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游八卦炉】二创住手啊,市场部要丢饭碗啦

2022-03-07 16:01 作者:BGC津津游味  | 我要投稿

二创内容在游戏玩家们看来,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东西了。但今年的二创,着实令人感叹:大人,时代变了啊。


爷的老婆!


首先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源于2月4日发布的《原神》剧情CM短片,是个2D动画广告。视频评论区里惊喜地呼喊着终于出官方动画了,大电影指日可待。我愣了——什么?这竟然是官方视频吗?官方竟然是第一回发2D动画短片吗?



得益于活跃的玩家群体,游戏宣传的发展一直以来都走在广告宣传的前列,或者说——整活儿的前线。


社死现场


这一点在上学的时候便深有感悟。我们专业是广告学,大部分专业课的成绩都是结课时候让学生交营销策划案,有时候仅仅是根据游戏宣传常用的手段,照猫画虎地来一套,便可以拿到还算不错的期末成绩。做做动画广播剧啊;随便拎个动漫游戏IP合作啦;搞些线下主题快闪店……要是再整个线下音乐会什么的,放在两三年前的本科学生作业中几乎称得上“炫技之作”了。


《王者荣耀》的86西游记皮肤


班级里创意新奇、奇思妙想多的大佬们几乎也都是常年沉迷ACGN,而许多泡图书馆的“学霸”们反而在小组作业中难以取得一席之地。可谓只要专业选的好,学渣也能有春天。



在RIO和六神联动都还在被老师当作营销案例授课的时候,游戏行业的宣传手段已经五花八门漫天飞了。


当年也算是一位离谱营销选手了


以除了游戏什么都干的《剑网3》为例,早在许多年前官方就出品或宣发了小说、动画、电视剧、电影、虚拟偶像、手游、单机,甚至是舞台剧、粤剧等各种形式的文娱产品,各种周边联名更是贴心到包含玩家们的衣食住行。尽管其中有些项目内容差强人意,或者依然在咕咕,至少打造内容生态圈的心意很到位。


《剑网3》的粤剧


游戏厂商们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敲敲敲打打,还真就敲出一些进展:今年情人节米哈游公布全新品牌“HoYoverse”,翻译为“哈游宇宙”。其目的为打造一个由内容驱动的宏大虚拟世界,包括游戏、动画等娱乐类型,为玩家提供高自由度沉浸感

即便目前来看,仅是将原本“散装”的IP营销模式集合成品牌,但品牌愿景宏大,总归比以前稍显混乱的内容宣发节奏多了目标和规划。而且我相信米哈游制造惊喜或惊吓的能力。


哈游宇宙


这种多方位内容布局的进展与高粘性的玩家群体密不可分,首先是在官方评论区里疯狂催更,后来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官方要是不早点产出内容,很有可能会被二创日益蹭高的质量摁在地上打——毕竟互联网打工人的专业程度还真不一定有一些自媒体大佬高。而玩家们对此表示:喜闻乐见。



摸着良心讲,在座的各位入坑游戏的时候,大多是被官方宣传吸引到,还是被同人作品和玩家发言吸引的?



游戏商的市场部当然敏锐地抓住同人阵地的财富密码,直接一点的会找UP主做广告,或是用钞能力刺激二创作品产出;格局大一点的会举办征集活动、激励计划,推波助澜游戏的二创拜年祭,让星星之火逐渐燎原。


《光·遇》征集活动奖品


今年B站的游戏二创比往年更加声势浩大,年前组织了一波以二创为内容的游戏新春会,《FGO》、《原神》、《明日方舟》、《战双帕米什》等热度较高的游戏皆参与其中。方舟新春会以其过人的四小时时长,不得不分为上下两部进行观看。



而且随着二创的质量和专业度不断飙升,如今的游戏,特别是二次元游戏,在IP内容宣传上,玩家或许已经走到了官方前面。以至于最近游戏区的评论和弹幕里充斥着这样一句话:“现在压力又来到了官方这边。”甚至不少二创内容称得上独立的大IP了。



大三的时候我们有一门专业课好像叫“IP文化产业管理”,虽然几乎没怎么听过课吧,但其中有一个理论让我一直记到现在:IP不仅仅指已经小有名气的作品,它可以是小说动漫,也可以是景点、明星,大到《盗墓笔记》这种渗透进各行各业,被拍烂了的国民IP;小到我们随手发的朋友圈和小视频……


《恋与制作人》三周年音乐会的一些朋友圈发疯


我当时实在难以想象,要把我每天在朋友圈对着纸片人发疯的涩情发言称为“IP”,怎么看怎么奇怪。而现在方舟圣经层出不穷,大哈鱼的《两面包夹芝士》在爆火期间拥有了二创的二创、三创、四创、五创……着实给我重新上了一课。

原视频:

(我3.7日点开这个视频竟然还有30人正在观看)


一些二三四五六七八创:

如果现在把官方动画混在同人动画视频当中,很难说是否能将两者分辨出来。二创地位已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我愿将这些同人创作大佬们称为菩萨,在未来各种虚拟宇宙的建设中,他们必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部分。那我们沉浸式接触老公老婆们的日子,岂不是指日可待了?



【B游八卦炉】二创住手啊,市场部要丢饭碗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