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的龙神通广大,却为何屡屡成为很多书中的酱油反派?

坐怀不乱柳下惠,闭门不纳鲁男子。大家好,我是鲁书书。*******,一遇风云便化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这种生物总有不同层次的体现。这一篇,就来看看那些书中的龙。

《封神演义》中的龙的故事是悲惨的,也造就了哪吒的成名,成为了哪吒闹海这篇故事的“反派”。《西游记》里的龙的实力也未能展现,直接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送宝童子,甚至为了让唐太宗见识到佛门的‘伟光大’,魏征还在梦中斩了一头龙。《东游记》里也有龙的足迹,也是大反派。

这不禁令人疑惑,龙族得罪谁了?为什么会落得这个下场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龙,乃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龙也一直被视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并作为十二生肖之一。

有人也将龙曾经的辉煌演绎出来,龙与凤凰、麒麟本是盘古的指甲和毛发所化,是洪荒开辟之后的第一批种族,当时的龙族声势浩大,与凤凰、麒麟鼎足而立,但由于三族摩擦不断,最终引发大规模战争,龙、凤、麒麟三族争霸,大战落幕,三族被扫下洪荒舞台。而这也是后来龙族地位始终偏低的重要原因。

当然或许有另一个原因,龙的威能太过深入人心,因此要塑造故事的人物,有时候就会将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引入,然后才能照应出所塑造人物的厉害,就如同古龙小说中的顾道人一样,武功虽不是第一,但顾道人的名声描述的很厉害,以此来策应其他人物。

事实上,很多玄幻武侠小说都将龙这一角色引入书中,比如金庸书中的降龙十八掌,黄易书中战神殿中守卫的魔龙,《风云》中的神龙,等等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