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何“错”之有(错在哪了?)
2020-07-05 18:24 作者:编制箴言的灵魂在行走 | 我要投稿

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公知”一词已经更偏向于贬义、饱含讥讽了。
“公知”的全名是公共知识分子,原意指,在某些专业上有所成就的知识分子,承担公共事务的进言、评判和讨论的人。
让我们来思考几个从简入繁的问题吧:
1.有人全知全能吗?
2.如果有人在某些方面说错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3.如果对方从某一个角度、方面出发来阐释一个问题、一个概念,其中难道不会存在片面性吗?
4.假如你从一开始就不被人信任,被人侮辱,不论你说什么,得到的结果都一样,你会怎么做?
5.我们说一个人不好,一个人的行为有问题,我们应该直接指责那个人,还是应该反思整个过程?或者,既应该考虑个人因素,也应该考虑环境因素、角度因素等变量?
6.当你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是否还会在事后复盘,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
最后一问,以及一个谜语,诸君自取自用:
谜语:“皇明正论”。
7.参考历史和当下的现实,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与行为,以避免历史的重现?
结语:本人不会提供任何答案,因为那会毫无意义。本人既是公共知识分子,也是女权主义者,即使很多理论构想,不成熟不完善,我也会做我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