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列里·哈利洛夫:要热爱生活的一切2

译自2019年8月出版,由瓦西里·希什金(Василий Цицанкин)所著的哈利洛夫中将传记《瓦列里·哈利洛夫:要热爱生活的一切》(《Валерий Халилов:Любить всю жизнь...》)
第三章 东方,一个微妙的问题
当然,在米哈伊尔·哈利洛夫努力让自己手下的军乐队成为全师最好的军乐队的时候,他的妻子克劳迪娅则投身于家庭生活当中:打扫卫生、煮饭、洗衣服,并独自抚养他们幼小的女儿柳夏。由于军官宿舍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后,米哈伊尔在他们军营附近为自己的家庭找到了一间由一个车臣妇女出租的私人公寓。
在1944年的3月上旬,这位女房东赖沙·尤苏波娃(Раиса Юсупова)被强行从格罗兹尼流放到铁尔梅兹,而当年小米哈伊尔和他的家人也是被强行从克里米亚流放出来的。因此,也许是因为她的房客——这位不幸的同志是被流放出来的这一事实,又也许是因为米哈伊尔的妻子克劳迪娅·瓦西里耶夫娜身上那种单纯的女性气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两个女人的关系从她们见面的第一天开始就非常的友好,她们就像是一对彼此相爱的姐妹一样。
赖沙·尤苏波娃在生活上常常对米哈伊尔已怀孕的妻子施以援手:帮助她取水、和她一起为整个大家庭准备食物、帮助她打扫房子。当然,米哈伊尔也就竭尽全力地工作以便为她们提供食物。
有一次,在新年假期之后,哈利洛夫中尉被突厥斯坦军区军乐局监察官科鲁宾斯基中校(Крупинский)紧急召集到塔什干。
“亲爱的,别担心,你不会那么快就分娩的,”米哈伊尔在离开前这样安慰他的妻子,“大概一周之内我就会回来,在军队新的一年开始之前,明白吗?我的弟弟大概会过来看望你,而且在这里,如果你有需要的话,赖沙也会给你提供一切帮助。”他轻轻地抚摸着他心爱的妻子的头发。
当然,克劳迪娅当然不希望米哈伊尔在这个时候离开,但是她知道服役时命令就是一切,没有更改的余地,因此米哈伊尔必须前往塔什干帮助科鲁宾斯基上校的工作,培训塔什干音乐学院的学生。
……那天,古巴耶夫中尉正和往常一样,在军乐队的工作室进行排练。军乐队正在一起练习N·伊万诺夫-拉德科维奇(Н. Иванов-Радкевич)的“莫斯科原住民”(«Родная Москва»)。突然,一个来自团部的传令兵赶了过来,说参谋长很着急地叫他过去。
“你知道你的同事,军乐指挥哈利洛夫现在在哪吗?”中尉一踏过门槛,参谋长就问道。
“是的,中校同志!目前他正被借调至塔什干,在突厥斯坦军区的军乐局监察官那里帮忙!”古巴耶夫中尉清楚明白地向参谋长报告。
“四个有趣的女孩站在一排在跳舞!(一句俗语,意为对事情表示惊讶)难道他不知道他的妻子即将要分娩?他居然去了塔什干?在这个时候?”参谋长很生气,“现在的情况是,医院打来电话,说米哈伊尔的妻子克劳迪娅·瓦西里耶夫娜已经分娩了,好像是个男孩。医院要求今天就把她接走,因为已经没有别的空位给分娩的女性居住了。赶紧开我的车去医院把她接回家!清楚我的命令吗?”
“好的,好的!”古巴耶夫中尉回答道,然后……他拿着批准字据去到军队的商店从女售货员那里想买一些没有包装纸的糖果。但是他们没有卖给他,因为在那个时候在铁尔梅兹糖果非常紧缺。在东方,在那里,按照当地的习俗,孩子的父亲必须给带他的孩子——他的家族继承人——来到世界的那个人一些东西来作为回报。这个传统不能被打破,因此把一些糖果给予接生婴儿的护士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在妇产医院门口,护士抱着婴儿,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上面写着:“爸爸!你会付出多少代价来带走你的孩子?”
