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唯品会“不务正业”?Q3财报揭开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直都知道唯品会卖东西很便宜,但没想到作为电商的它还在发力减碳。最近唯品会Q3财报新鲜出炉,在净营收216亿元、超级VIP活跃用户数上涨21%等稳健成绩外,很多人还注意到它的减碳“成绩单”。

财报显示,三季度唯品会首次系统性评估、探索绿色减碳之路,对价值链上减碳机会进行全面审视。其中,仅推进新款轻便环保彩袋应用,就减少塑料使用123吨。另外清洁能源的用能占比继续提升,光伏电站总发电量同比上升11.4%。
同时更多成就也被曝光,2022年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估,唯品会总得分为46分,于全球零售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并在“产品包装”等议题上表现突出;MSCI-ESG评级唯品会也保持为A,处于电商行业中上水平。
怪不得大家会意外,唯品会作为电商不仅在发力减碳,还已走出很远。过去在大家眼里电商就是卖东西的平台,盈利之余也为消费者谋实惠。但现在看来,种种迹象表明电商的发展逻辑已经生变。

不仅唯品会,京东阿里也在发力减碳。阿里的首份ESG报告显示,2022财年期间,阿里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减碳619944吨,在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购买者中排名第一,“88碳账户”体系还帮助超两千万用户参与减碳。去年京东一共开出28亿张电子票,减少树砍伐木达31万颗。
有人说电商发力减碳“不务正业”,增添许多额外投入不利于电商的扩大发展。这样的观念显然有失偏颇,一方面“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中国一直在为实现碳中和不断努力。这份事业除了国家大手笔,也少不了企业们挺身而出,将社会责任牢牢扛于肩。

另一边,电商落实减碳,不再只专注自家销量、流量数据,仅盯着GMV,将眼光投向发展的更多方面。这些努力也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眼下京东和唯品会的减碳之路已经开始,他们的转变,还只是中国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千千万万的企业减少碳排放,拿出更多力量,一场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