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付鹏】2023年3月11最新采访!解读两会,谈房地产、投资、养老等热点
- 这个视频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强劲复苏,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站在时代的新浪口,大家应该如何在就业,住房,医疗这些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大事上做出选择。
- 提到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明年GDP数字的发展为5%。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表现,并且淡化了经济增长的KPI考核,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一些结构上的问题上。
- 最怕再重新搞刺激,因为这条路带来的负面性已经体现比较多了。重回老路代价会更大。担心迫于短期压力最终还是选择重回老路,比如说重回房地产。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几个重要纲领都没有发生变化。对于地产或者对于经济来讲,整体还是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并把重心放在结构调整上。
- 视频中还提到了民众对未来预期不太有信心,并且有可能面临失业。民众希望手上的钱能够跑赢通胀,并且想知道如何投资。
- 如果把房价排除在外,中国的通胀涨幅实际上是缩小的,薪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食物价格上涨。但是由于房价上涨,人们感觉到通胀很高。因此,投资回报率很低。
- 建议人们去杠杆。过去四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加杠杆,但现在这个游戏可能结束了。央行不再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因此,聪明的人会把高价值的房子卖掉,换成更便宜的房子来降低杠杆。
-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中国,在美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硅谷和旧金山的房价下降幅度大于平均数。互联网科技公司裁员、降薪、收入预期下降。提醒大家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指出疫情只是加剧了这个问题。
- 目前的流动性更多是为了填补坑洞,不会立即对物价产生冲击。现在银行存款已经成为一种不错的收益方式。
- 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一百多万,而且公司裁员也在持续。作者认为金字塔顶尖的那部分人是无所谓的,他们可以选择啃老或退休。而金字塔底部的那部分人则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或降低欲望。现在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自主创业而不是朝九晚五给老板打工。虽然年轻人面临着压力,但他们仍然有很多方法来疏解压力。建议年轻人降低欲望,享受生活。
-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投资房地产可能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能够投资的金额范围内没有核心资产,而且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作者认为,住房的功能更重要,如果没有改善性需求或新购房需求,那么投资房地产可能需要谨慎考虑。
- 一线城市由于人口众多,房地产市场相对稳定。但是在二三线城市,由于人口不足,房地产市场面临挑战。人口问题是房地产大拐点的真正核心。
-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养老做好打算。随着年轻人生育率下降,未来可能需要靠自己来养老。因此,在四十岁左右就应该开始考虑养老问题,并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打算。
-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需要从进攻模式转入防御模式。七零后和八零后面临的压力最大,而九零后和零零后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内想明白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养老规划不同,市面上有很多养老金产品可供选择。
-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作者认为中国高端制造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且一些产业已经完成了升级。但是,外贸环境不再遵循全球化市场化的逻辑,因此企业需要重点考虑外围风险。
- 总之,在这个时代格局下,我们需要看清楚并选择一条比较好的路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