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设计师(第2版)》学习笔记——第4章 网络资源设备(四):备份系统

一、数据备份结构

二、备份软件与备份策略
通常磁带驱动器的厂商并不提供设备的驱动程序;磁带库的厂商也不提供设备的驱动程序,均由备份程序来控制完成,而后者的管理则更加复杂。因此,几乎所有的备份软件都免费支持单一磁带机的管理,而对磁带库的管理则收取费用。
备份策略与数据的被访问效率有关,遵循2/8原则。故真实的备份环境中通常是基于一次完整备份之后的增量备份。完整备份与增量备份之前的组合关系是备份策略所关心的内容。
备份软件通常是无人值守的,在出现意外时,有要一定的恢复能力。此外,还要与数据库应用有配合接口,例如对打开的文件如何实现数据一致的备份工作。
三、备份介质
传统的备份介质主要是以磁带为主,随着磁盘技术的发展,高速结合容量大的优势基础上,磁盘作为备份介质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相对于磁盘,磁带库的管理较为复杂繁琐,而磁盘则没有这个问题。
结合两者的优势来实现数据迁移工作,将大量不经常访问的数据存放在磁带库等离线介质上,在磁盘阵列上只保存少量访问频率高的数据。当访问磁带介质上的数据时,系统自动地把这些数据回迁至磁盘阵列中;同样,磁盘阵列中不经常被访问到的数据则回迁至磁带库。通过两者的结合,既保证了大多数情况下数据访问的响应性能,也避免了大量利用率低的数据占据磁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