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流泪对眼睛的伤害?
当一个人难过或者伤心欲绝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哭的这种方式来发泄;当一个人疲劳困乏的时候,同时也会莫名的流泪来缓解疲劳,流泪以后神清气爽;当莫名的遇到恶劣的环境的时候,我们也会迎风流泪。针对流泪的这种情况,很多人就纳闷了?流泪对身体是伤害还是有益的呢?流泪最直接的作用于眼睛,对眼睛的伤害到底有多大,还是流泪对眼睛完全没有伤害还有益处了?
一、先来介绍下流泪的这种行为

人类学家发现,在种类众多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是唯一会哭泣流泪的成员。流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简单行为,无需学习,人人都会,就象心脏搏动、肾脏排泄一样本能,象叹息、打喷嚏一样自发。现代医学认为流泪和三种因数有很大的关系,第一种是角膜、虹膜、睫状体等组织病变或烟尘和化学物品等因素刺激所引起的泪液分泌过多。第二种是由于泪道系统阻塞,正常分泌的泪液不能顺利排入鼻腔,以致反流溢出。第三种是由于下睑外翻,泪小点不能紧靠在泪阜上,泪液不能由泪小管进入鼻腔,因而外溢。而我们今天的重点主要除了眼疾以外而出现的正常流泪来讨论话题。
二、流泪的这种行为本身对眼睛是有好处的

谈及流泪的这种行为,可能大多人想到的是伤害。但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佛莱从心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对流泪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把流泪分成反射性流泪(如受到洋葱刺激)和情感性流泪两类。在5年时间里,佛莱的统计表明,在一个月时间内,男人哭泣流泪的次数很少超过7次,而女人则在30次以上。晚上7-10点,同家人亲朋相聚,或者在看电视时,是情感性流泪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佛莱用特制的小试管收集受试者的眼泪,对眼泪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他发现,情感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多,而反射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少。在这些结构复杂的蛋白质中,有一种据测定可能是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根据这一结果,佛莱推测,流泪可能是一种排泄行为,能排除人体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这些毒素如果不通过流泪排出,留在体内,将对健康不利;情感性流泪排泄毒素,使流泪者恢复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而对健康有益。因此,我认为合适的流泪对眼睛来说其实是一种排毒的行为,是有益的。
三、经常哭对眼睛有伤害吗?

前面写到适当的流泪属于一种毒素排泄的行为,经常哭难道也是一种毒素排泄的行为吗?我认为不然。如果说少量的哭排出毒素对眼睛起到清洁的作用,那么经常哭,注意关键词“经常”,就已经不是一种单独哭的行为了,已经过度到了情绪的问题,情绪的问题伤害的往往是五脏六腑。中医认为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汗、涕、泪、涎、唾五液都属于人体的元精,耗损过多,身体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一个人要是经常流眼泪就会“夺精”,久了会把眼睛哭瞎。另外,有一个现象大家也可以注意。一般肺气强盛的人,哭的声音都会非常的洪亮,如果一个人肺虚,哭的声音会比较的低微,经常的哭,会伤肺气,肺主皮毛,肺虚的人一般皮肤的非常的不好。
四、经常哭的其他一些伤害

除了中医的观点认为经常哭为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疾病 ,甚至瞎掉。常规的观点认为经常哭还会形成以下的一些伤害,不妨认真看下:
1、眼睛疼
哭多了很容易造成眼睛疼。哭的过程中眼周肌肉处于疲劳状态,而且眼泪不断流出来,泪腺也负担重,引起眼睛疼痛感。
2、眼睛肿
哭多了很容易造成眼睛肿。哭的时候眼泪会对泪腺产生负担,影响到眼周的水分代谢而产生的眼睛浮肿。
3、视力模糊
哭多了很容易造成视力模糊。哭多了眼球肌肉处于十分疲劳的状态,睫状肌持续收缩,视力会有一定的模糊感,此时只要休息好就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4、擦揉眼睛会损害眼睛
哭的时候,如果是用手或纸巾去擦或揉眼睛,但这可能损及眼球表面的角膜,倘若用力过度,可能导致角膜破皮、引发感染,不及时处理,可能致使角膜溃疡,此时眼睛可能会剧痛、不停地流泪,这将致使视力严重受损,严重的会双目失明。
八、总结

哭的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难以避免的,适当的哭泣对身体的确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必须避免久哭成悲。必须严格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又回到了前面好像写过的一句话。“器械伤害的是我们的身体,情绪伤害的却是我们的灵魂,”当灵魂伤害以后其实是最难医治的,一个成熟的人必须在生活中学会自律和自控。
一般来讲是不可能一下子哭瞎的,这里说的哭瞎了指的是经常性哭泣导致急性青光眼和视网膜的脱离。
青光眼就是眼内的压力持续或间断性地增高所引发的一种视功能损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且多数属于长期性诱因,比如经常情绪激动、睡眠质量差、痛哭、性格忧郁等等。但青光眼的发病比较缓慢,一般症状为发病者看灯光时会感觉看到彩虹(虹视)。如果不能得以及时治疗,的确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因为视神经一旦萎缩了是无法恢复的。
视网膜脱落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视网膜或玻璃体本身已经产生一定的病理变化,比如高度近视、玻璃体液化、有炎症什么的。这种时候如果眼球受到人体剧烈运动、剧烈哭泣、外力刺激等震动影响,会使变薄的视网膜形成裂口,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口处进入视网膜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导致视网膜的脱落。
如果题主学过一点物理的话应该明白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其实和眼球内成像是一样的,视网膜脱落了就好比照相机的底片掉了,物体就无法在眼内成像,导致视力下降,如脱离范围过大、时间过久,是很难治疗的,所以就失明了。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07141/answer/153249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3998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