“但是,事实上,我不是孩子的爸爸,我是孩子爸爸的朋友。”古巴耶夫中尉开始谦虚地找起借口来。
“好吧,没关系,这不是问题,赶紧把孩子带走吧,外面太冷了。”护士回答道,于是克劳迪娅和孩子立马就坐进车里,像风一样很快的回到了家……
回到部队里后,乌米德·古巴耶夫立马打电话给突厥斯坦军区军乐局监察官科鲁宾斯基上校,让他把这个重要的消息转告他的朋友米哈伊尔·哈利洛夫。
***
不久之后,米哈伊尔·哈利洛夫就回到了铁尔梅兹,他对儿子的出生感到非常高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他和克劳迪娅一起为儿子选择了一个名字——瓦列里(Валерий),这个名字在拉丁语中有着“强壮”以及“充满活力”的意思。事实上,这个男孩真的很强壮,尽管他在一月底出生,那是仲冬时节,铁尔梅兹非常寒冷。第一年这个男孩生病了,但是并没有给他的父母造成太大的麻烦。
“他用事实捍卫自己的名字!”米哈伊尔常常这样开玩笑说道,用充满慈爱的目光和克劳迪娅一起看着熟睡中的儿子。一家人依然在房东赖沙·尤苏波娃那里租了一间房子,而她也竭尽全力帮助克劳迪娅这个年轻的母亲以及她的两个孩子。好吧,而米哈伊尔本人也像以往一样,像是失踪在部队里了一样,每天很早就出门了,很晚才回到家中。
有一件事情让这个团的军官家属都感到非常高兴,那就是在他们的第16军营里准备建造一些特殊的芬兰式房屋。这一项目是由一些来自芬兰军队的工兵们来完成的,他们会在这里用木头建筑一些便宜的房子。在短短三个月内,他们便迅速地建好了这些一层的小木屋!考虑到他的功绩,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哈利洛夫成为了第一批入住的军官之一。这些房子设计之初是打算一间住两个军官家庭的,因此团部作战部门的一名军官就成为了他们的邻居。一开始,赖沙·尤苏波娃发现他的租客正在准备离开,她很喜欢她的租客,因此这让她感到非常沮丧,直到她发现她的租客即将入住的新房子离她并不远时,她才平静下来。事实上,米哈伊尔家的大门永远为赖沙·尤苏波娃打开。
在新家,哈利洛夫一家举办了乔迁派对,并邀请了他们的邻居、朋友乌米特·古巴耶夫、赖沙·尤苏波娃以及她的丈夫和孩子一起来参加这个重要的派对。这些新建的芬兰式房屋都有一个特点……没有铺地板!于是乌米德·古巴耶夫送给他的朋友一份真正的皇家礼物:一张漂亮的乌兹别克红色手工大地毯。人们坐在地毯上,客人们向新入住的一家人说着衷心的祝酒词。好吧,不久之后,团参谋长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让人用新的木板为这些房子铺好了地板。许多年来,这些地板的新鲜木头气味一直让年轻的柳夏·哈利洛娃和瓦莱拉·哈利洛夫念念不忘。
***
在谈起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哈利洛夫中尉服役初期的那些艰辛和沧桑时,我想要指出一个事实,那就是上级非常赞赏他为团的军乐队所做出的一切努力。以下是他的绩效评估的一部分摘录,这一份绩效评估保存在M·哈利洛夫中尉个人档案的1955年部分:
“身上所具有的个人军事素养、所受的一般教育以及特殊教育都让M·哈利洛夫中尉绰绰有余地担任本团的军乐指挥。他在服役时是认真而热心的。他遵守纪律,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熟练而又十分胜任地教导他的下属。在工作中,他依靠着共青团的帮助,维持了军乐队中的秩序和军队纪律,并且在纪律方面对待下属非常严格。他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他是本团业余艺术工作的负责人。在几年来,军乐队的战斗训练(特殊)以及政治训练的情况都非常好,并且本团的军乐队在本地区排名第一,而军乐队人员的纪律以及军乐队的经济状况也同样非常好。目前,本团的军乐队在从前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问题已经被解决:日常中士兵们按规定穿着军装、士兵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在生活中士兵们可以保持着谦逊并积极与同志交流。在本团的军乐队中,M·哈利洛夫中尉享有着极大的威严。
综上所述:哈利洛夫中尉非常胜任目前的职位,而他也值得升任为军校的军乐指挥。
团参谋长契科夫中校(Чиков)
1955年11月23日”
为什么米哈伊尔·哈利洛夫中尉会被晋升为军校的军乐指挥?事实上是这样的,在一次前往塔什干进行公干时,突厥斯坦军区军乐局监察官科鲁宾斯基中校邀请米哈伊尔·哈利洛夫中尉担任以列宁命名的塔什干高等联合兵种指挥学校的军乐指挥。而他本人在一开始也同意约瑟夫·亚历山德罗维奇的观点:塔什干毕竟是首都,他现在不但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而且他的妻子克劳迪娅很快就要生下第三个孩子了,况且他和科鲁宾斯基中校一起工作了一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除此之外,他的团部也给予了他工作良好的证明,虽然他的团部很舍不得这位指挥的离开。
但是后来米哈伊尔·哈利洛夫改变了主意:毕竟在这几年以来他在这个团里拥有着一支连团长都非常赞赏的军乐队。让他留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他和乐队领班施皮尔贝格的一次对话。尤里·西多洛维奇因为知道了米哈伊尔要离开的消息而感到非常沮丧:毕竟,谁愿意在经过多年的服役生涯后,失去一位对他们非常好并且他们也已经习惯了的军官呢?
