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杭州为除颤器管理立法

2020-11-15 18:31 作者:CN医院院长杂志  | 我要投稿

11月9日,杭州市政府官网公布《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并计划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央视网、钱江晚报

作为供社会公众使用的急救设备,AED主要用于抢救因室颤导致心脏骤停的患者。2014年杭州开始配置AED,目前主城区的AED数量为600余台,全市共1000台左右。但AED总的使用率还不是很高,且配置场所、使用培训、费用保障、维护保养责任主体、法律保障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导致在实践中出现“投放难、推广难、管理难”“不愿用、不会用、不敢用”等问题。

 

11月9日,杭州市政府官网公布《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计划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杭州是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配置、使用的城市。杭州市司法局立法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法”的出台,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AED作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在黄金4分钟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公共场所的AED配置率较高,甚至覆盖了大巴、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每10万人配有AED的数量也远高于我们。此次,杭州将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备设施写入法律,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推进AED在公共场所的分布有着重大意义。

 

办法”第八条以分项的形式规定了六大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应当配置AED;

 

第七条规定了有关单位的培训职责,以及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应当加强宣传。

 

此外,“办法”还规定部分执勤车辆、船舶应当配置AED,将AED的配置、使用培训、维护保养费用纳入政府预算予以保障,并且鼓励社会捐赠、维护AED等,为投放、推广、管理AED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障,让相关单位有法可依。

 

未来三年内,杭州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增加3596台AED,保证每10万人拥有42台。

 

据了解,杭州市卫健委将按照每一台AED至少培训10人的目标进行工作,同时结合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及其下属的培训基地,拓展公众急救技能培训导师。预计在3年内,接受AED急救技能培训的人数,累计将达到常住人口数的30%。

杭州为除颤器管理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