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不宜“好勇斗狠”

当然了,在体育领域,乒乓球算是相对温和的运动了。这个温和不是说运动量温和,是说对抗性相对温和,没有那么多身体的直接冲撞。足球,别人黑你,一脚给你提断腿,也不是没有。当然了,有些是意外,而有些就是耍阴招了。篮球,垫脚在NBA都有,别说野球了,野球场啥奇葩没有。林子大了,对抗强了,断个腿,不也是“正常”么?有的人干脆就不是打球,就是奔着打架去的;打球只是幌子,其实是想玩格斗赛的。橄榄球就就更有“意思”了,全是横冲直撞,那个对抗是除了格斗比赛之外最凶猛的,喜欢的自然是非常喜欢,超级碗比赛也算是世界知名了。
乒乓球不同,两个人对战,更多是对球的“发泄”,这肯定没有直接人与人对话的机会。除非你跨过球台追打对手,否则乒乓球是没有人与人的直接碰撞的。但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乒乓球更多的是情绪的“对抗”。韩国队的郑荣植就说过,有一段状态不好,似乎是有一些抑郁;由此可见,乒乓球的对抗的威力也是不弱的,输赢之间,对人的冲击其实不小。
其实乒乓球没那么夸张,因为业余打球不是带着“利益”去的,不是非得拼得你死我活。但人潮汹涌,人多了,啥人都有,有的人就好勇斗狠,本来是业余的,但就喜欢今天挑这个,明天挑那个!大有一种,既分胜负,又决生死的感觉,这种就过了。像郑荣植,他是职业选手,他是必须决胜负的,但业余大可不必如此。方博也聊过,他问过马龙,问他打球开心么?马龙说不开心。因为胜负的压力太大,国乒作为常胜将军,胜负的压力甚至比韩国队还大。韩国队,他以前也输,现在即便输了,那就是输了,又不是输过。马龙不同,国乒的目标和定位也不同,以前一直赢,现在就“输不起”,现在就不能输。你们看亚运会女双输球了,马琳的后槽牙都差点咬碎了,这压力很大的!
务实的来说,打个比方,你2000分,你赢了1500分的,有啥骄傲的?如果你是高手,其实不需要通过太多的“单挑”证明自己,虐菜没啥可骄傲的。马龙赢了你,他会骄傲么?如果你是菜鸟,那么更不应该好勇斗狠,应该踏实学习,学理论,然后多练,苦练。随便遇到一个人就要去硬磕,实在是有点离谱。这像什么?就像泰森一天到晚不练拳,然后一天到晚到街上找人单挑,这靠谱么?当然不靠谱。实际上,泰森可能一两个月才有一次比赛。所以拳击手也不可能好勇斗狠,乒乓球更不应该如此。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说是如此,但有的人就拿个长胶,甚至是违规长胶到处找人单挑,我不太懂这些人。输赢是一种情绪价值,但你不能太自私,只照顾自己的情绪价值。说句难听的,那种特别好勇斗狠的,到最后其实没球友的。每个地方都是如此,有的人打个球,甚至红脸,太急功好利了,太在乎输赢了,甚至不抛球,遮挡,合力发球,突然袭击,啥都有了。
所以我不太建议业余球友去斗球,因为很多斗球的都斗骗,全是歪门邪道,违规长胶,老化胶皮,有机胶水,遮挡发球,合力发球,突袭等等。业余斗球的,真正斗得出东西的不多的!打个比方,你让两个没学过拳击的人打表演赛,那必然是低劣的;有些好勇斗狠的乒乓球人以为自己打的球美如画,实际上没基本功的打球好看的很少。
以上都是其次,乒乓球打的就还是快乐,不是胜负。业余的就是业余的,赢了没奖品,也没奖金,犯不着为了胜负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最关键的是什么?高处不胜寒,你厉害,别人就不跟你打了!而且比起厉不厉害,更重要的还是球品,咋咋呼呼的,分胜负如决生死的,这种球品,你指望自己能有好口碑,那是不可能的!更现实的是,很多人太在意胜负,甚至会发生口角,打球变成要打架的样子,那就真的不够美好了。
总之,业余打球,百分之99是为了健身,是为了娱乐,是为了开心。不要忘了正道,然后过度追求胜负。有些人胜负欲就爆棚,但过犹不及,业余不是国家队,你不要压力山大,那是害人害己,是祸害一个地区的风气。乒乓球应当是照顾情绪的优雅运动,举手投足之间当有侠义之风。
拳击要凶狠才是拳击,而乒乓球要优雅,就像马龙,就像瓦尔德内尔,就像施拉格般从容,才别有韵味。打球不只是胜负,关注人情世故其实更有价值,打球大家都开心,这些情绪价值才是最有意义的。如果你自以为天下无敌,自以为是西楚霸王,到头来多半是孤家寡人,再无人为你提供些许情绪价值了。天上天下,为你独尊?那其实是绝世孤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