“如果一个新来的而对我们而言又是未知的军乐指挥来接替您的话,您会不会感到遗憾呢?因为没有您在团里,一切都会变得更糟。”乐队的领班对米哈伊尔说出了这一段话。
“当然,尤里·西多洛维奇,那多可惜呀!”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回答,“好吧,不过如果那样的话,您愿意跟着我去我的新军乐队那里服役吗?我会选拔最好的音乐家到我的属下的。”
在经过长时间的交谈后,军乐指挥和军乐队领班最终达成了相同的看法:目前,去新军乐队的这件事情先放一放。就这样,他们决定了,米哈伊尔留了下来。
第四章 在祖国命令的任何地方服役
在1955年底,红旗涅韦尔摩托化步兵师的一个团被突然调去了凯尔基(即现在土库曼斯坦的阿塔穆拉特)。由于这次移防非常突然,以至于许多军官、士官和他们的家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都以为这个团只是在参加演习,不久之后就会返回第16军营。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从那里寄回来的信中可以明显地知道,本来住在第16军营的军官家属很快也会被送到新的服役地去了。就在那个时候,克劳迪娅·瓦西里耶夫娜怀上了第三个孩子。米哈伊尔想尽办法劝说妻子回到莫斯科她的妈妈那里生下孩子,但是克劳迪娅一口回绝了这个提议。他妻子的想法还是和以前一样:妻子必须始终和丈夫在一起,共同分享快乐和悲伤。
当时,坐落于阿姆河左岸的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凯尔基市人口不超过14000人,在古代,它是阿姆河岸上的一座重要的城市。虽然人们称呼凯尔基为城市,但是其实实际上凯尔基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村庄罢了。不过这个村庄并不普通,因为和阿富汗之间的所有贸易路线都必须要经过这里。因此,在这里有一条街就叫做海关,那儿有着两排欧洲风格的房子,海关官员们都住在那里。而这个地方剩下的其他建筑物就全都是平顶的土坯房了。
在这座城市的中心,有一个大集市广场,在这里买卖各种东西的人们都是骑着骆驼和驴的,每到约定俗成的赶集的日子,这个集市都非常繁忙。这里有很多商人——大部分是土库曼人和阿富汗人,他们在这里买卖肉类、羊毛、华丽的地毯以及各种水果。一切都应有尽有——除了鱼,尽管这里附近就有阿姆河流过。不过有些时候他们也会卖鱼,但是都卖得很贵。他们卖的这种鱼当地人都叫他们“斯卡菲林古斯”,看起来很像是鲶鱼,吃起来的味道甚至比小体鲟还要好。一些鱼类专家说,这种鱼世界上只有在两条河流中被发现过:分别是阿姆河以及密西西比河。
凯尔基市,就像铁尔梅兹一样,有着许多所谓的被流放者,他们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被驱逐出原来居住的地方,因此这里有许多车臣人、奥赛梯人以及鞑靼人。米哈伊尔非常幸运,他在铁尔梅兹的车臣女房东赖沙·尤苏波娃的一个朋友阿米娜(Амина)就住在城市中心的海关街附近。他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那栋不起眼的土坯房,向那家人的一家之主贾马尔·哈吉耶夫(Джамал Хаджиев)进行了自我介绍,在鞠了一躬之后,准备交给他的妻子一封信。
“进到屋子里来吧,亲爱的,”贾马尔邀请米哈伊尔先进到屋子里来,“我现在去叫我的妻子来。”
贾马尔叫了一声之后,一个围着黑色长围巾的漂亮女人走到门廊,用难以置信地目光看着这个陌生的军官。她的丈夫沉默地把信递给了她,她走回到房间里看信。过了一会尔,一个看起来和刚刚完全不同的女人走到了门廊!她微笑着,向米哈伊尔询问起有关赖斯以及她丈夫和孩子的事情。
“我们干嘛在门廊聊天,亲爱的?快进屋子里来!”贾马尔·哈吉耶夫带着客人走到屋子里,“请脱衣服!您可以把您的大衣和帽子挂起来,我们现在可以一起来喝茶!”
