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紫罗兰永恒花园》剧场版—“谢谢你们,我爱你”

2020-12-04 17:28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2019年7月18日的那场火灾,我相信直到今日依旧是我们所有动画爱好者心中的痛,每每想起,一股浓烈的伤感,总会涌上心头。火灾之后,京都动画依旧决定将当时已经制作好的《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剧场版,作为所有工作人员活过的证明,如期在电影院上映,让观众一同见证火灾之前大家共同努力所创作出来的结果。

时隔了一年之后,作为灾后京都动画的第一部作品(虽然火灾发生时应该已经完成不少了),《紫罗兰永恒花园》剧场版则是向我们观众证明了,即便遭遇了如此的灾难,它也依旧能够为我们制作出、呈现出一部如此精致、如此感人的电影出来,让我们能够再一次感受到“爱”的意义与价值。京都动画,即便在灾难中失去了很多,也依旧是那个总能为我们带来正能量的京都动画。

而我想,单就这一点,这部电影的存在就已经有着不一般的意义与价值了吧!

当然,作为观后感专栏,我还是会在之后的正文之中,向大家好好地说明一下这部电影在叙事与主题上,是如何让观众有着如此良好的体验的。

所以,如果你喜欢这篇观后感专栏的话,还希望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


“以情至上”的设计思路


这篇专栏,我想用一个比较特别的角度进行切入,那就是作品长度。

说实话,在走进电影院之前,得知电影长度接近2个半小时的我,心里难免怀有一丝忧虑:我们的主角薇尔莉特,在TV版中就早已向我们完美的展现了她的成长,所以后续的内容也不剩多少,作为为故事收尾的续作剧场版,我本以为长度大概会是一般电影长度的一个半小时,用约等于TV 4集的长度,把最后的主线故事交代完整就结束了。

可是如今的2个半小时,也就是约等于TV 6集的长度,就让我不禁好奇,乃至于担心,制作组到底要如何去撑起这个长度的电影内容呢?

毕竟我们还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紫罗兰》的故事其实设计的相对简单,不存在光怪陆离、吸人眼球的剧情展开,也没有曲折离奇、让人拍案叫绝的剧情转折,它就只是简单地把一个故事,精致的、细腻的呈现给我们。而这样的故事情节,以需要观众高度投入的电影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是否会让观众觉得无聊,觉得乏味,觉得作品是不是在刻意水时长。

这些问题与忧虑,令我意外且惊喜的,几乎在我的观影过程中,没有出现,更没有影响到我。

不要误会,本作的故事整体上依旧平淡,除去最后较为紧张的情节外,作品里并没有特别强烈或激昂的剧情设计,整体的故事思路,依旧和TV版是差不太多的。所以,前面的问题没有出现,并不是因为作品的剧作方向出现改变,设计了一个起伏很大的故事所致的。

但是,如果不是这样,那又是什么,让观众能够在一个起伏不大的故事里,沉浸的把这2个半小时的电影给看完了呢?

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也是每次谈起《紫罗兰》都必不可少的讨论,那就是它过于精致的音画表现了。

是的,这一次京都动画再一次为我们奉上了美轮美奂的画面;无论是背景、人设、美术,还是作画、演出,真的几乎都挑不出瑕疵与毛病。看着这部电影,真的又让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每一帧截下来都可以当成壁纸”。而正是在画面表现如此优秀的情况下,观众会自然而然的被这样的画面给吸引着,并欣赏着角色的表演,感受着他们的情绪,并沉浸在其中。

而配乐也帮上了大忙,没有配乐的辅助,很多情绪根本无从表达。令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处理是,配乐所使用的大多都是辉宏的交响乐,但是实际上的画面其实并没有那么的波澜;所以作品正是透过这样的反差,让画面的底色,多了非常多浓厚的情感在其中,让观众能够透过旋律,去感受那些没有被画面、没有被话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

当然,比起音画的表现力,能够让人不感到无聊的根本,肯定还是剧情。

这次剧场版之所以那么长,其实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作品在电影中塞入了3个非常完整的故事线,所以内容量自然就被拉长了。但是,作品所拥有的这3条故事线,并不是平铺直叙的,以单元剧形式一个接着一个的去叙述;而是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错。

