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惑不解

2021-05-17 03:26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大惑不解

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二缶钟惑

大声不入于俚耳

《庄子·天地》

【原文】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

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

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华,则嗑然而笑。

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今译】

知道自己是愚昧的人,而不是大愚昧;知道自己是迷惑的人,而不是大的迷惑的人。

大迷惑的人,终身不解悟,一辈子不了解自己的迷糊;大愚昧的人,终身不晓得自己愚昧,一辈子都不会醒悟、明白。

三个人一道行走,而其中有一个人迷惑,他们还可以到达所要去的地方,因为迷惑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三个人中有两个人迷惑,那么他们就不能到达,事情就会徒劳不能做成,因为迷惑的人多,占有优势。

现在,天下人都迷惑不解,我虽祈求明白,却也不可得,不能对事情有所帮助,这不令人悲哀吗?

正所谓高雅的像咸池大韶这样的音乐,不入俗人之心,进入不了市井里巷下层人的意识,不能为俗人欣赏,世俗之人听到像折杨、皇荂这样的民间小曲,里巷里的通俗歌声,才会感兴趣,欢喜得欣然会心而笑。

因此高妙的至道之言(至言),幽深玄远,不被众人所接受,懂得“至言”的人太少了,至言不会从世俗人的口中说出来,于是至言不能显现;俗言倒广为流传,于是俗言便取得了优势,受到欢迎,反而流行(至言不出,俗言胜也),至言被俗言所掩盖,这好像二土制的陶缶所容,与一金制的钟鼎所容来迷惑人,让人分辨多寡,就会使人无法判断,不知怎样才好。

【赏析】

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被流行的事物迷惑的,他们能够知晓做什么事情才符合“道”,所以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

“大惑者,终身不解”极糊涂的人一辈子都迷惑不懂道理 be unable to make head or tail of sth.

惑,迷惑;解:理解。

后来用“大惑不解”指对某事情很怀疑,非常迷惑 extremely puzzled,不理解。

缶:瓦器,用以盛酒浆。

钟:也是一种酒器。

缶盛四斛,钟容八斛。

“二缶钟惑”由于心有所惑,缶、钟二者相混,量数不明,不辨其多少。

后用“二缶钟惑”比喻是非不清。

“大声不入于俚耳”


大惑不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