赖沙·尤苏波娃写的那封信让这个家庭放下了对一个陌生军官的戒备。当米哈伊尔刚刚提出他的请求时,这家的一家之主就已经做出了决定:“您将和我们一起住在这里!在我们的房子里!这里有足够的空间住下每一个人!”
然后,他又小小声地问道:“赖沙写,您的家庭曾经经历过和我们一样的痛苦事情?”
“是的,事实如此。”米哈伊尔确定地说,“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对我而言已恍若隔世。那时我们住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我们作为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被从克里米亚流放到乌兹别克斯坦,最后被流放到纳曼干。一切都是事实,我的父亲……”
“你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吗?”贾马尔突然问米哈伊尔。
“先生,首先我是一个共产党员。”米哈伊尔努力对房主这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给予尽可能真诚的回答,“但是我尊重信徒们,无论他们所信仰的是什么。”
贾马尔非常满意米哈伊尔能够诚实地回答他的问题,并建议他不要再推迟家人的启程时间,而应该让他们赶紧搬来。
“最重要的是,诚如您所言,您的妻子很快就要生下孩子了。”房主很喜欢这位军官,因为他性格坚强,并且很谦逊。
“况且,让家里住进一户房客来赚点外快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贾维尔想着,并目送米哈伊尔走出门廊。
***
不久之后,米哈伊尔·哈利洛夫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也是个男孩,在经过和克劳迪娅的讨论之后,这个孩子被起名为“亚历山大”,在希腊语中有着“保护者”的意思。这次,婴儿和母亲在凯尔基市的医院里就和父亲以及另外两个孩子柳夏和瓦莱拉见了面。团参谋长非常愿意把他的车借给米哈伊尔,但是米哈伊尔谦逊地拒绝了,他说,医院到房子的距离并不远,他们可以走回家。
在医院产科的门口,就像四年前一样,护士抱着婴儿,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上面同样也写着:“爸爸!你会付出多少代价来带走你的孩子?”
“好吧,米什卡!赶紧带走孩子,外面太冷啦!”克劳迪娅亲了亲她的丈夫,并把婴儿交到他的手里,“赶紧走回去好吗?”
“妈妈,好妈妈!”在回家的路上柳夏不断骚扰着他的父母,“让我看看我的弟弟嘛,就一眼!”
“让我们先一起回家,然后再看。”克劳迪娅回答,用充满爱意的目光看着他的丈夫,然后又看向儿子和女儿,“你们现在有弟弟了!”
在家里,在节日里才会搬出来的餐桌旁,房子的主人贾马尔和他的妻子阿米娜已经在等着他们,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在节日里才会吃的东西——配了香料的羊肉抓饭和烤蛋糕。他们一起庆祝米哈伊尔的儿子以及军乐队的乐手兼领班施皮尔贝格的生日,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在这一刻,似乎他们正和全世界在一起一样快乐。军乐队的音乐家们一起凑钱为他们的指挥买了一辆婴儿车,在当时,婴儿车刚刚在苏联国内出现,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好奇这样新事物。为了给哈利洛夫一家人一个真正的惊喜,尤里·西多洛维奇和音乐家们小心地把这件“苏联工业生产出来的新奇迹”用两件雨衣包起来,并作为礼物带到他们的家里。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在前来庆祝的人群中,乐队领班施皮尔贝格在不得不代表大家说出祝贺词时感到有些紧张,在他的脑海里不免浮现出也许带着降落伞跳下飞机比这简单多了的想法,“请您接受对您和您家人最美好的祝愿,这是我们送给您的小小礼物!”
应孩子爸爸的要求,当孩子们揭开雨衣看到这个苏维埃的奇迹时,孩子们都感到非常欣喜!就在房间里,柳夏就开始了对婴儿车的测试,推着它在房间里跑来跑去。一开始,她推着空车,接着她就把瓦莱拉放了进去。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在来宾们真诚的笑声中进行的,克劳迪娅被她的亲戚和朋友们包围着,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不知道为什么,在部队里接受定期体检的时候,一位医生突然问了米哈伊尔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
“告诉我,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您的视力还好吗?您最近有觉得头疼吗?”
