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国庆额济纳、丝绸之路、镜铁山铁道旅 | 第六日 武威、中卫

2023-03-12 19:57 作者:tigerwu  | 我要投稿

2021国庆额济纳、丝绸之路、镜铁山铁道旅

第六日 武威、中卫

清晨,列车抵达武威站。

抵达武威站

武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辟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开始,武威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三国时代,魏文帝设凉州刺史管辖九郡,这是武威古称凉州的开始;之后历朝历代致力经营,凉州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盛唐之时,凉州已经成为西北仅次于长安的大都会,也是凉州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代。宋(西夏)、元时代,少数民族占领的凉州在沿革上有所变化;明、清又基本恢复了唐朝“凉州府辖五县”的格局。

自民国开始,“武威”的名称逐渐取代凉州,直到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武威地区改为武威地级市,原武威地区下辖武威市改为县级凉州区,“凉州”这个颇有历史渊源和浪漫色彩的地名重见天日。

大概是在嘉峪关查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一张武威南城门楼的照片,虽然明知这是现代的重建之作,但城门楼壮观的气势一下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边塞重镇的意象。加上城门楼上的“凉州”二字,地名的浪漫让我瞬间决定把武威加入到行程中。

下车直奔南城门楼,就是一种很单纯的和谐感。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是近乎完美的蓝天,没想到一个多小时之后居然起雾了,专程来访没有留下遗憾,太好了。

武威南城门楼

加上喷泉之后的感受又不太一样

武威南城门楼与喷泉

武威吸引我的是一个现代重建的城门,但武威是有分量极其重大的“真古迹”的!向北几公里是武威雷台汉墓,这座东汉晚期的墓葬当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

武威雷台汉墓(雷台观)
武威雷台汉墓

通道非常狭窄,几乎要爬进去的程度,直到墓室内部才能起身。

非常狭窄的通道

号称没有对墓室四周的这些砖石进行过加固,不过我是不太相信。。。就当是汉代的墓主人用条石砌出来的这个图案吧。一座汉墓能够历经两千年以上,尤其上方还大兴土木建造寺院的情况下,直到现代才被偶然发现,本身就很有传奇色彩。

墓室洞壁条石砌成的图案

墓穴内场景还原。雷台汉墓共计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大多数都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墓穴内场景还原

也有一些价值一般的文物在雷台汉墓的陈列室陈列,多少能够想象出当时的盛况。

出土的部分文物

广场上的“铜车马仪仗俑”,对雷台汉墓出土的99件铜车马进行了1:6的还原,这里就真的可以看出宏大的气势了。

铜车马仪仗俑

武威的标志——马踏飞燕。没能去甘肃省博物馆看马踏飞燕的原物还是相当可惜的,有机会去兰州一定要补上这一课(这才意识到去了不少次兰州,居然就是没去过甘肃省博物馆)。

武威的标志——马踏飞燕

雷台这里还有一个“凉州词话”主题的展览,很值得一看。凉州词盛行于唐代,在边塞军旅生活中配《凉州》曲填唱词,平仄很有特点,能够感受到边塞的金戈铁马与诗人的豪迈。

凉州词话展

最著名的两首凉州词,展览中也结合王翰、王之涣的生平,对诗中描写的场景进行了大场面的还原。但在此次西北之旅接近尾声的一刻,已经不需要去看这些还原,诗中所有的意象以及背后的历史都已经在河西走廊旅途之中真实的看过、感受过,思考过,于是更能理解其中蕴含的充沛感情。这大概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最著名的两首凉州词

武威特色美食,仍然是面——凉州三套车,由凉州行面、卤肘子肉、冰糖红枣茯茶三种食物组成。行面的卤子有大量的蒜苗,还有胡萝卜、木耳、豆皮,调味很厚实;红枣茶的甜与枣香很浓,担得起主角之一;肘子反而是三种食物中与期待有点落差的,当然这是纯肉,无论如何都好吃。总归就是很有满足感的平民美食。