所以,即便每一条故事线的情节都相对简单,观众却也还是会好奇它们之间是如何影响彼此的,这就让电影的剧情,不会显得那么单调。

但是,真正填充这部电影的,真正让观众内心得到满足的,并不是剧情,而是情感。

甚至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故事写的极为简单,观众才能够迅速的消化这些信息,并快速的掌握那些没被直接表现出来的情绪,进而被这些,给感动。如果作品去构筑一个复杂且庞大的故事,说不定还真的就弄巧反拙;观众会在观影的过程中疲于处理这些繁杂的信息量,却忽略了这部作品更为重要的情感,那就反而得不偿失了。

所以作品为了达到这一点,它的第一个故事线,在电影的最一开头,就以TV版第十集的主角安的孙女为视角,去回顾了安的母亲所写给她的一封封信件,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一段追寻过往的故事。作品选择了TV版最让人有所感触的单集作为整个电影的引子,用短短的不到几分钟时间,让观众立刻回忆起了当初观看本作的感动,并迅速地沉浸到电影的讲述之中。

所以归根结底,为什么这部2个小时半的电影,即便剧情设计简单,也还是不会让我们感到无聊呢?

答案的核心,其实就是情感,就是情绪。

完美的音画,把表里的情感都表现了出来;简单的故事,让观众更能够感知背后的情绪;作品一切的一切,就是“以情至上”的设计思路,而正是这一思路,让每一个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能够从中收获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动,与感触。


谢谢你们,我爱你


不仅仅是叙事上,作品的主题也和情感息息相关。

作品的主题,我认为能够凝练成“情感的传达”这点上。

为了说明,这里就必须稍微把3条故事线展开来聊一聊了,所以也会有部分较为严重的剧透内容存在,这里就请各位看官自行留意了。

在讨论电影本身之前,我们还是得回过头来稍微聊一聊这部电影的一个前提。

就如同我在前面有稍微提到的,TV版的薇尔莉特,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其实已经成长了许多。她不再是一个只会服从命令的工具,更不是一个只能在战争中带来杀戮的武器;在替别人书写信件,帮助别人传达情感的过程中,她也渐渐的明白了情感的意义,知道了亲情、友情、乃至于爱情的含义,并在最后,能够发自内心的,去替他人哭,为他人而笑。

但是,在电影版中,又过了4年的薇尔莉特,在电影最一开始的时候,却又回到了那个冷冰冰的样貌,让人难免惊愕于其中的改变。电影并没有对此进行解释;不过,在看完了整个电影之后,其实就能够理解这个改变的根源是什么。

理解了情感的薇尔莉特,知道了爱为何物的薇尔莉特,在TV版结束后的4年里,依旧持续的帮助他人写信;可想而知的,她自身的情感也势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堆叠着,思念也好、爱意也罢,这一切的情绪,不断地在心中积累着,那个想要表达的、宣泄的对象,却又早已不在了。这股无处抒发的情感,正是造成薇尔莉特改变的理由。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部电影里,作品不直接去叙写薇尔莉特的故事线,而是要在其中穿插多一条,讲述她帮助一个濒死的小孩写信的支线。

作品透过小孩的这条故事线,带出好几个内容。首先,濒死的他想要写信给自己深爱的家人,这让薇尔莉特想起了重要的情感需要及时的、勇敢的说出口。再者,小孩一句无心的询问,也让薇尔莉特再一次思考了自己如果真的哪天能够见到少校,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换言之,就是让薇尔莉特稍稍的梳理了自己积蓄已久的情感,让自己得以再一次消化自己那无处安放的情绪。

但是,这条故事线并不止于对薇尔莉特的帮助上;这条故事线也透过自己那足够感人的结局,展开了一个有意思的讨论。

有看过《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的朋友就会知道,电波塔正在被修建着,很快电话通讯就会被普及,届时信件就会随之被淘汰,那么到底人偶们的工作,信件所传递的情感,还具备着怎样的意义呢?