“不!医生!我非常的健康,看!”米哈伊尔开始感到有点生气。
“问题是,年轻人,你这次的血常规检查结果非常糟糕!还有就是验光师给的结果,他说你的右眼在一年里一次性降低了三个屈光度。更重要的是,你的左眼也开始变坏了,它降低了两个屈光度。第三,在过去的两年中,您因为疾病而被迫中断了至少三个月的服役!在您刚刚从中尉晋升到大尉的那几年里,情况还不是这样的。请您有空时仔细地看看自己的体检报告吧。”医生向哈利洛夫大尉详细地说明了他的身体情况。
“医生,请告诉我该怎么办?”米哈伊尔满怀希望地看着医生,希望医生突然笑着告诉他一切都没有这么糟糕,反而是与之相反的一切都还好!但是奇迹并没有发生。
“在这里,我给您写一个去以博洛夫斯基命名的第340军区医院住院的计划,您最好飞去塔什干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医生详细地填写了让哈利洛夫大尉住院所需要的文件……
于是他又一次去了塔什干!夏日炎炎,但是在塔什干入目之处是一片绿色。“一天中最热的也就是中午这个时候,晚上会凉快一些。”米哈伊尔想。他真的不想立马就动身去医院,住在那里医院的病房里,他只想在城市的街道上闲逛一会儿,然后去看望他的弟弟。他的弟弟从塔什干军事音乐学校毕业后,去了突厥斯坦军区总部的军乐队中替科鲁宾斯基中校干活。可惜的是,在1956年,由于苏联武装力量裁军的浪潮,包括塔什干音乐学校在内的15所军事音乐学校都被撤销了。现在那里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地区附属的孤儿院。“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继续教这些孩子学习吹奏乐器!”米哈伊尔想,然后直接去了突厥斯坦军区总部的军乐队那里……
***
阿列克谢很高兴再次见到他的哥哥。在铁尔梅兹和凯尔基服役的这些年里,米哈伊尔·哈利洛夫总是一有机会就回去塔什干看望阿列克谢。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大概每年一次到两次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外貌上就能很明显的看出这两兄弟之间的不同的原因。在过去的一年里,阿列克谢从他的新职位——长期服役的士兵之中,得到了许多东西。
当然,米哈伊尔记得他的弟弟是塔什干军事音乐学校的毕业生,因此他的弟弟看起来总是显得很小只、很瘦弱,但是很灵活。因此,在每次来看望弟弟的时候,他总是想办法带多一点吃的东西、罐头以及水果过来,以便在见面的时候能够让他的弟弟吃饱一点。一开始在塔什干服兵役的那三年里,受到在军乐队里的领班会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他的弟弟看起来身体很健康,很有气势。但是在阿列克谢转为长期服役后,他就不再参加体育锻炼了。受此影响,他的肚腩立马开始长出来了,体重也增加了。在空闲的时间里,阿列克谢开始和战友们一起玩越来越多的游戏,比如多米诺骨牌和西洋双陆棋,他可以几乎一动不动地连续几个小时和他的朋友们坐在桌边,体重当然就迅速增加了起来。除此以外,他非正式的妻子在这方面也“出力”不少,虽然他一直不愿意和她合法地在一起,但是她依然深爱着她的丈夫,不断地为她心爱的阿列克(Алика)烹调各种美味佳肴,用其他人的话来说,就是“养肥了好宰了吃了”。
“弟弟,我觉得很快我就要抱不住你了。今年你胖了多少公斤?”见面时,米哈伊尔开玩笑地问。
阿列克谢和米哈伊尔握手,轻轻地抱了抱他,很平静地说:“无论长多少公斤,反正都是长在我身上。”然后弟弟开始问起了哥哥的身体健不健康、家人过得好不好,然后问哥哥因为什么公务而来。但是这次气氛却显得有些冷淡,他的哥哥没有回答他的问题。米哈伊尔不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他的弟弟直言不讳,他以模棱两可的回答糊弄了过去,并告诉阿列克谢他准备在第340军区医院接受身体检查。
“会在这里待很长时间?”阿列克谢立即问道。
“我不知道,大概两个礼拜吧,不会再长了。”米哈伊尔立刻回答道,然后握了握弟弟的手,转身准备走去军营的出口。阿列克谢没有去送他,尽管多年以来他们都有这样的习惯:每次见面之后,阿列克谢送米哈伊尔到门口去。
“是的,阿列克谢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来说,他变得像是一个陌生人了……但是无论如何,他是我的弟弟!亲弟弟!然而我甚至没有告诉他,我为什么要去医院,为什么要去做身体检查。”米哈伊尔沮丧地这样想着,走进了军区医院的大门。
***
“好吧,年轻人!”手里拿着头部X光片的主治医生看向米哈伊尔,他刚刚看很久X光片看了很久,努力地尝试在上面看出一些什么来,“您已经完成了必要的检查,我们能够从结果中看出一些东西来。从X光片结果来看,您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垂体腺瘤!”
“医生,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吗?”米哈伊尔并不了解这些医学术语,因此还不明白这个病的严重性。
“这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我必须立即指出这一点!无须绝望,因为现在有很多种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特别是在这里,在我们医院,您将接受深度的放射疗法来治疗这个肿瘤。”医生停顿了一下,直直地看着病人的眼睛,问了一个问题,“告诉我,您的家人当中有没有像您一样在日常生活中被这种通常我们称之为偏头痛的头痛折磨着?”
