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坑-KR】上官云相

上官云相虽然出生于一个中等富裕的家庭,但由于家里人口太多,他的青年时期在经济拮据中度过。 1919年从保定军校毕业后,他被派遣加入孙传芳的湖北陆军,并于1923年跟随孙传芳进入福建。上官云相很快就以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声誉。他的最大成就是击败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这支部队此前在汀泗桥击败了吴佩孚的军队。 直到今天,孙传芳仍认为这证明了他的联盟比吴佩孚的直属部队具有固有的优势。
上官云相(纪青)
生卒年:1895~1969.8.8
派系:皖系军阀保皇派(Anqing Clique)
定位:陆军将领
最高军衔:陆军副都统(清军)、陆军上将(奉天政府)

能力:LV.2,A2D2P2L1
特性:政治相关、药物滥用、战争英雄
北洋枭雄
上官云相出生于山东,他的家庭虽然有许多地产,但家里人口众多,使得他的生活并不富裕。1917年,上官云相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就读,和叶挺、顾祝同等人为同学。1919年3月,上官云相从军校毕业后,被派往湖北陆军第二师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长孙传芳手下担任排长,1923年3月,孙传芳向福建扩张,上官云相得到表现机会,迅速晋升为营长,随即又升任团长。1925年,奉系军阀南侵,孙传芳派上官云相北上抵抗,上官云相于11月在安徽重创张宗昌,俘获张宗昌手下将领施从滨,因此受孙传芳器重,又晋升为旅长。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孙传芳一败涂地,上官云相率领残部狼狈逃窜。等到德军干涉内战时,他立即找到了反攻的机会,召集残兵败将向国民革命军发动反攻,取得了几次战役的胜利,这是原北洋军阀集团在清国复辟前为数不多的战绩。次年清国复辟,南方各省陆军进行改组,上官云相仍任协统。由于上官云相是孙传芳手下少数可以委以重任的将领,他在1929年火速晋升统制和总统。

土地革命战争
按照国民政府对近代史的叙述,以北伐战争为代表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了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当时,闽赣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领导人是李济深,他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也是上官云相的老对手,数次击败孙传芳指挥的清军围剿行动。1931年初,上官云相开始参加南方围剿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1931年5月,上官云相手下一个混成协在江西南方被国民革命军歼灭;8月,又有一个混成协被国民革命军歼灭。孙传芳手下的许多将领并不熟悉农村游击战,经常被国民革命军打得晕头转向。
在数次遭受失败后,上官云相卷土重来,于次年再次参加围剿。不料,他的主力部队又被国民革命军击溃。孙传芳担心嫡系势力受损,于是不再允许上官云相指挥围剿作战。尽管上官云相在此很久之前就成为一军总统,但他到了1935年才晋升陆军副都统,这至少说明大清国的军衔对军阀来说只有象征意义。1935年夏季,孙传芳派上官云相到革命根据地外围整顿纪律,结果有人举报上官云相贪污公款。孙传芳闻讯后大怒,将上官云相撤职查办并发配浙江,这使得上官云相对他怀恨在心。

IF路线:皖南事变
1936年2月,上官云相追随陈调元起义反抗齐燮元,但他几乎立即发现自己在陈调元手下不会得到重用:许多皖军将领都和他有仇,尤其是施中诚。况且,上官云相和国民革命军的关系也十分险恶,他担心自己只凭自己的势力长期留在南方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在战况稍有缓和后借故前往日本考察。1937年,上官云相回国,在奉天政府支持下主持南方战线,首先在上海一带阻击德国干涉军,为国民革命军北上夹击创造了有利条件。1938年开始,上官云相频繁在南方各地指挥作战,沉重地打击了清国宁系军阀的统治。
当奉天政府双管齐下攻击伪清傀儡时,他们对国民政府的恐惧正在逐渐加深。在过去的十年中,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让国民党民权派将这一获取民众支持的手段运用到解放其他地区上,这一运动让奉天政府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来自工团主义的威胁。奉天政府在南方主要的代理人是张宗昌和陈调元,然而陈调元的皖军在和清军作战过程中已经损失惨重,无法遏制国民革命军扩张。为了限制国民政府的势力,从1940年初开始,奉天政府在统一指挥问题上屡次制造矛盾,并秘密计划歼灭其中一些孤立的国民革命军。奉天政府敢于采取如此大胆行动的主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国民政府失去了来自外界工团国家的所有援助,而国民政府根本没有投靠日本或德国的可能性,更不可能联清反奉。
1940年底,借国民革命军新四军北上的机会,上官云相等奉天政府顽固派将领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在对清作战局势尚不明朗时聚集接近十万大军围攻新四军,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一事件暴露了奉天政府根本不打算用和平手段解决领导权问题的真面目,于是遭到国内进步人士一致声讨。然而,奉天政府并未惩罚上官云相,参与皖南事变的军队指挥官一律加官进爵。
皖南事变之后,南方战场上两军联合作战的局势不复存在,国民革命军和奉军各自为战,且在自身控制区给对方设下陷阱,以至于让清军获得反扑的机会。上官云相自知理亏,皖南事变成了他此生最后的“战果”,在此之后他没有取得任何重要成就,或许是这场战斗耗尽了他全部的灵感。第二次北伐战争结束以后,上官云相被调往北方,1947年在保定、天津指挥驻防部队,次年任华北奉军副总司令。奉天政府希望上官云相拿出当年对付新四军的本事,然而上官云相见奉天政府溃不成军,自知反攻无望,根本不打算卖力。1950年4月,上官云相向国民革命军投降,被移交军事法庭审判。
1959年,上官云相受特赦出狱,随即选择出家为僧,或许是为他早年的罪行忏悔。1969年,上官云相去世,葬于山东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