武威特色美食凉州三套车

时间差不多,回到武威站继续行程,要搭乘的是干武线经由的Z358次(乌鲁木齐—济南)前往中卫。从武威站的大盘上也看得出列车运行秩序不太乐观(当天也有持续跟踪12306看晚点的后续情况,Z306次直接在武威站折返,T198次在武威站停了很长时间,坚持开到了兰州,之后折返)。

从武威搭乘Z358次前往中卫

干武线的干就是“干塘”,过干塘后列车转入包兰线。

干塘站站舍及站牌
包兰线迎水桥展线
沙坡头黄河大拐弯

相比原计划的兰州经由(609公里),干武线经由(257公里)是绝对的捷径。Z358次下午14点49分抵达中卫站,后续的Z22次要21点32分才发车,时间相当充裕。

抵达中卫站

不过也没什么用。。。中卫的指标性旅游景点当然是刚刚在火车上看到过的沙坡头黄河大拐弯,另外就是市中心的高庙保安寺,而这两个景点我在2015年已经非常非常深度的游览过了,完全没有再去的必要。

意识流一般的溜达到黄河岸边

和上次一样,路边有很多卖中卫特产硒砂瓜的。只不过现在看到这个场景第一反应绝对是“你这瓜保熟吗”的鬼畜。。。

中卫街上的瓜摊
中卫街上的瓜摊

向河对岸望去,银兰高铁(银川至中卫南段)C8207次通过!(注:2021年10月当时银兰高铁只开通了“银川—中卫南”段,2022年12月29日银兰高铁全线通车,成为西部地区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对岸可以看到银兰高铁动车组驶过

拉个长焦,中卫南站出现在视野之中。高铁显然不可能在黄河上反复架桥,车站只能选址在黄河南岸,多少有点尴尬,还好中卫整体不大,高铁站不至于“过分偏远”,开车到市中心20分钟是足够了。

远处的中卫南站

黄河,夕阳,旅程真的要结束了。

黄河,夕阳

中卫市中心的鼓楼、高庙保安寺夜景,国庆长假期间还是相当相当热闹的。

中卫鼓楼夜景
中卫高庙保安寺夜景

旅程之中最后一碗面,中卫特色羊肉蒿子面。和面时加入了宁夏的野生植物沙蒿,面条更加劲道弹牙;卤是鲜辣口的羊肉土豆卤。面条没吃出来什么特殊的,卤的味道很不错,羊肉下的实在,调味也很能突出羊肉的鲜味,和昨天晚上在嘉峪关吃的白汤羊肉是很有意思的对比。

中卫特色羊肉蒿子面

踏上归途,Z22次往北京西,看到这个水牌不由得想起2020年末美好的西藏之旅。。。

搭乘Z22次返回北京

Z22次从中卫到北京西经由太中银、石太客专、京广线运行,一路都是高等级线路,1263公里仅需10小时56分,旅速达到115km/h。更重要的是这班列车有硬座车,中卫到北京西票价仅需156.5元!即使像我这样为了确保座位从500多公里之外的西宁买起,206元的票价也绝对算超值了。

陕西的暴雨也影响了太中银线的运行,绥德吕梁之间列车走走停停,开得非常慢,窗外也是各种各种灯火通明的抢修场景。好在没有陇海线那么严重,仅仅是晚点还不至于停运,正点到达太原的时间应该是凌晨3点50分,实际到太原的时候已经天亮了,后面到石家庄也差不多是两个小时的晚点。

Z22次保定不停,T56/7次(宝鸡—天津)在保定停车,刚好被抓下来待避!最终Z22次晚点两个小时,在大约10点30分抵达北京西站,中卫到北京13个小时仍然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之后顺理成章的换乘刚刚被踩掉的T57次返回天津,就这样结束2021年国庆的丝绸之路铁道旅。

北京西站搭乘T57次返回天津

但是,这次旅行并没有画上圆满的句号。

2021年10月21日,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镇区范围划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

一年多的时间就这样不平静的过去。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2023年1月8日起,不再划定疫情高低风险区。

句号。

附:车票集体照、数据统计

2021年国庆西北铁道旅车票集体照
2021年国庆西北铁道旅数据统计



2021国庆额济纳、丝绸之路、镜铁山铁道旅 | 第六日 武威、中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