张嗣续虽然是南明官员,但他手下很明显是没有什么正规军的,清军攻破东岳寨之后除了长枪火器与牲畜之外,一副盔甲都没有缴获,他手下大概率就只有自己的家丁以及寨民。结果,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清军还是被这帮乌合之众一口气撂倒了五十八个,其中包括一个游击和一个管队。

顺治四年,清廷额定四川绿旗兵人数“顺治四年,定四川官兵经制。设四川巡抚,标兵分左右营,各设将领八,兵凡千三百人。设建昌、保宁、永宁、夔州四镇总兵官,镇标分三营,设将领八,兵凡二千人。设松潘、成都、重庆三协副将,协标兵分二营,设游击以下将领官兵。设威茂等各营参将、游击、守备,分领营兵”一营绿旗兵不过一二千人,道员麾下能指挥的正规军人数更少。可以说在当时,四川清军绿旗老兵是相当宝贵,那真是死一个就少一个。

此战还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南明地方武装可能会主动劫掠清方控制区,在当地造成恐慌,从而扰乱清方控制区的民心。比如赵达部三百余人骚扰毛壩寨时曾经要求寨中将“吴典史”交出,寨中人言“吴典史”不在此,在黑岭子寨,赵达随即将黑岭子寨攻破,将寨中的牛等牲畜劫掠一空。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扰乱清方统治民心的作用,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把当地结寨自保的人民民心推向了清朝一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攻打东岳寨的时候,有为数众多的民兵在协助清朝正规军作战。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