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在50岁到60岁这十年,拥有这些天命,余生就顺了

2023-03-05 12:30 作者:舒山有鹿68  | 我要投稿


所谓“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四十岁的时候,我们越活越通透,没有什么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我们早已知晓了天命,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到了六十岁,就能随心而活,接纳人世间的一切了。

没有半百的人生经历,其实很难搞清楚“天命”。到底什么是天命呢?人世间的历史趋势,个人的命运走向,以及枯荣兴衰的变化,这便是“天命”。

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就跟人生一样。春天代表了幼年,夏天代表了壮年,秋天代表了中年,冬天代表了晚年。这,便是随着“天道”而运转的一生。

没有人可以改变“生老病死”的现实,也没有人能够改变“枯荣兴衰”的规则。所以,顺其自然,顺应天道地活下去,才是真相。

人,在50岁到60岁这十年,有幸拥有这些天命,那余生就顺畅了。

一、拥有“接纳自我”的天命。

周国平先生说过,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第一次成长,我们朝气蓬勃,哪怕碰了很多钉子,也要为了生活而努力;第二次成长,我们觉得自己了不起,但还是需要屈服于现实。

到了第三次成长,我们就变了。无论前路上有什么阻碍,生活袭来什么狂风暴雨,自己都能坦然接受。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

自己是普通人,那就过简单的日子。父母是普通人,那我们就不要抱怨父母,要对父母好一点。孩子是普通人,我们就不要强求,他们能活得快乐就好。

接纳自我,永远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战胜内心的自己。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接纳自己,也许,一辈子都活在不幸当中。

二、拥有“适可而止”的天命。

民间有句老话:“不多,不少,刚刚好。”

赚钱,不需要逼迫自己赚得太多,但也不能赚得太少,刚刚好够用,那就行了。生活也是如此,不需要太奢华,也不要太贫穷,恰好地过一生,就足够了。

“适可而止”地活着,为什么是最难做到的事儿呢?因为走极端,钻牛角尖的人太多了。基本每个人都有走极端的经历,但会不会改变,就要看自己的选择了。

极端,始终不是什么好事。试想,你命中只能拥有1000万,但你太贪心,渴望拥有2000万,这不等于把自己推到火坑当中吗?

一个杯子,如果灌入的水超过了它的容量,那水就会溢出来。如果杯子承受不住水的压力,就会破裂。人这一生,如果不能适可而止,那终究会惹祸。

所谓“天道忌满,人道忌全。”适可而止地活着,也许,生活质量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三、拥有“洗尽铅华”的天命。

有这么一个观点:人到五十之前,要做人生的加法,尝试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人到五十之后,要做人生的减法,尽量不要增添自己的烦恼。

所谓的“做减法”,就是断舍离。把自己不需要的人与事儿,完全舍弃。将自己的杂念和胡思乱想的念头,全部清空。如此,断舍离到最后,生活就平静了。

每个人都需要活在一方清静的天地当中。这清静的天地,不是别人赋予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修炼而成的。

现实,是一方物质的天地。而我们的内心,则是一方精神上的天地。有些时候,精神上的天地,远比物质上的天地重要。

心怎么想,人就怎么活。内心的那片天地有多干净,人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有多快乐。不然,为什么庄子能活得如此洒脱呢?

跟庄子同时代的王侯将相,全都被人遗忘了。唯有庄子的潇洒,以及洗尽铅华的态度,流传了千年,让人神往。


四、拥有“随心随缘”的天命。

有禅师说过,随心随性随缘,一切皆是天意。

在54岁那年,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想到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父子一命。看到此情此景,诸葛亮感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汉气数已尽。

过了一段时间,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于五丈原。由于身体撑不住了,诸葛亮不幸“星坠五丈原”,遗憾而终。

在临终前,使者问诸葛亮:“丞相,您走后,谁能担起蜀国的重任呢?”诸葛亮回答:“蒋琬。”

使者追问:“蒋琬之后呢?”诸葛亮回答:“费祎。”

使者继续追问下去,没想到诸葛亮摇了摇头,啥也没说,一直望着五丈原的天空。因为他知道,天命如此,大汉何去何从,早有定数。一切,尽心了,那便随缘吧。

人生,便是如此。尽心活过一场之后,那结果如何,随缘就好。至少,早已对得起天地良心了。

文/舒山有鹿


人,在50岁到60岁这十年,拥有这些天命,余生就顺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