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别话(三十三):教育对家庭的重要性

前天父亲坐上了南下的列车回上班的地方,时隔一年,等回来的是十天相聚。期间我没有与父亲有太多的交流,他和我妈走亲访友,我则一个人待在家。
回来后我妈还向他吐槽我在家时的沉默寡言,他却笑着回答我母亲孩子长大了都这样。其实并不是我不想说话,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
期间有几晚我和母亲一同坐在炉子边烤火时,一下子就打开了话闸子,聊了很多,我还是那个爱表达的自己。
父亲是在中午乘坐村上的大巴去市里再乘坐动车南下,吃完中饭后我送他去站点乘车,帮他提着行李,他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下过雨后的道路很泥泞,不时出现坑坑洼洼的集水坑,去往站点的这段路程显得略微漫长。
看着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男人的背影即将踏上远行,我顿时哽咽了,脑子里翻滚着种种画面。
父亲的身体状况一直以来都不大好,喝酒抽烟打牌这三样他都占了。读书期间和父母亲视频时经常听到母亲在那头责骂父亲的这些劣习,我就半开玩笑的对他说您儿子还没毕业找工作呢,别到时候您万一得了个啥病不好治那可怎么呐!那头的父亲便是哈哈一笑以做回应,便没了下文。
出行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在饭桌上母亲对他怙恶不悛的态度再次提出了指责,我也在一旁跟着附和,如果他以后不戒烟的话,我以后的孩子就不会给他带,父亲也是一笑而过。
前年父亲的胃病突然复发,不得已于国庆期间回家来修养了一段时间。那年暑假我因学车一事和父亲闹翻了,加上和前女友感情的破裂,我对他的恨意更是达到了极点,故下了狠心没有回家去看望他,现在想来却后悔了。
有天晚上和母亲聊天的时候,我谈到了教育的话题。
农村人有个很大特点,就是喜欢和别人比。比谁家买了小轿车,比谁家新建的房子更大气,比谁家的儿子在哪里工作挣了多少的钱等等。
这一点在我奶奶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她不止一次对我说过类似的话,说我们村大多数人家都买了小汽车,或者说谁谁都结婚了催我也赶紧找个女朋友,甚至对我说了你怎么还要读书、读这么多书干嘛的让我费解和难以接受的观点。
我给我妈举例子,我说在我们村上很少有一个家庭连出两个大学生,但是我们家就做到了,我和我堂姐都是。然后我外公家也做到了,我和我表哥都是。
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顿时有种莫名的自豪感,而不是优越感。自我上了大学之后,我深刻地知晓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作用。
我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村上有很多孩子读完初中就没读书了,甚至职业高中也没读完的大有人在,一大把没有一技之长十七八岁的孩子就出去打工了。当然,到最后他们也会和我一样走上娶妻成婚生儿育女殊途同归的路,而且未来的道路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谁是人生的大赢家还说不准。
但是,要知道,若想富或者让自己家族发扬光大可不是一代人的事情,家族的希望和信念之火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越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越是要读书,不然就会座山吃空。
中国近代史中让我最佩服一个人,便是梁启超,没有之一。

任公先生育有的9个儿女中个个都是国之栋梁,不仅是儿子有出息,女儿也巾帼不让须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建筑专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这是他引以为傲的三个儿子。



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协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外交官周希哲的夫人,中央文史馆馆员。第三女梁思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是燕大学生领袖,为“燕京三杰”之一。

尤其是在和远在宾州大学读书的梁思成的家书中充满了殷殷关切之情,当时一同寄过去的还有一本《营造法式》,收到这本书后的梁思成顿时两眼放光。
当时学术界日本学者建筑史学者关野贞甚至武断地评论:“中国全境内木质遗物的存在,缺乏得令人失望。实际说来,中国和朝鲜一千岁的木料建造物,一个亦没有。而日本却有三十多所一千至一千三百年的建筑物。”
种种言论刺激了梁思成,于是他下定决心学成归国后一定要破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密码。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包括众所周知的曾国藩的家书等。
其实我们村上也有这样的家庭,住在我家附近一位老爷爷的四个儿子都很有出息,有当医生的,有在大学当教授的,我妈和我说他们一家人都很低调,不讲排面。
在旁人看来,这位爷爷现如今儿孙满堂,生活美满,这是我们旁人羡慕不来的。
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啊!好的家庭教育和理念是会影响下一代的。
至于比一年挣多少钱,开的什么车,是否在市区置购房产等这些都是表象,真正需要比的是家教和家风,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子都是这样一个瘪三样,还拿什么给下一代做表率作用?
我相信,我们出生的原生家庭固然不能选择,但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和点滴建设,秉持着信念,像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物质的东西无需你刻意你去谋求,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它们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也给了我足够的经济支持供我上大学,即使以后难免会和他们发生不悦,但从长远来看,我和我的下一代以及这个家族的复兴在我这里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炮,未来的生活再苦也要坚持下去呀!
2019.2.15 子时收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