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空》的一些碎碎念

2023-09-05 20:30 作者:乌比  | 我要投稿

我在《星空》开始在Steam预售的时候就预购了《星空》,不过实际上之前其实完全没在意过Bethesda这款新题材的游戏,除了偶尔听到过《星空》的主题曲出现在某些视频里之外,哪怕是预告也没有观看过,预购完全是出于成为社畜后终于有财力去预购游戏了(划掉)。

2011年的时候我有了人生的第一台电脑,可惜只是当时三千元的一体机“联想IdeaCentre B305”,哪怕是《刺客信条2》也只能在800x600分辨率以十几帧到二十几帧的帧率游玩游戏。因为当时只接触过塞班机上面的Gameloft的游戏,了解到当时其属于育碧旗下的子公司,而且《刺客信条2》又是我真正意义上通关过的“大作”,所以当时我对于电脑游戏的印象只有“育碧tm的就是天下主宰()”。

初中生时的我:育碧天下无敌口牙!

不过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了《上古卷轴》这个系列的游戏(回想起来大概是因为看到了打了mod的老滚4的游戏截图),随后下载了游民星空上的《上古卷轴4》的免安装硬盘版,回想起来似乎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深入游玩,不过湮灭恢弘的开场动画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虽然到了2011年11月11日,《上古卷轴5:天际》正式发售,在当时的汉化补丁推出之后趁着寒假我也终于进入了泰姆瑞尔的天际省。

大抵是因为我先前开放世界游戏中只接触过《刺客信条2》,我对《上古卷轴5》可以和非玩家角色对话感到惊讶,不过很快就因为嫌弃对方的长相开始折腾起了Mod,而实际上当时自己基本上就是在各种加载了Mod后游戏很快闪退然后又需要重新开始游戏的情况下反复很久,进度没办法推进太远,而且因为帧数太低加上自己的问题,一直开着tgm代码在无敌的情况下游玩,直到有一天看到有人提到“通关前不用Mod”之类的观点,我才终于试着在正常难度下不使用代码,也仅仅是使用本角色美化的皮肤/种族Mods进行游戏,而直到那次我才真正踏进了天际这个世界。

至今仍然对当年寒假时在天际的雪地上穿行记忆犹新

在陷进上古卷轴5不久后,就开始寻找Bethesda的其他游戏,虽然开始了西罗帝尔、华盛顿和莫哈维的旅程(晨风因为当时的汉化问题加上自己英语水平有限,只能把进度推进到前往巴尔莫拉帮间谍头子寻找锻莫物品),尤其是《辐射:新维加斯》,自己的选择能改变自己未来的一些任务走向和最终的结局汇报相当吸引我,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辐射4》公布的时候真的对《辐射4》有了非常高的期望,希望《辐射4》能超过《上古卷轴5》的规模,并且还有着《新维加斯》的水平,加之当时宣传的建造系统更对了新系统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惜最后只是被Bethesda耍了。

《上古卷轴3:晨风》中最后的锻莫

对于《辐射4》其实并不想提,当时尽管玩了80小时(盗版),不过因为最终剧情走向无法接受就没有继续玩,回想起来只能想起诸如据点建造还需要回去帮助抵抗入侵者,有装备等级设定,学院这种不太能接受的新设定。啊对了,以及恼火的对话选项,和在老滚5里面同样讨厌的无限更新的跑腿任务。也正因为《辐射4》的缘故,自己对之后的《辐射76》以及《星空》完全没有关注到,只有《上古卷轴ol》那时候在大学里被拉进坑玩了两千个小时,最后因为准备毕设的缘故弃坑,一直弃坑到现在。也许我这次没有跟着其他人一起骂《星空》只是《辐射4》的时候已经骂过了。

当年我对《辐射4》的评价

回到《星空》,当时9月1日上班的时候看到游戏评价不行的时候已经在想自己录制游戏视频的时候要各种吐槽了,其实后面也确实遇到想吐槽的地方,比如优化问题,莫名其妙的开局剧情,进入太空了居然需要人力挖矿,庞大的地图居然没见到载具,星球贴图分辨率不高,诸如此类。不过感觉这次对于Bethesda的争论给我的感觉非常奇怪,本以为会是骂Bethesda技术力不够不思进取,结果其实更接近去粉丝骂战或者针对玩家对方的侮辱/攻击,也许原来用来逃避现实的网络最终也变成了现实本身了,或者现在网络只是用来发泄的在线多人竞技游戏罢了。

偏题了,不过因为网上这些评论情况让我更愿意埋头进游戏里而不是在网上冲浪去看各种情绪输出,毕竟还有《博德之门3》、《装甲核心6》以及未来的卧龙新DLC需要填坑,因为《博德之门3》的缘故自己搞不好还会去玩玩1和2的加强版...啊,更跑题了啊...

对于《星空》我的初印象不算好,因为我在Linux上遇到了性能问题没办法在4K最高特效稳定60帧,而且开头剧情有点,无厘头,作为打工仔去挖矿,挖到神器,打败海盗,得了飞船,去海盗贼窝端了海盗,去了主城,然后就加入群星组织。就跟我对任务npc说的一样,“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就加入了群星组织”(大概)。

一开始以为新亚特兰蒂斯的交通工具是用来去其他城市的,之后才发现是只是在亚特兰蒂斯不同区域传送,而且本来走着就到了,所以实现不了载具效果就用这种方法么?太Bethesda了。

直到看到一个任务是“看望自己的父母”,想起了自己点了一个特征,才开始觉得Bethesda这次可能真的花点了心思在游戏上,因为自己完全没想到这次特征真的会有自己的专属剧情,而且确实合理。跟“父母”的对话也有代入感,到了之后去火星接了一个有关官僚作风的任务,跟我当社畜的一些经历很接近,也许这次我能把《星空》玩下去,虽然我还是因为《辐射4》的事情对Bethesda有怨念,但我也许还能在没完全被工作折磨至麻木前仍然能在幻想世界中扮演我自己遨游一次,就像当初第一次进入天际一样。

俺也在超负荷工作(


《星空》的一些碎碎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