而这个故事线却透过它的结局,传递了一个信号:无论是信件,还是电话,乃至于到现在的网络,这些都只不过是“工具”;重要的不是工具,重要的,还是情感。

如果拘泥于工具,而忽略了本质,那么这一切就没有意义了;
只要能够把情感传达出去,无论使用怎样的工具,其实都无所谓。

当然,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薇尔莉特找到了还活着的吉尔伯特少校,可是,两人之间却产生了鸿沟一般的隔阂。少校活下来后,继续见证着战争所遗留下来的灾难与惨剧,心中对于薇尔莉特的愧疚就越发强烈;那个本该开开心心度过童年的少女,却被自己的命令带到了战场之中,甚至因此而失去了双臂。所以少校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认为他不该得到原谅,更不用说得到薇尔莉特的爱了。

因为少校将内心给封闭了起来,所以薇尔莉特再多的话语也无法将自己的情感传达出去。

“无法轻易传达情感的话语”,这就是作品主题的第二层了。

是的,有些时候,有些话语,当面说反而无法有效的把自己的情感给表达出来;这是因为,当着面,有些满溢出来的情绪,会阻隔自己的思考,会扰乱自己的表达,更不用说还会被对方给打断了。

所以,情感的传达,说的容易,却又没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可是,或许有这个可能,书信能够做到当面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几句简单的文字,反而能够承载内心中更为浓厚的情感。一句简单的慰问,一句简单的感谢,反倒能够勾起对方对于过往的美好回忆,反而能够突破那封闭已久的心房。

文字所承载的情感与力量,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

而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作品要设计安的孙女黛西的故事线的理由了。

在黛西的年代里,信件已经过时,替人书写书信的人偶也早被淘汰,所以黛西并不知道文字的力量。而非常偶然的,黛西在安的丧礼之后,意外的发现了安的母亲所留下的50年的信件;这些信件里,一字一句的关心所展现出来的爱与情感,沁入黛西的内心之中,让正在迷惘如何与父母沟通的黛西,感到了深深地震撼。于是,黛西踏上了追寻那个帮助自己外曾祖母写信的薇尔莉特的道路。

随着黛西的旅途,她渐渐地了解了薇尔莉特的过往,并在故事的最后,来到了薇尔莉特最后生活过的小镇里;在这个小镇之中,人们还是以这个小镇曾经大量的信件往来为豪,更是对薇尔莉特曾经活在这里而感到骄傲。

这趟旅途的点滴,刺激了黛西,让她在最后的最后,写下了一封寄给父母的信件,上面简简单单的两句话:

“谢谢你们,我爱你。”



《紫罗兰永恒花园》,就是一部述说着爱,述说着情感的传达的作品。

有些话语,有些情感,或许难以说出口,或许难以表达出来;但是,还请记着,如果不好好说出来,不好好表达、传达出去,对方是不会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有些爱,不说出口,他又怎么知道呢?

所以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除非你真的厌恶且反感这样简单地剧情设计,否则,我推荐所有的人都该到电影院去一同欣赏这部,由京都动画再一次为我们所奉上的“爱”的物语。


简单评分:9.2/10



ps:本文所有截图均来自电影的2个预告片:

ps2:我自己之前也写过TV版和外传的观后感专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来看看:

ps3:当然硬要挑刺的话,作品还是有除去情节设计简单之外的一些瑕疵存在的;例如,有一些远景的过度运用,让人会在那几秒之间无法看清到底是谁在运动,对于观看体验是有影响的;又比如部分场景为了强调真实性而把场景的亮度调的太低,也是让人难以清楚地看清场景之中发生的事物;又像是有部分场景设计的太冗长,虽然知道是为了凝练情绪,但过长还是会难免造成些许的出戏。当然,这些瑕疵对于整体电影的体验所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ps4:我自己觉得特别称赞的一点,就是此次配乐几乎都是重新制作过的,且配乐的质量如同我文章里提到的,水平极高,这里分享给大家:

ps5: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对于动画或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紫罗兰永恒花园》剧场版—“谢谢你们,我爱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