“有!我的妈妈。”米哈伊尔回答,“她已经去世很久了,因为一种未知的疾病。在去世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晚上总很感觉很头痛,有东西在挤压着她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这解释了很多东西,”主治医生若有所思地说道,“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遗传的易感性扮演了一个不好的角色。但是,我必须重申一次,在今天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治疗这种疾病,因此无须绝望!您还年轻,而且还拥有这么多东西!而且,我们苏联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很优秀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布尔登科(Николая Ниловича Бурденко)的名字可不是浪得虚传,他是神经外科手术史上的光辉人物!”
米哈伊尔·哈利洛夫在军医院里接受了计划好了的放疗,完成了所有必要的检查,并以“身体状况良好”的结果回到了他服役的地方。
但是,米哈伊尔·哈利洛夫的健康状况正在持续恶化,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住他作为大尉可以轻松承担的所有工作了。他开始逐渐放弃自己每天进行的折返跑、哑铃和单杠的练习,只参与军队里必须进行的体育锻炼。不过,尽管在颞骨部分因为放疗的副作用而出现的脱发的症状,但是放疗的结果依然是积极的。头痛渐渐消退了,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米哈伊尔可以继续轻松地与军乐队一起工作,为他的团队配器编曲了。此时,他甚至有了一个新的机遇——进入军乐指挥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并在副教授K·M·哈哈尼扬(X. М. Хаханян)的手下学习。
有一次,米哈伊尔和他的妻子以及孩子们去莫斯科探望他的岳母,然后又顺路开车去了哈莫尼切斯基军营,探望他以前的班主任托斯基少校。他现在仍然在负责教授一门课程,同时还在军乐指挥学院中担任高级职务。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Михаил Алексеевич)很高兴见到他以前的学生,当他们见面的时候,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托斯基少校甚至还流了一点眼泪。
“米沙,他们告诉我……你在服役的时候去世了。”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悄悄地说,“一个从你们那里过来的正在休假的军官告诉了我这个可怕的消息!”
“没有的事,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永远不要相信谣言!”米哈伊尔·哈利洛夫笑道,“我还活着,活得很好!我有一个心爱的妻子克劳迪娅,还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他们还没有长大,我还没到要离去的时候!”
“所以我很高兴事实并非如此!”托斯基少校感到很高兴,“现在我真想和你‘喝一百克’!庆祝您的‘重生’!怎么样,要不要来一点?”
米哈伊尔摇了摇头。
“好吧,那么我还有另外一个提议要给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军乐指挥系找克里斯托弗·米哈伊洛维奇·哈哈尼扬(Христоф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аханян)副教授,他是S·A·切尔涅斯基(С.А.Чернецкий)的学生,您还记得吗?现在我还要告诉您一个秘密:我们计划很快就要对军乐指挥学院进行新一次的改组,并给需要一些具有服役经验的来自军方的教师。除了在遥远的突厥斯坦军区任职过的您以外,还有谁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们传授经验?”托斯基少校试图说服哈利洛夫,“而且在军乐指挥系,正好刚刚有人员的空缺。嗯,而且我知道您对克里斯托弗·米哈伊洛维奇非常了解,您是否想和他一起学习指挥?”
“不,其实我想在V·V·捷列科夫斯基(В. В. Целиковский)教授门下学习。”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回答。
“捷列可夫斯基教授?没关系!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请您来吧!而且我们还可以去祝贺他被晋升为中校!三天之前,部队刚刚向他颁发了晋升令。”托斯基少校确定地说。
哈哈尼扬副教授当时正在系里,在听了托斯基少校的话之后,开始试图说服哈利洛夫大尉:
“大尉同志,我还记得你曾经是这里的学生,当时你好像是最受赞扬的那个?”
