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的圣女

英国和法国长期以来就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这一情况延续了数百年,直到统一的德意志迅速崛起。
而在这数百年的光阴里,战争频仍,来自不列颠的士兵们越过英吉利海峡,将令人厌恶的战火和流离扩散到法兰西,即为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
法军在自己的战场上连连失利,英军却伴随着铁蹄步步紧逼,就在这样危急的关头,神说,要有法国的胜利,于是他的旨意便降临在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动雷米村一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女,怀着对神明的崇敬,她踏上了历史舞台。
她从满眼金黄的田野间,一路迈向驻扎军队的指挥部,声称自己清楚的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让自己来指挥法国军队。
名为吉尔·德·雷的法国元帅,对她没来由的说词,抱以轻视和不屑,在同僚的提议下,决定让她面见由仆人假扮的国王,若她未能分辨出来,便以欺君罪将其处死。
于是,奇迹发生了——
当吉尔元帅把全身披挂的少女带到前线的军人们之间时,士气已经低落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伤员们在营帐中呻吟,还有些人的言辞散发出无助和绝望,弥漫在死水般的队伍中,请喊叫的士兵指着她说:“后方派来的支援就是这个小女孩,认出了陛下又怎么样?在战场上也是一点用都没有”
元帅并未进行反驳,只是望向少女,只听她一字一句的说:
“给我听好了,这个小女孩,将军将带领大家取得战争的胜利。”
对于处在劣势的那一方来说,战争总是在完全准备好的前一刻到来,如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惹人心生厌烦。
失败,记录在案的败仗,用手已经数不过来了,为什么还要继续?
她被这样的情绪包围了几天,便到了上战场的日子,军队边界的天空被铅灰色的阴云所笼罩,加上士兵们强打精神装出来的振奋,只是看到,就让人从心底涌出一种无力感,她已经能想象得出,再这样下去,又会面临一次失败。
连吃败仗的军队士气会低落,这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
领导者没有想出能让大家振作起来的办法,也可以理解。
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败,却是少女所无法容忍的!
她在众人的目光下跨上战马,双脚牢牢套在马镫上,金色的长辫在迎面而来的风中微微摆动,腰上挂着修道院特别赠予的圣剑,全身穿戴整齐。虽然出生于并不富裕的家庭,但受上天的眷顾,生来就有着匀称的身材和精巧的面容,让人看了内心便有希望的光。
有位士兵这时问道:“你……真的能带领我们取胜吗?”少女看了他一眼后回答:“我本人并未抱有这种程度的决心,但我听到了上帝的声音,既然现在我已遵照了他的旨意,在此参战,便没有任何失败的理由!”
阴云裂开一道宽阔的缝隙,炽烈的阳光投射到少女的面庞和铠甲上,她解开捆绑旗帜的细绳,擎起它任旗猎猎翻动,少女的姿态此刻在众人与圣堂降临的天使无异,连她身下的战马也都精神十足的抖了抖鬃毛。
“我的同胞,我的战友,法兰西的子民啊,我们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敌人杀死,但绝不是现在!振作起来,鼓起勇气!我将带领大家,赢得这场战争!”
“因为我们的上帝,他就在此处!”
本已疲惫不堪的人们爆发出高亢的欢呼!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法军以一场昂扬的斗志,将英军的攻势粉碎,防线往回推了千米远,果真摘取了长久以来的第一场胜利。
这也是她十九岁的人生中第一次上战场。
作为一名出生于寻常百姓家的女孩,她当然会在与敌军作战时感到恐惧,产生退缩的欲望,但说是一位为国家而奋斗的战士,为了心中无比虔诚的信仰,她将抛弃这一切,从而变得无所畏惧,客观来说,作为队伍的精神领袖,自己露出颓势,消沉是无可饶恕的过错。
少女在教堂中祈祷。
“主啊,我将奉献此身——”
自此役后,每一次战斗中,少女总是携带挥舞着那面显眼的旗帜,身骑战马冲锋在。地震的最前沿,金黄身子和纯白交织的徽记,深深印刻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纵使她已经与元帅并驾齐驱,也没有任何人表露出异议,因为在士兵们的眼中,她就是活生生的胜利与胜利女神,是上天派遣到,派遣至人间的使者。
英军则惊恐的发现,他们的对手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高涨的战役将其塑造成了一支连战连捷的铁军,仰仗那面放射出神圣光辉的旗帜,法军簇拥着那位年轻的旗手,众星捧月一般,引起了英军的关注。
那个女孩是谁?
“陛下!”情报官冲进朝廷,“奥尔良被夺回来了!”
“什么?”国君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多亏了您派往前线的那个少女,有她在,战士们的斗志完全提升起来了!”
“是这样吗?”男人的眼睛一转,闪出如墨的黑光。
一四二九年,男人在兰斯大教堂加冕为国王,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统治者,士兵们仍然与少女一同在前线作战,国王却已经厌倦了战争,当成为军队吉祥物的少女与他商议增援时,后者表现出了强烈的不耐烦。
“能用和平方式解决的问题,还是别用战争了。”
“陛下,您知道那群英国佬在干什么吗?他们在烧杀掳掠破坏我们的家园,给我更多的军队,把那些强盗赶回他们的老家!”
国王咬牙切齿:“给你军队就是!现在滚回战场去吧!”
援军没有来。
而少女,法军的英雄则在处撤退入城时被紧追不舍的英军关进了监狱,据说就算在此等环境,她仍然告诉审讯她的人,说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
“我……我听到他的声音了,他说:‘坚持住,不要放弃,我将与你同在’……”
狱卒看着这个正在发高烧的女孩,冷漠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关切,随即大力关上了牢房的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响,吵得她稍微睁开了眼睛。清澈的视线上布满血丝,有些浑浊,却依旧坚定,一如当初离开村子时远眺地平线时的凌云壮志。
人的身躯会逝去,但为国征战的神采还在。
一连串陷阱般刁钻的宗教问答后,她被冠以魔女和异端的罪名,被处以火刑。
留下的则是那股乡下女孩特有的执拗和义无反顾。
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但标志着她意志和英勇的圣骑,仍在其战友——吉尔·德·雷元帅的手中飘扬,纵使士兵们的身边不再有那位少女相伴,法军的斗志还是一如既往。
就像她依旧驾着战马,冲锋在前方,挥舞着显眼的白色旗帜,振臂高呼。
今日的法国在欧洲联盟之中,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为其免去了很多麻烦,整个世界虽有局部的战争,但总体来说还是和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法国人最著名的性格,浪漫。
人来人往的广场上,一对跨国旅行的情侣,驻足在铜铸的雕像前,饶有兴味的观赏。
“这就是那个圣女贞德吗?”年轻女性这么问。
“看,下面有字呢,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的民族英雄,贞德·达尔克。”
“原来就是她啊……”女性露出崇敬的目光,“真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而铜像相一如她所言,高举旗帜,跨坐于战马身上,左手牵着缰绳,蓄势待发。
最传神的是眼睛,让人觉得她还是目视前方,炯炯有神。

基本史实:
1428年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
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5月8日,被英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
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
贞德之死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同时由于勃艮第背弃英王,重新与法联合(1435年),促使法军转入大反攻。
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法国和布列塔尼联军在福米格尼战役中大败英军,整个曼恩和诺曼底地区迅速落入法国手中。
1450年,法军解放诺曼底,并在巴约勒之战中重创英军。
1453年,夺回吉耶讷。1453年7月17日,法军在卡斯提隆战役中歼灭加斯科尼的英军主力,1453年7月,在卡斯蒂永之战中再次打败英军。10月19日波尔多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
14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