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93)“空间构成(17):直线力与垂面力(1)”
书接前文,这篇文章来讨论万有引力原力与电磁力原力——直线力与垂面力的有关内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明了宇宙层级的源质能量引力场的情况,也讨论了宇宙间强引力源存在的原因——自大爆炸发生之初源质与能量在宇宙间的分布就并不均衡,部分初始就存在了的强引力源促使其他更小的强引力源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引力失衡程度不高的强引力源通过其自身施予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将存在于宇宙间的游离能量单位吸引至自身附近,亦或是促使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暗物质”、“暗能量”——“真空”、“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静光子——发生相对位移——也即是产生“引力自适应协调平衡”作用抹去了其引力不平衡的状态而不对外表现出或极少表现出引力作用效果,但在有时,如果强引力源附近本身就没有多少游离能量单位,“真空”、“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静光子”也因任何缘故无法发生足够的相对位移抹平强引力源带来的引力不平衡情况,此时强引力源就会从更大的范围内吸收处于宇宙间的游离能量单位,使那些被吸收的游离能量单位以替代式物理位移的方式向着强引力源靠近如下图《82》-2:

——还有《82》-4:

此时在宇宙中足够多的游离能量单位抵达强引力源的附近,并协调平衡掉强引力源带来的引力失衡效果之前,强引力源带来的引力作用效果都将会较为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我们这篇文章将要讨论的重点——万有引力原力与电磁力原力——直线力与垂面力形成的基础,而当直线力与垂面力形成之后,当它们与宇宙范围内的“游离能量单位”还有“静光子”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弱核力就会由此形成——而这就是四大基本力的统合,四大基本力的形成原因了。
让我们先来说说万有引力原力与电磁力原力——直线力与垂面力都是些什么,并且它们都是如何形成的吧。
直线力,又称为万有引力原力,全称为——“未经能量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削弱或只经过有限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削弱前的——或称对外产生的实际引力作用效果大于等于零的——所有源质一同施予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合成的源质引力合力作用效果最强的直线上的合力”。
——这样的力是什么样的力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首先让我们观察下图《93》-1:

在上图《93》-1中存在两个会对外表现出引力作用效果的强引力源——只要能够对外表现出引力作用效果,则它可以是任何物理结构——以黑色圈表示。
两个强引力源对外表现出引力作用效果,也即默认强引力源周围没有足够的游离能量单位且静光子也不能发生足够的相对位移——没法通过引力自适应协调平衡的方式平衡掉强引力源带来的引力失衡。在此情况下,万有引力原力——直线力指的是在“某一时刻”两个强引力源对外产生的引力实际作用效果之和最大的若干点连接而成的直线,在上图《93》-1的模型的基础上作图,则《93》-1模型基础上的直线力将如下图《93》-2:

在上图《93》-2中贯穿两个强引力源的橙色直线被称之为“合成强引力源直线”,而两个强引力源对处于“合成强引力源直线”上的点施予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之合力即为万有引力原力——直线力。
在说明完了什么万有引力原力——直线力的定义之后,下一个需要说明的就是电磁力原力——垂面力了。
垂面力,又称为电磁力原力,全称为“所有不处于合成强引力源直线上的点受未经能量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削弱或只经过有限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削弱前的——或称对外产生的实际引力作用效果大于等于零的——源质一同施予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合成的源质引力合力”。
——这样的力是什么样的力呢?让我们再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首先让我们观察下图《93》-3:

在上图《93》-3中,蓝色圈是一个处于合成强引力直线外的一点,该点受两个强引力源的引力作用效果如下图《93》-4:

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进行分析,则蓝色圈所受合力如下图《93》-5:

则《93》-5中的红色力就是电磁力原力——垂面力了。
垂面力的名称来源其实还和红色力的分力有关,由于在红色力的基础之上,不论红色力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它都可以再分解为一个平行于合成强引力源直线的分力与一个垂直于合成强引力源直线的分力如下图《93》-6:

如果将整个模型绕合成强引力源直线旋转一周,则垂直分力会形成一个平面——这是我起了这个名字的由来。
——万有引力原力与电磁力原力——直线力与垂面力的介绍暂且到此为止,下篇文章会对它们形成的一些物理特性进行解释。
那么就这样吧,以上,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