“是的,中校同志!”服役教会了米哈伊尔·哈利洛夫什么是服从,他简明扼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您现在服役的地方很艰苦,而您又很有服役经验,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攻读我们的研究生课程呢?”哈哈尼扬中校若有所思地说,“我现在建议您与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托斯基一起去我们的音乐图书馆看看,并了解一下研究所的一些新论文。这些论文就在一系列的《军乐学院学报》那里。每一个攻读研究生课程的学生都需要有能力撰写论文,并选择一个可发展的主题进行写作。如果您在撰写论文方面有什么困难——这是我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克里斯托弗·米哈伊洛维奇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把纸撕下来,交给了哈利洛夫大尉。
“非常感谢,中校同志!”哈利洛夫大尉小心翼翼地把纸放在军服外套胸前的口袋里,道别后,他们离开了托斯基少校的办公室。
在音乐图书馆里,哈利洛夫大尉目不转睛地阅读着那些过去五年以来的论文作品,每一篇论文都有各自有趣的地方。不过最让米哈伊尔·哈利洛夫大尉感兴趣的是指挥家B·A·迪耶夫(Б. А. Диев)所写《苏联军队阅兵式的音乐使用》,作者详细地论述了在阅兵仪式上进行音乐表演的程序。米哈伊尔想起了他当时在军队仪式里使用军乐的方法:在警卫交班时、黎明时和军队的晚会时使用军乐。他还记得I·V·彼得罗夫将军(И. В. Петров)曾经批评过S·A·切尔涅斯基教授,因为在他的班级里缺乏系统性的学习,让人们能够清楚地学习到使用军乐的必要仪式。
“这些论文能够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并且不仅仅是我,别人也能从中学习到不少!”米哈伊尔·哈利洛夫心想,于是他开始填写音乐图书馆的书籍借阅表格。作为军乐指挥学院的班主任,托斯基少校说服了年轻的图书馆管理员,让他从前的学生能够顺利的借阅到这些书籍,“他是在为进入研究生院做准备,之后会还回来的”。
***
在20世纪50年代末,作为赫鲁晓夫对苏军的裁军计划的一部分,著名的红旗涅韦尔摩托化步兵第360师的人数也减少了。由于这个师需要把四个团改组为一个独立旅,因此……仅仅只有一个军乐队被允许留在了这个师里。留下的这支军乐队是由乌米德·古巴耶夫大尉带领了八年的军乐队。
旅长立即向指挥古巴耶夫大尉下令:将各团军乐队的非军籍人员招募到他的军乐队里,包括那些位于凯尔基市的米哈伊尔·哈利洛夫大尉的军乐队里的人。
“但是,乐队已经即将要满员了!”由于不相信旅长的这一决定,古巴耶夫大尉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不要紧的!顺便问一下,大尉同志,如何才能让那些正在服役的音乐家能够在复员之前留在您的乐队中?”与此同时,旅长还考虑了另一个问题,他向他的参谋长下令,要求他登记好军乐队里的音乐家们,让他们都能够在旅部里找到事情做。此外,他还允许在全国范围内再招募10名12-14岁的学生来加入军乐队!
因为这位从前的师长,现在因为形势变化而变成了旅长的人的偏爱,这个独立旅的乐队的规模甚至变得像突厥斯坦军区总部的乐队一样大了——它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五十人。此外,旅长还特别为军乐队所有的士兵都定制了只有超长服役的军人才能穿的半绒毛的制服。还有一件非常例外的事情,就是军乐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获得了铬鞣皮制的靴子和军官皮带,他们还用大檐帽替代了便帽。军乐队的指挥古巴耶夫大尉做梦都从来没有想过他的军乐队竟然能够有这么大的规模,而且还能获得这些标配外的制服。
但是有关裁掉整个团的消息传到了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凯尔基市之后,许多军官都感到非常震惊,也引发了许多质疑。首先,每个人都很担心,在计划中的裁军完成之后,这些军官和已经超长服役的士兵们会被派去哪里工作。他们会留职调到别的地方继续服役,还是说会在拿不到军事退休金的情况下被“裁军”?而对于那些仍然会留在军队中的人而言,第二个问题则更为重要:在全师改组完成以后,他们会被重新派驻到哪里,他们的家庭该怎么办?
如果说那些在哈利洛夫大尉的军乐队里的乐手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命运或多或少是清楚一点的——他们会全部去到铁尔梅兹旅部那里在古巴耶夫大尉的军乐队里服役——但是在这之后米哈伊尔·哈利洛夫本人,以及更重要的是,他的家人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一方面,他在这个师的服役期间表现非常好:他被授予过许多奖章,包括军事功绩奖章和红星勋章;在他的个人档案中所有的描述都是积极正面的;他没有受过一次的惩罚,甚至是普通的罚款也没有。而且,另一方面,如果他现在被复员,那么他和他的家人将不会得到军事退休金——因为他还有两年才服役满二十年。
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去莫斯科高等军乐指挥学院就读军乐指挥系的研究生,但是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去那里的前提是他没有被从军乐指挥中除名,除此以外别无选择。因为这是入学的条件之一。在和妻子克劳迪娅长谈一番后,米哈伊尔作出了他唯一应该作出的正确决定——前往塔什干去找突厥斯坦军区军乐团的新负责人N·P·多尔戈夫(Н. П. Долгов)中校,并和他一起谈谈关于他被调往突厥斯坦军区其他的军乐队的问题。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多尔戈夫(Николай Петрович Долгов)在不久前接替I·A·科鲁宾斯基成为了突厥斯坦军区的军乐局局长,由于拥有着领导者应该有的优良品质,他立马就明白了米哈伊尔·哈利洛夫大尉目前的“悲惨”状况,于是他将他带到了突厥斯坦军区的人事部门。唉,苏联军队的大幅度裁军,让许多军官家庭都受到了严重而痛苦的打击。有些人,甚至距离能够领到军事退休金的最低服役时长仅差六个月!正如他们所说,被复员后,这些军官都“走投无路”了:没有军事退休金,无法再维持家庭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他们居住的公寓……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这个人事部门的恻隐之心,哈利洛夫大尉还是获得了继续服役的资格,他将前往哈萨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江布尔市担任第58工兵团的军乐队指挥。
“美丽的城市江布尔!那可比您现在的凯尔基市大好几倍呢!您去那里绝对不会后悔的!”多尔戈夫中校想尽办法从各个方面来让他的下属振作起来,“顺便提一句,在江布尔,文化教育学校设有音乐系。他们最近从那里给我打电话说,请我找一位当地的军乐指挥教他们指挥和演奏乐器。我认为您一定能够做好这些工作的。而且在那里您可以从容地准备研究生课程的考试,还可以获得教学经验!”
哈利洛夫大尉感激地点点头回应多尔戈夫,然后继续想着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们同意了这件事了!不过您,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您还有什么个人要求要对我提出吗?”多尔戈夫谨慎地问了问哈利洛夫。
“是的,尼古拉·彼得罗维奇。随着军乐队的削减,许多我麾下的音乐家都不得不转入古巴耶夫大尉的军乐队中。我很真诚地请求至少能够让我的军乐队领班尤里·西多洛维奇·施皮尔贝格和我一起调到新的服役地点。我们已经在一起一同服役了八年!第二个请求是:我需要去探望一下住在纳曼干的我的第一位老师和我的妹妹,因此,请您在我的调任命令里记下这一点。我承诺我大概要在纳曼干待三天,然后我会立刻从那里出发前往刚刚所说的那个部队。”哈利洛夫直视着他上级的眼睛。
“嗯……但是施皮尔贝格本人是否知道他会和您一起去新的服役地江布尔?我们不能强制要求他这样做!”多尔戈夫中校困惑地问。
“我已经和他达成了初步一致!他同意前往任何地方服役,也愿意追随我!毕竟,没有他的同意的话,我永远也不会就这件事情求助于您的。”哈利洛夫大尉微笑着说。
“那么,我认为对于他而言,去大城市里服役是一个好选择!在铁尔梅兹,古巴耶夫不太可能还让他继续在铁尔梅兹当乐队的领班,因为他拥有着自己的乐队领班!”多尔戈夫中校回答,“我听说您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已经出生了,恭喜您!是个男孩?”
哈利洛夫大尉再次点头表示肯定。
“真好!当他长大以后有机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军乐指挥吗?我现在就以本军区军乐局局长的身份给您签发去纳曼干的差旅命令,明天早上您就能收到了,毕竟今天已经太晚了。请您现在就去车站买票吧!我知道您要去探望亲戚、第一位老师甚至更多的人!不过请在约定好的三天之内完成这一切!”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的上司向他道别道。
正如多尔戈夫中校所承诺的那样,很快哈利洛夫大尉和乐队领班施皮尔贝格就收到了调任去新服役地点——哈萨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江布尔市的第58工兵团的命令。在出发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音乐家们按照古老的军队传统,在乐队排练室里安排了一场欢送会,在一张节日时才会搬出来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点心。米哈伊尔还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出席了。在餐桌上,军乐队指挥和领班说了很多温暖人心的话语。音乐家们知道和他们道别后,指挥和领班将会去到另一个军乐队中工作,所以他们都由衷地祝愿他们的战友能够健康、幸福,并希望他们早日能够在新的服役地点与家人安顿下来。听着音乐家们的话,克劳迪娅从心底里为他的丈夫感到骄傲,不单是因为他的专业素养,更是因为他为人的品格。
一位音乐家建议大家“为了孩子们和他们美好的未来”举杯,军乐队领班施皮尔贝格看着那些坐在米哈伊尔和克劳迪娅身旁的孩子们,补充道:“也许有一天,瓦莱拉和萨沙也会入伍,他们也会成为大型军乐队的指挥家,并且不是在这里当指挥,而是在我们祖国的首都——莫斯科!”每个人齐声赞同着他的话。不过,又有谁会想到,最终军乐队领班施皮尔贝格所说的预言竟然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